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痤疮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其中皮肤屏障受损是一个方面,表现为皮脂分泌的异常增多及经表皮失水的增加。治疗药物维A酸、过氧化苯甲酰及过度清洗等均可加重皮肤屏障损伤导致治疗的不耐受从而影响疗效。选择合适的皮肤护理方案有助于皮肤屏障的修复。温和的清洁剂、润肤剂可缓解药物引起的烧灼感和干燥;增强治疗的依从性;修复皮肤屏障功能。因此,推荐清洁剂和润肤剂作为痤疮治疗的必要辅助手段。

  • 标签: 皮肤屏障 痤疮 功能修复
  • 简介: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免疫疾病,在多种诱发因素如外伤、感染、应激或药物等刺激下所致,角质形成细胞和多种天然免疫、获得性免疫细胞参与反应。既往研究认为经典的银屑病发病机制为固有免疫及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途径,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B淋巴细胞在银屑病的发生发展中也起着重要作用。该文结合最近多项研究结果,综述B淋巴细胞对银屑病的发生发展的可能影响。

  • 标签: 银屑病 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增强表皮屏障功能制剂能否预防或延缓银屑病的复发。方法选取40例银屑病治愈后患者,过去几年中均在冬季发病,每次发病都累及双上肢。其中左侧上肢涂擦自制保湿剂(主要成分为凡士林、葵花籽油、维生素E、尿囊素等),2次/d,共20d;没经任何处理的另一侧上肢作为对照。分别于涂药前和涂药20d检测患者的皮肤屏障功能指标及血液中银屑病相关免疫学指标。结果最终完成研究者32例。处理前,双前臂的角质层含水量和透皮失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处理20d后,涂擦保湿剂的前臂其角质层含水量明显升高(P=0.0002),透皮失水率则显著降低(P=0.0071);未涂擦保湿剂一侧的角质层含水量和透皮失水率无明显改变。统计皮损出现的时间指标中,有22例是有效指标,其中6例双侧皮损同时出现;5例在保湿剂处理的前臂先出现皮损;11例保湿剂处理的前臂与自身另一侧对照手臂相比,延缓或无皮损出现(占到有效样本量的50%)。处理前后患者血液TNF-α和IL-17无明显改变,而处理后血液IL-23的值上升明显(31.70%,P〈0.0001)。结论涂擦保湿剂能降低银屑病复发的风险。

  • 标签: 皮肤屏障功能 银屑病 保湿剂
  • 简介:在过去的20余年间,对皮肤衰老机制的探索是一个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皮肤真皮中最重要的细胞成分是成纤维细胞,它与组织创伤修复密切相关。皮肤衰老与成纤维细胞数量减少、形态改变、分泌合成功能减弱或衰退等有关。研究成纤维细胞在皮肤衰老中的作用机制,包括ROS-PTEN-PI3K、Smad3-I型胶原蛋白、miRNAs等,为研究预防和延缓皮肤衰老提供新的思路以及指导意义。该文就成纤维细胞在皮肤衰老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成纤维细胞 皮肤衰老 作用机制
  • 简介:目的探索VISIA皮肤测试仪在黄褐斑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激光美容中心就诊的黄褐斑患者72例,利用VISIA皮肤测试仪对斑点、紫外线光斑、红色区域、棕色斑等指标进行测试评分;同时行目测法评估的黄褐斑皮损面积和严重度指数(MASI)评分。分析VISIA检测各指标值与人工目测法计算所得MASI评分间的相关性。结果斑点、红色区域、棕色斑无论特征值和分值与MASI评分呈正相关,而紫外线光斑与MASI评分结果无相关。结论VASIA皮肤测试仪可用于判定黄褐斑的临床严重度。

  • 标签: 黄褐斑 病情评估 VISIA皮肤测试仪
  • 简介:过敏性紫癜是一类自身免疫性血管炎,常表现为皮肤的紫癜样改变,常会合并胃肠道、关节以及肾脏等系统表现。其发病机制复杂,与自身免疫系统关系密切,但具体机制不清楚。CD4+T细胞是T细胞的一种,在免疫反应里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辅助性T细胞(Th细胞)在过敏性紫癜发病中发挥着独特的生理作用,现总结Th细胞在过敏性紫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标签: 辅助性T细胞 过敏性紫癜 机制
  • 简介:狭义的皮肤屏障功能通常指表皮,尤其是角质层物理性或机械性屏障结构。但是从组织细胞学角度来看,皮肤的物理性屏障功能不仅仅依赖于表皮角质层,而是依赖于表皮的全层结构.广义的皮肤屏障功能不仅包括其物理性屏障作用,还包括皮肤的色素、神经、免疫屏障作用及其他与皮肤功能相关的诸多方面。本文就紫外线及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对皮肤屏障功能影响进行总结,探讨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是否具有抵抗紫外线所致的皮肤屏障功能损伤、延缓皮肤光老化的作用

  • 标签: 皮肤屏障 紫外线 光损伤 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
  • 简介:目的探讨肝核受体LXRs激动剂T0901317人表皮鳞状细胞癌SCL-1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T0901317(1.0、10.0、20.0μmol/L)作用SCL-1细胞24、48、72h后细胞增殖率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肝核受体激动剂对SCL-1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blot)检测肝核受体激动剂对细胞周期相关因子PCNA、p21、p27、CCND1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T0901317可明显抑制SCL-1细胞增殖,并呈现一定的时间和浓度依赖性;肝核受体激动剂作用于细胞株后,SCL-1细胞的G1期百分率上升,而S期、G2期百分率下降;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导致细胞周期因子p21的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而其他细胞周期相关因子表达未见明显变化。结论肝核受体LXRs激动剂可能通过促进细胞周期调节负性因子p21的表达,导致细胞周期静息甚至停滞于G1期,从而抑制细胞增殖。

  • 标签: 鳞状细胞 SCL-1细胞 LXRs P21 G1期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