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垂体柄中断综合征(PSIS)的临床特点,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广州军区总医院内分泌科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9例PSIS患者,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及内分泌系统异常进行分析总结。结果f11几乎全部患者MRI垂体柄缺如,垂体高度不超过3mm,仅有一例外伤性病因患者为4.5mm;(2)2例成年起病,有明显外伤史并以垂体危象人院;7例5~12岁发病,以生长发育异常为主因,诊断年龄17-28岁;(3)9例均有生长激素fGHl和垂体促性腺激素(GnH)显著缺乏,7例早年发病患者有6例出现继发性甲状腺和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4)早年发病者均无垂体危象、无家族史和中膈视发育不良。结论PSIS表现为垂体柄缺乏和腺垂体发育不良,以GH和GnH缺乏为主,多合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不同程度缺乏。

  • 标签: 生长激素 垂体功能减退症 垂体柄 青春期 延迟
  • 简介:神经干细胞是近几年来神经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脑血管疾病是人类致死、致残的最主要原因.文章综述了神经干细胞在成人脑内分布,脑缺血后内性神经干细胞再生的时间规律、新生神经的移行和分化特点,并且介绍了缺血性脑损伤后神经再生的可能机制.

  • 标签: 缺血性脑损伤 神经元再生 神经干细胞 兴奋性氨基酸 炎症 神经营养因子
  • 简介:目的探讨脑牵拉压(BRP)的测量方法及脑牵拉压引起神经细胞凋亡的规律和机制.方法利用电阻应变计制作脑牵拉力的测量装置,对其定标.选用新西兰大白兔30只,分为30、40、50g组,牵拉完毕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脑牵拉压区神经细胞凋亡的百分率和细胞线粒体的活性变化.结果30g的BRP牵拉30min引起较低的细胞凋亡率,几乎不影响细胞线粒体的膜电位;40g的BRP牵拉30min引起较高的细胞凋亡率.细胞线粒体的膜电位明显降低;50g的BRP牵拉15min引起更高的细胞凋亡率,细胞线粒体的膜电位显著降低.结论该装置可作为脑牵拉压的测量工具,脑牵拉可引起神经细胞凋亡以及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实验性脑牵拉时,最好将BRP控制在40g以下.

  • 标签: 脑牵拉压 细胞凋亡 线粒体膜电位
  • 简介:中华医学会第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年会定于2006年9月6—9日在广州召开。会议由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办,广东省医学会承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总医院,广州市第一医院,广州市第二医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协办。此次会议的重点内容是:神经肌病和神经电生理;

  • 标签: 神经病学 学术年会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征文通知
  • 简介:抑郁症是以情绪低落,持续性疲乏,动力缺乏等为核心症状群的一种精神障碍性疾病。抑郁症又分为原发性抑郁和继发性抑郁两大类,综合性医院住院病人以继发性抑郁多见,常继发于脑卒中、糖尿病等内科疾病后。抑郁不仅会影响原发症的治疗效果,还会严重影响病人的情绪状况和生活质量。

  • 标签: 抑郁症 继发性 辅助药物治疗 中医情志护理 精神障碍性疾病 综合性医院
  • 简介:目的:研究丹参对鼠骨髓间充质细胞的分化作用。方法:丹参注射液诱导鼠骨髓间充质细胞向神经方向分化,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分化的和未分化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丹参可诱导鼠骨髓间充质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分化的细胞早期表达巢蛋白和Musashi1蛋白,后期则表达神经的标志物神经特异性醇化酶和神经微丝M,在最适合的诱导条件下约50%-60%的细胞表达这两种神经的标志物。结论:骨髓组织中存在能分化为神经的干细胞,丹参能够诱导这种干细胞向神经分化,这种细胞可能成为中枢神经系统自体细胞移植的另一个干细胞的来源。

  • 标签: 骨髓间充质细胞 分化 神经元 丹参
  • 简介: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南京大学医学院、IntervetltionalNeurology杂志社、世界卒中组织(WSO)联合主办的第届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定于2013年7月5-7日在南京召开。会议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就脑血管病及神经血管介入的热点问题进行研讨。注册代表将获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I类学分8分。

  • 标签: 国际脑血管病 论坛 征文 期刊
  • 简介:乳头状胶质神经肿瘤(papillaryglioneuronaltumor,PGNT)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肿瘤,伴肿瘤卒中目前国内外文献仅1例报道,2007年6月第四版(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将其增加为新的神经系统肿瘤。我院最近收治一例PGNT伴卒中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乳头状胶质神经元肿瘤 卒中
  • 简介:目的探讨体外培养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谷氨酸诱导大脑皮质神经凋亡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传代Wistar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融合达90%时更换培养基,继续培养24h,收集细胞培养液即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培养新生Wistar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第8d随机分为对照组、谷氨酸损伤组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处理组。采用台盼蓝染色计算神经存活率,同时用流式细胞仪和透射电镜技术检测各组神经凋亡情况。结果谷氨酸(0.8mmol/L)可诱导细胞凋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处理组较谷氨酸损伤组细胞成活率明显升高(P〈0.001);流式细胞仪检测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处理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01);而电镜检测发现对照组无明显的凋亡细胞,谷氦酸组有典型凋亡神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处理组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对谷氨酸神经毒性具有拮抗作用。

  • 标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 谷氨酸 神经元 凋亡
  • 简介:脑缺血是世界上继心脏病、肿瘤后的第三大致死原因,是致残的第一病因;在我国,脑缺血已成为第二大死亡原因及第一大致残病因.因此,治疗并防治脑缺血及其所造成的后遗症是目前基础及临床研究的热点.以前,一直认为脑缺血所造成的神经死亡为缺血后的坏死,因而把研究的重心放在如何减轻缺血(如溶栓)、改善供血(如促血管再生)等方面.近年的研究发现:在发生局灶性脑缺血的数分钟内,缺血区域中心的神经发生了不可逆的坏死,但是,在坏死灶的周围环绕着一圈仍保持代谢状态的功能相对静止的区域,

  • 标签: 脑缺血 溶血磷脂 细胞凋亡
  • 简介:通常认为癫痫发作本身是由大脑网络的异常过度兴奋,导致神经高度同步的神经电活动造成的。作者首次报道应用微电极记录方法,发现癫痫患者发作时的一系列单个神经的成串的棘波放电。与传统观念不同,即使在很小的皮层采样空间.在发作的起始和传播过程中,神经棘波放电的形式各异,在时相上也不同步。可能的原因是发作的起始和传播是由不同性质神经间极为复杂的相互作用导致的。与此对应的是随着所有神经的棘波放电的完全停止,癫痫发作也就终止了。值得注意的是,在发作开始数分钟前,即使是癫痫起始区以外的神经的电活动已经有明显的变化。提示有必要重新审视目前对于癫痫形成机制的理解,同时可根据皮层神经的棘波放电形式而对癫痫发作进行预防。

  • 标签: 皮层神经元 癫痫发作 电生理变化 神经电活动 人类 传播过程
  • 简介:目的电压依赖性钙离子通道分布对6-羟基多巴胺(6-OHDA)诱导的SD大鼠多巴胺能神经缺失的影响.方法6-OHDA单侧脑内内侧前脑束(MFB)立体定位注射,术后10d观测行为学变化;并取脑固定,免疫组化酪氨酸羟化酶(TH)染色观察中脑黑质致密部(SNc)与腹侧背盖区(VTA)多巴胺能神经的凋亡情况.并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测量SNc与VTA多巴胺能神经的电压依赖性钙离子通道的电流密度.结果损伤侧的SNc区TH阳性细胞与对侧比较明显减少,而VTA区TH阳性细胞与对侧相比变化较小;全细胞记录电压膜片钳技术测量,发现SNc多巴胺能神经钙通道电流密度与VTA相比明显较高.结论该结果的发现,提示钙离子通道可能参与到帕金森氏病中脑多巴胺能神经的选择性凋亡的机制.

  • 标签: 帕金森病 黑质致密部 腹侧被盖区 6-羟基多巴胺 钙通道
  • 简介:目的观察非N-甲基-D-门冬氨酸(NMDA)受体对延髓脑片吸气神经和双相呼气神经活动的调节作用,以进一步探讨非NMDA受体参与基本呼吸节律产生的可能机制.方法在新生大鼠延髓脑片上同步记录舌下神经根和双相呼气神经/吸气神经单位的放电活动,并在灌流的改良Kreb's液中先后加以非NMDA受体的激动剂KA和拮抗剂DNQX,观察对神经单位放电的影响.结果使用非NMDA受体激动剂KA以后,双相呼气神经的放电频率和峰频率都明显增大,吸气神经中期放电的频率和峰频率也显著增大,而早期和晚期放电的频率无明显改变;用相应拮抗剂以后,上述效应明显被抑制.结论非NMDA受体参与了双相呼气神经之间的交互兴奋作用,同时也介导了吸气神经的兴奋性突触输入.

  • 标签: 非NMDA受体 双相呼气 吸气神经元 电活动 呼吸节律 神经根
  • 简介:神经凋亡在未成熟脑组织缺血缺氧性损伤中占有重要比例.天冬氨酸特异的半胱氨酸蛋白酶(cysteinylaspartate-specificprotease,caspase)在未成熟脑组织中的活性远高于成人脑组织.细胞内与凋亡执行期发挥关键作用的caspase有关的参与凋亡的细胞器主要有线粒体和内质网.通过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释放和内质网应激两条通路最终激活caspase-3导致神经凋亡.

  • 标签: 未成熟 神经元凋亡 脑组织缺血 缺氧性脑损伤 线粒体 缺氧性损伤
  • 简介:由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肌电图与临床生理学组和《中华神经科杂志》编辑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届全国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生理学术会议”拟定于2006年7月6-10日在辽宁省大连市举行。会议将邀请肌电图和临床神经生理学组的有关专家学者作神经电生理规范化的报告,并有会议交流,将为全国广大肌电图和临床电生理研究人员提供很好的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 标签: 临床神经生理学术会议 肌电图 征文通知 《中华神经科杂志》 编辑委员会 临床生理学
  • 简介:目的观察体外培养小鼠皮层神经机械损伤后微小核糖核酸-124(miR-124)的表达变化,初步探讨miR-124对小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轴突再生与修复可能的影响。方法孕15—18dC57BL/6种孕鼠胚胎脑皮质层神经体外培养7d,以10μL移液器塑料滴头在培养皿内划割,造成机械性损伤,伤后不同时间点(1h,6h,12h,24h,72h,144h)分别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法(RT—PCR)检测miR-124和蛋白质印记法(WesternBlot)检测神经纤毛蛋白(Nrp-1)、微管相关蛋白(Tau)、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的表达水平。然后用miR-124模拟物和抑制剂分别对体外培养的皮层神经进行干预,观察miR-124表达量的改变对实验的影响。结果神经机械损伤后miR-124和Nrp-1、Tau、Gap-43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且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用miR-124模拟物和抑制剂分别显著升高和降低miR-124的表达后,Nrp-1、Tau、Gap-43表达显著下降,其中抑制剂组下降较模拟物组明显(P〈0.05)。结论创伤区miR-124的适度高表达可能与轴突再生有密切联系,这为本课题组今后尝试梯度调控miR-124以调节神经轴突再生与修复提供了实验依据。

  • 标签: 机械损伤 微小核糖核酸-124 轴突再生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