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308nm准分子光联合0.03%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白癜风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面部白癜风患者129例,按就诊顺序分为3组,A组为试验组,43例患者采用308nm准分子光联合0.03%他克莫司软膏治疗;B组为对照1组,43例患者单用308nm准分子光治疗;C组为对照2组,43例患者单用0.03%他克莫司软膏外用治疗,疗程均为12周或治疗至皮损完全复色。结果A组、B组、C组的显效率分别为73.80%、47.61%、17.07%,A组与B组和C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308nm准分子光联合0.03%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白癜风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显效率明显高于单独治疗。

  • 标签: 白癜风 面部 308 nm准分子光 他克莫司
  • 简介:目的了解中国大陆地区新生隐球菌环境株的分布情况,及其表型和基因型特征。方法采用CACA培养基培养1372份来自中国大部分地区私人和公共养鸽场所的鸽粪标本,分离出新生隐球菌,并对其表型和基因型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出80株新生隐球菌,分离阳性率约为5.5%,所有菌株37℃生长良好,有完整荚膜,尿素酶试验阳性。ITS序列分析证实分离出的新生隐球菌均属于血清型A。M13-PCR显示,其基因型为我国及东南亚地区特征性的VNIC型,显示了与临床株的高度一致性。结论中国大陆地区的新生隐球菌临床株与环境株显示了高度的同源性,提示对于易感人群,阻断与相应环境的接触可有效预防新生隐球菌的感染。

  • 标签: 新生隐球菌 表型 基因型 环境分离 鸽粪
  • 简介:目的探讨308nm:住分子激光联合卡泊三醇软膏外用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平行自身对照试验将入选的3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沿躯干中线分为两侧,一侧为治疗组,给予308nm;住分子激光照射治疗,2j欠/周,同时给予卡泊三醇软膏外用,2次/(1;另一侧为对照组单纯用308nm;住分子激光照射,2次/周,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评估患者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指数(PASI)积分及308nm;住分子激光累积荆量。结果30例患者均完成试验,治疗组第8周时PASI为(0.76±0.29),对照组为(0.83±0.2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治疗组PASI积分为3.28±0.62,明显低于对照组[5.02±1.05,(P〈0.05)];疗程结束时治疗组激光平均累积量为(5.47±2.06)J/cm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25±2.23)J/cm。(P〈0.05)。结论308nm准分子激光联合卡泊三醇软膏外用治疗寻常性银屑病可以提高远期疗效,减少激光累积量,从而减少不良反应。

  • 标签: 银屑病 寻常性 准分子激光 卡泊三醇
  • 简介:目的:探讨PCR+膜杂交法CT/UU/NG三联检测在临床性病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PCR+膜杂交法和实时荧光PCR法检测CT、UU、NG,并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一致性以及相关性。结果:PCR反向膜杂交法和实时荧光PCR法的CT、UU、NG的查结果接近(P〉0.05),而男女查结果差异较大(P〈0.05)。结论:PCR反向膜杂交法操作简便,查快速、准确,有与实时荧光PCR法相当的检测准确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膜杂交法 人乳头状病毒 PCR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