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1987年9月20日,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成功发出,揭开了中国人通过互联网与世界相连的序幕。人工智能的登场,更是为互联网医疗找到了新的出口。作为皮肤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的皮肤影像,已从起初的放大镜、显微镜辅助诊断,发展到如今的数字影像学技术和智能分析。国内各家医院的皮肤影像数据并非共享资源,于是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这直接阻碍着人工智能所需要的“大数据”的形成。中国人群皮肤影像资源库的建立无疑是破冰之举。通过互联网使皮肤影像数据“流动”起来,通过人工智能使皮肤病诊疗“智慧”起来,在此基础上,让分级诊疗、区域协同等纷纷落地,不断提升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实现患者、医生、医疗机构等多方共赢。

  • 标签: 互联网医疗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辅助诊断 信息孤岛
  • 简介:为了增强编辑部与广大读者、作者以及专家的互动交流和信息反馈,《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微信公众平台已正式开通。我们会通过手机微信的形式为大家提供本刊编辑部最新动态以及《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最新的载文信息、优先出版文章、医学科普文章、全国学术会议最新消息等,欢迎广大皮肤科学界同仁加入!如果您有任何关于《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或微信平台的建议或意见,可直接通过微信留言。

  • 标签: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公众 医学科普文章 信息反馈 皮肤科学 编辑部
  • 简介:建立皮肤镜-显微镜工作平台,将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查和治疗等环节有机整合,是皮肤疾病精准诊疗的关键。“精准皮肤诊疗室”将诊断室、病原体检查室、病理室等相关功能集中、浓缩与结合,一体化同步完成,主要设备为皮肤镜和显微镜,初衷和最终目的是建立一支学习性临床研究团队。“精准皮肤诊疗室”从概念到实践不断完善其内涵。

  • 标签: 精准治疗 皮肤镜 显微镜 荧光染色 扫描电镜 透射电镜
  • 简介:目的对比给予高位隐睾患儿开放隐睾手术、腹腔镜下隐睾下降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新疆伊宁市兵团四师医院诊治66例高位隐睾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开放组(n=33)、腹腔镜组(n=33),分别给予开放手术睾丸下降固定术治疗、腹腔镜下隐睾下降固定术治疗,观察患儿睾丸发育状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放组,手术时间及术后切口疼痛、首次下床活动、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开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152、9.030、28.614、16.893、10.183,P<0.05);术后6个月,2组患儿月睾丸发育良好率分别为84.85%、75.7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62,P>0.05);术后3、6个月,2组患儿睾丸容积均显著大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7.967、7.996,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85%,相比开放组的92.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69,P>0.05);腹腔镜组无患儿出现并发症,总发生率为0,相比开放组的27.27%显著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421,P<0.05)。结论给予高位隐睾患儿腹腔镜下隐睾下降固定术,总体疗效与开放隐睾手术相当,但并发症更少,安全性更高。

  • 标签: 隐睾 腹腔镜 隐睾下降固定术 并发症
  • 简介:在第20个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际,以中国性学会,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2医院为主办方,以北京市卫生局,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所,北京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中国性科学杂志社为支持协办方,于2007年11月30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2医院联合举办了“相互关爱共享生命,军民携手共抗艾滋”大型社会公益活动。这次活动的主题是:遏制艾滋,履行承诺。

  • 标签: 中国性学会 公益活动 解放军第302医院 生命 共享 北京市卫生局
  • 简介:通过分析对比传统课堂和微信公众平台打造下的虚拟课堂在青春期性与性别教育的应用研究中发现,微信公众平台打造下的虚拟课堂有开放式的交流平台、有利于针对敏感话题的探讨与调查,以及能够对传统课堂的不足进行补充和进一步的发展。将网络媒体尤其是自媒体用于青春期性与性别教育,对于传统的教与学都是一次重要的变革,虚拟化的青春期性与性别教育课堂不仅可以更快的提升人群素质,拓展传统课堂的深度和广度,还可以推动社会对青春期性与性别教育重要性的重新认识,可以影响教育管理部门相关政策的制定,进而推动青春期性与性别教育在全国的中小学全面开展。

  • 标签: 微信公众平台 青春期性与性别教育 传统课堂
  • 简介:目的:观察输尿管镜微创术与开放性尿道吻合术在临床治疗尿道损伤的疗效。方法:临床纳入尿道损伤患者40例,根据入院后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手术方案选择为输尿管镜微创术,对照组手术方案选择为开放性尿道吻合术,每组2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包括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膀胱冲洗、留置导管、术中出血等)、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术后出血、尿道狭窄、勃起障碍、尿瘘、尿失禁等)以及治疗有效率等。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研究组术后最大尿流率(MFR)为(15.1±3.6)mL/s,对照组术后最大MFR(10.2±2.5)mL/s,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发症方面,研究组尿道狭窄、勃起障碍、尿失禁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输尿管镜微创治疗尿道损伤的疗效确切,患者恢复较快,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

  • 标签: 输尿管镜微创术 开放性尿道吻合术 尿道损伤 并发症 疗效
  • 简介:背景:英夫利昔单抗,一种直接针对肿瘤坏死因子-α的鼠-人嵌合单克隆抗体,已证实对中重度银屑病有效,但尚无公开发表的资料提及其在治疗难治性银屑病及与其他抗银屑病联合治疗的情况。目的:报道作者以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参加三级转诊服务的严重难治性患者的经验。方法:所有在2002年至2005年7月间用英夫利昔单抗治疗的、参加三级转诊服务的严重银屑病患者均纳入该项前瞻性、开放标记研究。用疾病严重性评分[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和临床图片]详细记录整个治疗期间治疗初、第2周、第6周、间隔2个月时的有关疾病的表型、临床过程和不良事件的情况。结果:整个研究中共23例患者给予英夫利昔单抗治疗。1例患者因患脓疱型银屑病退出研究。患者均为重度银屑病(基线PASI26.5±6.7,x±s,n=22),并且既往曾接受至少两种系统性治疗;16例患者在治疗初期接受一种或一种以上联合治疗。在第10周,95%患者获得基线PASI50%或更大的改善(PASI50),且77%患者获得75%或更大的改善(PASI75)。有效性持续了较长一段时间,10例治疗时间超过11个月的患者中有8例维持至少PASI50。仅1例患者由于缺乏疗效而退出,2例患者出现严重系统性感染包括肺外结核(脾脓肿)和蜂窝织炎,6例患者由于不良反应包括输液反应(2例)、严重血小板减少症(1例)、肝炎(1例)和恶性肿瘤(2例)而终止治疗。结论:来自该开放标记研究的数据提示英夫利昔单抗可快速、有效治疗严重、难治性银屑病,尽管约25%患者由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而中止治疗。尚需进行长期随访、持续的药物监督和进一步对照研究,以期完整评价英夫利昔单抗在上述难治人群中的风险。

  • 标签: 中重度银屑病 单抗治疗 难治性 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 肿瘤坏死因子-α 严重不良反应
  • 简介:皮肤病学是研究皮肤及其相关疾病的科学,皮肤病的皮损具有可视化特征,因而皮肤病是一门最适宜应用各种图像技术的临床二级学科。随着图像技术和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已出现了一系列皮肤影像诊断方法,显著提升了皮肤科医生的诊断水平和工作效率,改变了皮肤病学的发展格局和面貌。皮肤病学的另外一个特征是病种众多,加之我国的皮肤病患者数量庞大,使得皮肤影像数据呈指数性增长,迫切需要构建适用于我国人群的皮肤病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在近十多年工作基础上,“中国皮肤影像资源库项目”(ChineseSkinImageDatabase,CSID)于2017年正式启动,已开展了系列颇具影响力的工作,如设立CSID开放研究课题(OpenResearchFundingofCSID,CSID-ORF)、成立CSID皮肤影像学院、开发CSID工作平台及相关应用技术等。CSID已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皮肤影像研究、教育与应用的系统平台,将继续为我国皮肤影像事业的发展作贡献。

  • 标签: 皮肤影像 研究 教育 应用 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