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索蠕螨与酒渣鼻的关系.方法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国内发表的7篇蠕螨对酒渣鼻的致病性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酒渣鼻患者的毛囊虫感染率比无酒渣鼻者的感染率高(率差RD=0.32,P=0.02).结论酒渣鼻患者的毛囊虫感染率比无酒渣鼻者的感染率高,提示可应用杀蠕药物治疗酒渣鼻。

  • 标签: 酒渣鼻 蠕形螨
  • 简介:药疹又称药物性皮炎,是指药物通过内服、注射、使用栓剂或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在皮肤黏膜上引起的炎症反应。多红斑性药疹是药疹中较重的一型,常伴有发热、关节痛、腹痛等,严重者侵犯眼、口、外阴黏膜,剧烈疼痛。2013年6月我科收治1例重症多红斑性药疹并发癫痫的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药疹 多形红斑性 重症 癫痫 护理
  • 简介:Rowell综合征(RS)是红斑狼疮(LE)的一种罕见表现,伴发多红斑样皮损,血清中抗核抗体、抗La(SS-B)/抗Ro(SS-A)抗体、类风湿因子(RF)阳性。以往文献中有作者认为此综合征是皮肤红斑狼疮的一种特殊变异。作者报道1例64岁女性LE患者和1例51岁女性LE和Sjogren综合征(SS)患者,均伴发多红斑样皮损,并对红斑狼疮与多红斑并存的情况进行了讨论。

  • 标签: 皮肤红斑狼疮 多形红斑 文献综述 SJOGREN综合征 病例报道 伴发
  • 简介:寒冷性多红斑好发于冬春季,与气候寒冷有密切关系,中医称之为“猫眼疮”、“自寒疮”,多闪腠理不同,风寒湿邪乘隙袭人,搏于肌肤所致。笔者于2006年12月-2007年4月采用当归四逆汤加减配合微波定向照射治疗寒冷性多红斑4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当归四逆汤 微波照射 寒冷性多形红斑
  • 简介:自然杀伤(NK)细胞瘤是比较罕见的肿瘤。直到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才对其分级进行了明确的说明。在过去10年间,免疫血液学的发展对NK细胞瘤的识别和分类有一定的帮助。结外鼻NK/T细胞淋巴瘤是这类肿瘤中的一型。这些淋巴细胞表达细胞毒性T细胞或NK细胞表型,包括CD56和TIA-1。鼻NK/T细胞淋巴瘤起源于皮肤等结外部位,并常与EB病毒感染相关。亚洲成人的感染最常见。文献报道中极少有儿童患病者,且只有5例患者出现皮肤受累。作者报道1例结外鼻型NK/T细胞瘤,患者为一孟加拉国少年,表现为肢端皮肤结节。

  • 标签: NK/T细胞淋巴瘤 孟加拉国 鼻形 少年 EB病毒感染 细胞毒性T细胞
  • 简介:重症多红斑是一种严重的大疱性多红斑,伴有严重的全身反应,并有眼、口、生殖器黏膜损害,大部分与药物有关,现临床报道我院收治的由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引起的重症多红斑型合并肝损害1例。

  • 标签: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 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 临床表现
  • 简介:目的:分析重症多红斑(SJS)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的致病因素、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指标以及治疗方法的差异。方法:对2013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52例SJS和14例TEN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SJS和TEN的可疑致敏药物以抗生素为主。发热、肝功能异常和肾功能异常是SJS和TEN最常见的并发症。SJS和TEN患者共有65例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35例使用人免疫球蛋白(IVIG)、24例使用环孢素治疗。SCORTEN评分超过3分的有11例。共4例死亡。结论:抗生素是SJS和TEN最常见的致敏药物,肝肾损伤及发热是最常见的临床并发症。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环孢素,早期予以IVIG可能是治疗SJS和TEN的有效手段。

  • 标签: 重症多形红斑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临床特征 治疗
  • 简介:基底鳞状细胞癌(BSC)被定义为包含基底细胞癌(BCC)和鳞癌(SCC)以及二者移区域的肿瘤。梭细胞鳞癌(SCSC)可能含有普通鳞癌和梭细胞的变异成分。作者报道一89岁女性患者,患头皮皮疹数十年。肉眼可见损害大小为8.5cm×6.0cm×1.8cm,为一灰白色中部黑色的肿块。镜下,肿瘤上部未溃烂部分由巨大的多角形鳞状细胞组成,偶伴角化过度(SCC),外周栅栏状的基底样细胞呈柱状生长(BCC),并有一部分区域两种细胞混杂生长。肿瘤的其余部分为一黏液样区域,含狭长的纺锤状梭细胞,系起源于普通鳞癌。免疫组化显示,SCSC的肿瘤细胞(普通SCC细胞和梭细胞)区域共同表达CAM5.2和弹性蛋白。Ber—EP4在BCC区域表达阳性而在SCC和BCC移带表达减弱。上皮膜抗原在普通SCC区域呈局灶阳性表达。据作者所知,这是皮肤鳞癌具有向BCC和SCSC双重分化的首例报道。

  • 标签: 基底鳞状细胞癌 梭形细胞 细胞变异 皮肤鳞状细胞癌 重分化 皮肤鳞癌
  • 简介:患者,男,29岁。面部、腋窝反复丘疹、脓疱、囊肿、脓肿、瘢痕增生16年,累及颈项部、腹股沟、臀部、大腿根部6年,加重3月。皮肤组织病理示:表皮轻度角化过度、角栓形成,棘层增厚,上皮角延长,基底细胞层色素颗粒增生,真皮内胶原纤维增生、致密,真皮血管、毛囊周围少量单一核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分泌物细菌、真菌涂片示:G+球菌。分泌物细菌培养为无乳链球菌。药敏结果示对头孢拉定、强力霉素、氨苄霉素等敏感。诊断为完全型毛囊闭锁联征。

  • 标签: 毛囊闭锁三联征
  • 简介:不可逆的视力丧失是面部美容填充物注射的潜在并发症之一。洛杉矶视网膜玻璃体协会医疗组的米歇尔卡尔等在3月6日的美国医学会杂志-眼科学(JAMAOphthalmology)发表了一篇关于3例失明或接近完全失明的病例报告。3例患者均在接受皮肤填充剂注射后不久出现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而上述患者的注射部位均为前额区,此区域为非常规的注射部位。

  • 标签: 视力丧失 面部美容 注射后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注射部位 潜在并发症
  • 简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作为现代辅助生育技术(ART)的代表,在不孕不育病症的治疗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该技术在助孕过程中,多胎妊娠率也随之增加,有关研究结果显示,IVF-ET周期中双胎妊娠率为29%,胎妊娠为3.7%,分别是自然妊娠的14倍和54倍。其中,单卵双胎的发生率增加直接导致了双卵胎的概率也比自然妊娠高,双卵胎形成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现认为可能与控制性超促排卵(COH)、卵母细胞透明带显微操作及体外培养微环境、囊胚移植等因素相关。近期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生殖与遗传中心发现IVF双卵胎1例。

  • 标签: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多胎妊娠 双卵三胎
  • 简介:国时期魏、蜀、吴首脑人物曹操、刘备、孙权的性能力,曹操最强,孙权次之,刘备最弱。分析其原因,除客观因素外,他们各自的主观条件也有一定关系。国君主的性能力、性表现从一个侧面反映其性格和作风。而他们的性格作风必会影响其事业。

  • 标签: 曹操 孙权 刘备 性能力 国运 事业
  • 简介:毛囊闭锁二联征(follicularocclusiontriad,FOT)是一种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的由聚合性痤疮、化脓性汗腺炎和头部脓肿性毛囊周围炎3个独一疾病组成的疾病。本病病情复杂易复发,迁延不愈,治疗、护理难度大。我科于2011年6月29日收治1例患者,经过精心治疗、护理,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两性霉素B脂质体 毛霉病 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种方法治疗早期梅毒的疗效.方法:将近二年的118例早期梅毒患者随机分成组,第一组采用苄星青霉素肌注,第二组采用头孢曲松静点+苄星青霉素肌注,第组采用阿奇霉素静点+口服.结果:种方法均具有较好效果,但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头孢曲松+苄星青霉素组平均有效时间最短,治愈率最高达94.6%.结论:为尽快治愈早期梅毒,应选择敏感、高效的抗生素,头孢曲松及苄星青霉素为首选,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阿奇霉素治疗.

  • 标签: 早期梅毒 苄星青霉素 头孢曲松 阿奇霉素 疗效比较研究 素治疗
  • 简介:尖锐湿疣(condylomaacuminatum,CA)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感染所致,治愈率高,但易复发,甚至癌变[1]。其复发原因与局部人乳头瘤病毒的亚临床感染和潜伏感染、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异常等多种因素有关[2]。特别是肛周尖锐湿疣复发率更高,治疗周期更长。

  • 标签: 三联法 尖锐湿疣 肛门
  • 简介:皮肤位于人体体表最外层,具有屏障、吸收、分泌、排泄、代谢、免疫、体温调节及感觉功能,其中,皮肤屏障(skinbarrier)功能是基础。广义的皮肤屏障包括表皮渗透屏障、免疫屏障、色素屏障等,同时,皮肤微生态及酸性环境与皮肤屏障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共同维持皮肤正常生理代谢。

  • 标签: 皮肤屏障 皮肤病 第三次革命 治疗 修复 表皮渗透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