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凝血酶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又称血栓调节蛋白,是维持血管内膜完整的内皮细胞表面分子,也是由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的凝血酶(thrombin)受体之一.通过与凝血酶结合形成凝血酶-TM复合物,激活蛋白C(proteinCPC),发挥抗凝、促纤溶作用;当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时被水解、脱落,游离于血浆中,使血浆TM浓度升高.文章就TM的结构功能、表达调控及脑缺血后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

  • 标签: 凝血酶调节蛋白 脑缺血 凝血酶 蛋白C
  • 简介:目的探讨调节引流高度在脑室出血外引流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原发性脑室出血或继发性脑室出血32例,均行双侧侧脑室外引流术,根据引流的高度分成抬高引流组(17例,引流管的高度在外耳道上25cm)和常规引流组(15例,引流管的高度在外耳道上10cm)。结果抬高引流组第三脑室、中脑导水管、第四脑室血肿消失时间是5~8d,平均(6.41±1.06)d;常规引流组血肿消失时间是7~10d,平均(8.33±1.11)d;两组血肿引流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1)。抬高引流组组没有并发颅内感染;常规引流组有1例颅内感染,脑脊液培养示鲍曼不动杆菌,经抗生素治疗、腰大池引流后好转。结论脑室出血外引流的高度在外耳道上方25cm,辅以尿激酶灌注,有助于脑室系统内血肿消散。

  • 标签: 脑室出血 脑室外引流术 引流高度 效果
  • 简介:通常人们认为年幼期大脑环路具有很大可变性,但最终在成年期固定下来。来自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最新报告,成年期神经元并不像人们所认为的那样固定于某处。

  • 标签: 活性调节 运动性 轴突 异型 小脑 成人
  • 简介:目的观察非N-甲基-D-门冬氨酸(NMDA)受体对延髓脑片吸气神经元和双相呼气神经元活动的调节作用,以进一步探讨非NMDA受体参与基本呼吸节律产生的可能机制.方法在新生大鼠延髓脑片上同步记录舌下神经根和双相呼气神经元/吸气神经元单位的放电活动,并在灌流的改良Kreb's液中先后加以非NMDA受体的激动剂KA和拮抗剂DNQX,观察对神经元单位放电的影响.结果使用非NMDA受体激动剂KA以后,双相呼气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和峰频率都明显增大,吸气神经元中期放电的频率和峰频率也显著增大,而早期和晚期放电的频率无明显改变;用相应拮抗剂以后,上述效应明显被抑制.结论非NMDA受体参与了双相呼气神经元之间的交互兴奋作用,同时也介导了吸气神经元的兴奋性突触输入.

  • 标签: 非NMDA受体 双相呼气 吸气神经元 电活动 呼吸节律 神经根
  • 简介:目的:分析赋指导在脑卒中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4月我院住院部80名脑卒中患者的家庭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名,对照组家庭主要照顾者接受常规护理知识宣教,观察组家庭主要照顾者接受赋指导,比较两组家庭主要照顾者照顾者准备度得分和综合照顾能力得分。结果:入院后2周观察组和对照组主要照顾者照顾准备度得分分别为(25.98±3.21)和(22.10±4.01)分,综合照顾能力总分分别为(116.38±9.92)和(101.51±9.79)分,观察组主要照顾者照顾准备度得分和综合照顾能力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赋指导计划可提高脑卒中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的照顾准备度和综合照顾能力,对提高长期家庭护理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赋权指导计划 脑卒中 家庭主要照顾者 照顾者准备度 综合照顾能力
  • 简介: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neuron-restrictivesilencerfactor,NRSF),是一种重要的锌指蛋白转录负调控因子,它与某些基因中相应的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元件(neuronrestrictivesilencerelement,NRSE),又称RE-1(repressorelement1,RE-1)相结合,从而对许多与神经元发育及功能相关的基因的表达发挥阻遏作用。REST辅助抑制因子(RESTcorepressor,CoREST)是一种神经元表型调控因子,CoREST与REST的C端结构域(含有一个C2H2型锌指结构)结合,形成阻遏复合物,发挥转录抑制作用。本文就REST和CoREST在神经发育过程中的调控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 REST CoREST 神经元分化
  • 简介: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虞正教授: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sinuscavernoushemangioma,CSCH)是一种少见的颅内硬膜外富血管良性病变,实质是毛细血管等级的血管畸形。学者们根据CSCH的组织学特点,将其分为A型(即海绵状型:由大量不规则、大小不等的薄壁血管腔及血窦组成,肉眼见有完整假包膜,质地较软,张力高)和B型(即桑椹状型:由大量实质成分及发育较好的血管组成,管腔较小,内有血栓,管腔间有较多结缔组织,假包膜不完整或缺如)。

  • 标签: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神经外科 HEMANGIOMA 海绵状血管瘤 CAVERNOUS 颅内硬膜外
  • 简介: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28岁,主因“发现意识不清17h”于2017年11月24日入院。患者17h前被发现躺倒在地,当时意识不清,呼唤可睁眼,可简单说个别字词,坐起后身体向右侧倾斜,间断躁动,二便失禁。患者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12h前呼唤不睁眼,呼吸急促,入我院急诊,测量血压180/100mmHg,查头颅CT示左侧外囊基底节区ICH破入脑室,脑疝征象,收入神经重症医学科。

  • 标签: 酸碱平衡 脑出血 脑血流
  • 简介:目的旨在探讨蛋白激酶C调节剂对原代培养人垂体腺瘤细胞分泌生长激素和催乳素作用的影响。方法经原代培养的人垂体腺瘤细胞与佛波醇酯共同培养,通过放射免疫学方法检测生长激素和催乳素水平.评价佛波醇酯对生长激素释放激素调节垂体腺瘤激素分泌作用的影响:同时应用DNA序列分析确定gsp癌基因突变率。结果gsp癌基因鉴定显示.18例垂体腺瘤组织标本中6例gsp癌基因表达阳性.5例突变位于201密码子,1例位于207密码子。佛波醇酯强烈刺激生长激素和催乳素的分泌并增强生长激素释放激素的刺激分泌作用.最大效应浓度为100nmol/L,使生长激素分泌水平增加2~30倍;Staurosporine作用则相反,大多数肿瘤细胞表现为明显的抑制效应,而且与gsp癌基因不相关;联合应用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和佛波醇酯后使刺激分泌的作用增强,但与gsp癌基因亦无关。结论蛋白激酶C可能参与垂体腺瘤激素分泌的调控。

  • 标签: 垂体肿瘤 蛋白激酶C 佛波醇酯类 信号传递 腺瘤
  • 简介:目的研究切口痛模型大鼠脊髓磷酸化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p-ERK)表达的变化及鞘内注射ERK上游激酶MEK的抑制剂U0126对其机械性痛觉阈值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DMSO组、U0126组,每组8只,前2组大鼠鞘内注射生理盐水20μL;后2组大鼠分别鞘内注射DMSO、U012610μL后用生理盐水10μL冲管.注药10min后除假手术组外,后3组大鼠均制备右后足趾部切口痛模型.分别于制作模型前、模型后2、24、48h应用YLS-3E电子压痛仪测定各组大鼠右足的机械性痛觉阈值.另取SD大鼠24只.分组方法和处理同上,每组6只.每组分别在模型后2h、24h选择3只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大鼠脊髓背角p-ERK的表达.结果模型组、DMSO组大鼠模型后2、24、48h及U0126组大鼠模型后2、24h有足机械性痛觉阈值均低于模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SO组和模型组之间比较大鼠机械性痛觉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一时间点DMSO组和模型组比较,U0126组大鼠模型后2、24、48h右足机械性痛觉阈值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发现.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DMSO组模型后2、24h患侧脊髓背角P-ERK免疫阳性细胞增多;与模型组和DMSO组同一时间比较,U0126组患侧脊髓背角p-ERK阳性细胞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鞘内注射U0126可缓解大鼠切口痛痛觉过敏,减少切口痛大鼠脊髓背角P-ERK阳性细胞的表达,说明脊髓背角ERK通路参与大鼠切口痛痛觉过敏的形成.

  • 标签: 丝裂原活化激酶 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 痛觉过敏
  • 简介: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高死亡率、高致残半、高医疗风险和高医疗费用的第一大慢性疾病。今天,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预防研究部在京破土动工,建设完成后的研究部,将建立国家心血管病信息系统,为更好地防治我国心血管疾病提供数据指导。

  • 标签: 心血管病 信息系统 心血管疾病 高死亡率 慢性疾病 医疗费用
  • 简介:由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临床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共同主办的2011年“微创神经外科新进展”国家继续教育学习班将于2011年5月14日在南京举行。学习班将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就脑肿瘤、脑血管病、脑功能性疾病等外科治疗的热点问题、微创理念、微创技术和发展前景进行广泛交流和研讨。参会者可获得国家级继续教育I类学分10分。

  • 标签: 国家级继续教育 微创神经外科 学习班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脑功能性疾病 脑血管病
  • 简介:苏州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于2010年10月27至31日在苏州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自噬与神经系统疾病”[编号:2010-03-07—143(国)]。研讨内容包括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现状,自噬的分子机制和研究方法、自噬在帕金森病、亨廷顿舞蹈病及脑血管病等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并就自噬研究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新技术、新进展、热点及有争议的难点问题进行一系列的学术讨论。

  • 标签: 神经系统疾病 继续教育项目 自噬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学习班 神经科学研究所
  • 简介:在美国洛杉矶大学医学院语言治疗部主任欧阳来祥(美籍华人)教授协助下,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已成功举办6期言语障碍、吞咽培训班,参加的学员从第1期的20多人,发展到第6期的200多人。为继续满足各单位培训康复人才的需要,2011年6月27日~7月1日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将继续举办为期5天的言语障碍,吞咽困难培训班。

  • 标签: 言语障碍 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吞咽困难 培训班 北京天坛医院 神经内科
  • 简介: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医三院)神经外科主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2015-04-04-102(国)"全国脊髓脊柱外科新进展高级学习班"拟于2015年10月18~21日在北京召开。学习班将邀请国内脊髓脊柱领域知名专家王振宇教授、刘忠军教授、王超教授、孙宇教授等共同领衔授课。授课内容紧密结合临床实际,通过专题讲座、交流讨论、手术演示互动等全面介绍复杂脊髓肿瘤、脊髓空洞、脊髓栓系综合症、脊髓血管性疾病的显微外科治疗;脊髓手术术中电生理监测、

  • 标签: 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脊髓肿瘤 脊柱外科 学习班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脊髓栓系综合症
  • 简介:锁孔手术以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医疗费用节省等优点深受患者的欢迎,为进一步推广神经外科锁孔手术技术,总结经验,交流体会,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定于2009年1O月30日至11月02日在苏州市举办第九届神经外科锁孔微创手术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编号:2009—04—04—040),形式包括:专题讲座、手术讲解,头颅标本解剖操作等。欢迎神经外科同仁参会交流,参会者将授予国家级继续教育I类学分8分。

  • 标签: 国家级继续教育 神经外科 锁孔手术 微创手术 学习班 附属第二医院
  • 简介:锁孔微创神经外科手术经十余年的发展,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技术水平日趋成熟,为规范应用锁孔手术技术,交流和总结经验,树立正确的微创理念,由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蒙古林业总医院联合举办的第十三届神经外科锁孔微创手术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将于2013年08月23日至25日在内蒙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举行,形式包括:专题讲座、手术录像讲解、病例讨论及手术演示等。欢迎神经外科同仁参会交流,共同提高。参会者将授予国家级继续教育I类学分8分。

  • 标签: 国家级继续教育 神经外科手术 微创手术 学习班 锁孔 附属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