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病因。动脉粥样硬化一方面可造成原位管腔狭窄,阻碍血运,而具有溃疡、出血等特点的不稳定粥样硬化斑块更是脑栓塞的重要原因。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各种影像学手段,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超声、CT血管造影(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等,它们各有其特点,对于管腔狭窄和不稳定斑块的检测有着不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临床医生应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检测方式,提高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水平。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DSA CTA MRA 分子影像学
  • 简介:目的探讨脑出血并脑微出血的临床与影像特点。方法分析16例自发性脑出血并脑微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与MRI—SWI影像表现。结果患者平均年龄67.9岁。14例患者合并高血压病,9例为首次发病的脑出血患者,7例为再发脑出血患者。再发脑出血患者SWI检查全部发现脑微出血,其中6例(85.7%)微出血同时累及双侧半球多个脑叶及深部脑组织。首发脑出血组合再发脑出血组患者脑微出血的病灶数量均数分别为5.22±2.82和9.71±3.50,2组间微出血病灶数量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3)。结论脑微出血与自发性脑出血关系密切,较多的脑微出血病灶可能预示着再发脑出血的风险增高。

  • 标签: 脑微出血 脑出血 核磁共振 磁敏感加权成像
  • 简介:目的研究海战条件下开放性颅脑爆震伤动物模型颅脑影像学的变化特点。方法以狗颅中线向左(右)1cm,眶上缘向上1cm交界处为爆炸中心位置。将15只犬根据爆炸距离(爆炸源最低点距爆炸点的距离)分为3组,分别为3mm组、3.5mm组、4mm组。比较各个组的爆炸效果,选出最适的爆炸距离为3.5mm。再将20只犬随机分为对照组(非海水浸泡),实验组(海水浸泡)。以爆炸距离3.5mm致伤后,实验组犬受伤脑组织浸泡于海水环境中,比较两组犬致伤3h、5h、8h后颅脑CT的动态变化。结果经颅脑动态CT观察测量,实验组犬8h内脑水肿出现时间晚于对照组,同时脑水肿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海水浸泡在8h内可以明显延缓脑水肿出现。

  • 标签: 爆震伤 海水 爆炸距离 脑水肿
  • 简介:目的探讨破裂颅内动脉瘤早期夹闭术中的脑减压处理方法及其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介绍71例破裂颅内动脉瘤早期夹闭术中采用综合性的脑减压处理方法及其实施要点。其中术前H&H分级Ⅳ21例,Ⅴ级8例;头部CTFisher's分级Ⅲ级25例,Ⅳ级15例。评价脑表面与内板间距、术后颅内压(ICP)和脑水肿程度以判断术源性脑牵拉性损害程度。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了有效的术中显露和动脉瘤颈夹闭,夹闭术后术路同侧脑表面塌陷与颅骨内板的间距约10~25mm,平均13.5mm;96.7%(68/71)的病例术后3dICP维持在正常范围(〈200mmH2O)内,术路同侧早期局灶性脑水肿发生率为12.7%(9/71),表明手术对脑组织的牵拉性损害不严重。本组无因脑牵拉性损伤或关颅前的高颅压而行去骨瓣减压术。结论在破裂动脉瘤早期急诊夹闭术围手术期综合性脑减压措施处理下,可为急诊动脉瘤夹闭术提供足够的显露路径和暴露空间,减轻脑牵拉性损伤和由此引起的不良反应。

  • 标签: 破裂颅内动脉瘤 早期夹闭术 脑减压处理
  • 简介:2012全国微侵袭神经外科和神经内镜技术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微侵袭神经外科专家委员会、神经内镜专家委员会联合年会)将于6月1~3日在美丽的海滨花园城市福建厦门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由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承办。大会主席张亚卓教授、于春江教授,田新华教授担任执行主任。

  • 标签: 微侵袭神经外科 神经内镜技术 学术研讨会 专家委员会 神经外科医师 中国医师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