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理瀹骈文》的补深沉思考后得出“寓攻于补、泻即是补、宣即是补、升降即是补等”结论,进而阐明“外治者,气血流通即是补”的实质内容。次而挖掘出“外补仍需药补”的隐藏之意。最后指明其应用。

  • 标签: 外治 气血流通 补法
  • 简介:逆散被誉为疏肝剂之祖方,具有疏气机、理肝脾之效,主治肝胆气机阻滞、脾胃升降受阻、阳热内郁等证。男科临床上,肝失疏泄、阳气郁遏之证颇为常见,多为逆散治疗的适应症。笔者运用逆散治疗男科疾病,取得较好疗效。

  • 标签: 经方 四逆散 男科病
  • 简介:妙丸出自清末张秉成著《成方便读》,源自朱丹溪著《丹溪心法》之二妙散(苍术、黄柏),《成方便读》加薏苡仁、牛膝为妙丸。由苍术、黄柏、牛膝、薏苡仁组成。用于治疗肝肾不足、湿热下注所致下肢萎软无力,或足膝红肿热痛,或湿热带下,或下部湿疮,小便短黄,舌苔黄腻。

  • 标签: 四妙丸 皮肤科 临床应用
  • 简介:天疱疮是一组由表皮细胞松解引起的大疱性皮肤病,特点是在皮肤及黏膜上出现松弛性水疱或大疱,尼氏征阳性。一般天疱疮的水疱护理主要采用小水疱(直径〈1cm)不处理使其自行吸收、大水疱(直径〉1cm)无菌低位抽吸疱液的方法,且均保留疱壁。在实践中笔者发现,对轻症天疱疮患者的皮损采取清除水疱及疱壁,然后暴露创面的方法效果较为理想,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天疱疮 水疱 清除 暴露 护理
  • 简介:患者男,62岁,手足干燥、疼痛伴多发溃疡2月余。患者于5月前在外院肺部病理确诊“非小细胞肺癌”,予以“阿替尼50mg口服,每天1次”治疗。皮肤科检查:左无名指、左拇指、右食指,双足跟,双足掌内缘可见9个大小不等溃疡面,溃疡深约1~2mm不等,溃疡边缘较整齐,最大面积约2cmX3cm,最小面积约0.8cmX0.8em,部分溃疡上见少量黄白色分泌物,左无名指处溃疡上覆黑痂,双手双足皮肤干燥,手足活动无明显限制。病理示:炎症性溃疡。诊断:手足皮肤反应。

  • 标签: 阿法替尼 手足皮肤反应 溃疡
  • 简介: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皮肤科以"和谐、拼搏、超越"的文化理念指导学科建设,近十余年,在人才培养、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全面快速推进,连年被评为校先进科室,连续两年荣立集体三等功

  • 标签: 学科建设 军医大学 皮肤科 文化理念 快速推进 人才培养
  • 简介:目的:探讨小切口超声乳化法治疗腋臭的疗效。方法:随机将436例患者分成2组,治疗组230例应用小切口超声乳化法治疗,对照组206例应用小切口剪刮法治疗。结果:小切口超声乳化疗效较好,有效率为89.41%,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为6.47%,与对照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小切口超声乳化法治疗腋臭,疗效好,遗留瘢痕小,并发症少。

  • 标签: 腋臭 手术方法 超声乳化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PCR+膜杂交CT/UU/NG三联检测在临床性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PCR+膜杂交和实时荧光PCR检测CT、UU、NG,并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一致性以及相关性。结果:PCR反向膜杂交和实时荧光PCR的CT、UU、NG的筛查结果接近(P〉0.05),而男女筛查结果差异较大(P〈0.05)。结论:PCR反向膜杂交操作简便,筛查快速、准确,有与实时荧光PCR法相当的检测准确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膜杂交法 人乳头状病毒 PCR法
  • 简介:笔者十年来对125例斑秃患者采用口服物汤加味联合自拟复生酊外用治疗,收到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25例患者皆来自本院皮肤科门诊2001年1月—2011年1月斑秃病人。其中男86例,女39例,

  • 标签: 斑秃 四物汤加味 复生酊
  • 简介:目的分析超薄皮瓣手术治疗腋臭常见并发症出现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对154例腋臭患者行超薄皮瓣手术治疗,观察并分析其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54例中出现血肿12侧(3.9%)、积液7侧(2.3%),创缘坏死33侧10.7%).表皮坏死43侧(14.0%),切口感染3侧(0.97%),延迟愈合者37侧(12.0%),残留异味13侧(4.2%)。结论腋臭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针对各相关因素完善治疗方法,精细操作以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腋臭 手术 超薄皮瓣法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龙珠软膏倒模联合红蓝光治疗痤疮的疗效及安全陆。方法寻常性痤疮患者400例,随机分为组,每组t00例。综合组为龙珠软膏倒模后+红蓝光照射;联合组为龙珠软膏外用+红蓝光;单纯组为龙珠软膏外用;常规组为多西环素+0.0.25%维A酸乳膏外用。每周复诊1次,观察不良反应,治疗8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综合组有效率为90.0%,优于其余各组(77.0%,62.0%,60.0%),疗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有效率优于单纯组和常规组,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组与常规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龙珠软膏倒模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痤疮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 标签: 龙珠软膏 倒模疗法 红蓝光 痤疮
  • 简介:目的:对比乳胶凝集免疫比浊(3TP)与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检测梅毒抗体的效果。方法:对TPPA检测的血清标本共291例(阳性191例,阴性100例),均采用乳胶凝集免疫比浊进行平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91例标本的检测结果提示,乳胶凝集免疫比浊与TPPA具有极好的一致性(Kappa=0.977,P〈0.01)。结论:乳胶凝集免疫比浊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特点,适用于自动生化分析仪,操作简便又快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血清梅毒抗体 乳胶凝集免疫比浊法 自动化检测
  • 简介:川、重庆两地医学会研究定于2010年1月22~24日在成都召开第届川渝皮肤性病学术年会,由冉玉平、郝飞教授共同担任主席。宗旨为"面向基层,贴近临床",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大会演讲;开设继续教育

  • 标签: 学术年会 川渝 性病 担任主席 皮肤科 国内外知名
  • 简介:近年来环素类药物治疗皮肤病已取得较大进展,临床证明环素类药物对寻常痤疮、大疱性类天疱疮、酒渣鼻、坏疽性脓皮病、色素性痒疹、白色海绵状痣等常见疾病都有不同程度的治疗效果。本文综述了环素类药物治疗皮肤病的临床研究,以期为一些皮肤病的治疗提供用药参考。

  • 标签: 四环素类药物 皮肤病 多西环素 米诺环素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制备一种以卡波姆(carbomer)胶为基质的载体用于黑素细胞涂布移植。方法体外培养正常人的黑素细胞,配制卡波姆胶半固体培养基;分别采用台盼蓝染色、噻唑蓝比色法[3-(4,5-Dimethyl-2-Thiazolyl)-2,5-DiphenylTetrazoliumBromide,MTT]检测1%卡波姆胶对黑素细胞毒性和增殖的影响;用Transwell培养板检测1%卡波姆胶对黑素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1%卡波姆胶作用0~36h对黑素细胞活性和增殖无影响;1%卡波姆胶作用12h后对黑素细胞迁移无影响(P〉0.05)。结论采用卡波姆胶混合黑素细胞,不影响体外培养的黑素细胞功能,可以作为新型黑素细胞涂布移植载体。

  • 标签: 黑素细胞 卡波姆胶 移植 载体
  • 简介:目的观察当归逆汤联合He-Ne激光治疗冻疮的疗效.方法对我院皮肤科门诊确诊为冻疮95例患者,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51例,口服当归逆汤并照射He-Ne激光,外涂维生素E霜;对照组44例只照射He-Ne激光,外涂维生素E霜,总疗程均为10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2%(48/5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45%(31/44),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25,P<0.01).结论当归逆汤联合He-Ne激光照射治疗冻疮疗效明显优于单独He-Ne激光照射治疗,且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当归四逆汤 HE-NE激光 冻疮
  • 简介:目的评价抗苍白螺旋体IgM抗体检测对梅毒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72例梅毒患者进行特异性IgM抗体检测,并与RPR、TPPA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血清抗苍白螺旋体IgM抗体在一期梅毒的阳性率为73.3%(11/15),在二期梅毒的阳性率为88.9%(16/18),二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x~2=1.6363,P>0.10)。在潜伏梅毒,IgM抗体阳性率为26.1%(6/23),显著低于早期显性梅毒(x~2=17.6189,P<0.005)。在一期、二期和潜伏梅毒,RPR和TPPA的阳性率均为100%。入组前2-24个月己经给予正规抗梅治疗的梅毒16例,其中IgM抗体阳性2例。结论在本研究中,检测特异性IgM抗体诊断一期梅毒并下优于RPR和TPPA。IgM抗体在潜伏梅毒敏感性低,其诊断应依靠RPR和TPPA。目前不推荐单独检测抗梅毒IgM抗体来监测病情和判断疗效。抗苍白螺旋体IgM抗体的临床意义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 标签: 梅毒 IGM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