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温阳通脉法治疗不稳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入选60例患者按随机双盲对照原则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30例,在西医常规抗心绞痛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予温阳通脉胶囊,4粒/次,3次/d,温开水送服;对照组予地奥心血康胶囊,4粒/次,3次/d,温开水送服,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显著减少,心电图改变明显,2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通脉法治疗不稳性心绞痛疗效肯定。

  • 标签: 温阳通脉法 不稳定性心绞痛 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耳鼻咽喉头颈部外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分析。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1月~2015年05月收治的65例头颈部外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对其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分析和探讨,进一步对病理学特征及其分类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按照组织学进行分类,其中NK细胞或者是T细胞淋巴瘤发展形成的肿瘤病变患者有40例,所占百分比为61.54%;大B细胞发展形成的肿瘤病变患者有19例,所占百分比为29.23%;剩下的患者是由其他情况发展形成的肿瘤病变患者有6例,所占百分比为9.23%。结论头颈部外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类型,在患者的不同发病年龄、组织学类型方面都存在非常明显的病理学特征,因此临床中可以通过这些病理学特点加以有效诊断。

  • 标签: 耳鼻咽喉 头颈部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 临床病理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在不同厚下,后处理减影效果与低剂量研究。方法将我院行头颈部CTA检查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B、C、D、E五组,每组20例,A组为平扫、增强厚,间距同为0.625mm;B组1.25mm;C组2.5mm;D组3.75mm;E组5.0mm每组采用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ATCM)进行图像采集,图像采集完毕后使用后处理图像重建技术(RetroRecon),除A组外余下4组均进行薄层重建至亚毫米厚0.625mm,使用AW4.5工作站对每组重建后图像进行后期减影处理,由两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使用双盲法对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同时比较每组单次扫描的CT剂量加权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结果五组的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图像质量相仿并优于D、E组,其中A组辐射剂量最高,随后依次递减E组辐射剂量最低,对五组CTDIvol、DLP辐射剂量大小差异进行统计,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同厚下使用ATCM技术进行CTA扫描,能明显降低总曝光量和累计DLP,有效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而图像质量无较大差异,同时降低了球管的损耗延长了使用寿命。

  • 标签: 头颈部CTA 后处理重建 减影 低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与果糖注射液进行配伍探讨,为临床使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不同浓度的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与果糖注射液进行配伍,在4℃及25℃保存下观察配伍溶液的外观,测定配伍溶液的pH值,以及配伍溶液中多烯磷脂酰胆碱的含量变化。结果在4℃时,12h内配伍溶液的外观、pH及溶液多烯磷脂酰胆碱的含量变化不大;而25℃时,2h内配伍溶液的外观、pH值及多烯磷脂酰胆碱的含量变化不大,超过2h,则有沉淀产生。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与果糖注射液配伍,4℃保存时,12h内可用;25℃保存时,2h内可用。

  • 标签: 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果糖注射液,配伍
  • 简介:目的探讨对正常青年进行姿势描记时,不同站立条件下头部后仰对其姿势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对34名健康青年人进行四种站立条件下的姿势描记仪检查,分别为:①站立于坚硬平板、头部直立;②坚硬平板、头部后仰50~55°;③海绵垫、头部直立;(多海绵垫、头部后仰50~55°。每种条件下分别测试睁眼和闭眼时的姿势稳定性,采用身体重心晃动速度(swayvelocity,SV)为研究参数。结果(1)头部直立时,站立于海绵垫与站立于坚硬平板上身体重心SV比较,睁眼时(t=15.484,P〈0.001)和闭眼时(t:19.302,P〈0.001)均有显著增加。(2)睁眼时,在两种站立平面上。头部直立和后仰时SV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坚硬平板和海绵垫平面上的P值分别是0.083和0.616);而闭眼时,无论站立平面条件如何,头部后仰时SV均显著高于头部处于直立位时(P值均小于0.001);(3)闭眼时头部后仰引起的SV增加程度,站于海绵时高于站于坚硬平板时(t=5.757,P〈0.001)。结论人体本体觉受到干扰时,其静态平衡姿势稳定性降低;正常青年人闭眼同时头部后仰可使姿势稳定性降低,且头部后仰可能使机体对本体觉的依赖增加。

  • 标签: 姿势描记 海绵 头部位置 平衡 正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