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连续间置空肠储袋代胃术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面的优点,以减少全胃切除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总结自2008年3月至2012年10月,抚顺市中心医院76例胃癌全胃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传统的Roux-en-Y消化道重建及Roux-en-Y+空肠储袋消化道重建术式的并发症、Visick分级指数及营养指标等。结果应用连续间置空肠储袋代胃术行术后消化道重建的32例病例术后恢复良好,与另外两组消化患者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术后1年的Visick分级指数及营养指标较好。结论全胃切除术后连续空肠储袋代胃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术式。

  • 标签: 胃癌全胃切除 消化道重建 连续间置空肠储袋代胃
  • 简介:目的探讨更为合理的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lymphnode,SLN)隐性转移(occultmetastases)的病理检测方法。方法对245例常规病理诊断阴性的569枚SLN以100μm间距行连续切片(serialsection,ss)后HE染色(SS—HE),确定检测隐性转移的最佳间距。结果245例患者通过sS-HE检测出隐性转移36例(14.7%),其中大体转移6例,微转移22例,孤立肿瘤细胞8例。569枚SLN中,SS.HE检出隐性转移39枚(6.9%),间距100-、200-、300-、400-和500μmSS—HE隐性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分别为6.9%、6.3%、5.1%、3.7%、3.5%,间距200μmSLN隐性转移检出率与间距100μm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发现浸润性小叶癌隐性转移的检出率(52.0%)显著高于浸润性导管癌(13.9%,P=0.000),而与病理分期、受体状况以及HER-2表达无关(均P〉0.05)。结论SS.HE对于SLN隐性转移的检测具有显著优势;200μm为SS—HE的最佳检测间距;浸润性小叶癌SLN隐性转移的检出率显著高于浸润性导管癌。

  • 标签: 前哨淋巴结 乳腺癌 隐性转移 连续切片
  • 简介:常言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这句话虽然并不十分准确,但却道出了护理工作的地位和重要性。护理作为医院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尤其是在当今竞争日趋激烈的医疗市场中,护理质量的好坏更是直接反映医疗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 标签: 整体护理 七分护理 护理工作 医疗工作 医疗市场 医疗水平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胃癌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江苏省肿瘤医院收治的80例胃癌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研究组按胃癌手术的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肛门通气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肛门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及非常满意比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胃癌围手术期护理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胃癌手术 临床护理路径 护理满意度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老年肝癌患者的心理特点,提高心理护理质量。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住院治疗的56例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和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估护理效果。结果患者心理干预前后SDS、SAS评分比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加强心理护理有利于改善老年肝癌患者抑郁、焦虑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肝癌 老年患者 心理护理 卫生宣教
  • 简介: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对32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程序,检索相关文献结合临床经验制订护理方案,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本组32例患者中术后出血1例,皮下气肿1例,无肺部感染、吻合口瘘、吻合口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循证护理有利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减轻术前焦虑,减少术后不适和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胃肿瘤 胃癌根治术 腹腔镜 围手术期 循证护理
  • 简介: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就诊时大多数病人己处疾病的中晚期,手术切除率不到20%。因此,非手术疗法目前是肝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体部伽玛刀作为一种最新的高科技治疗技术,用于治疗肝癌的有效率可达90%。我院自2003年4月至今用体部伽玛刀治疗肝癌病人64例,疗效较满意,有关护理工作总结如下。

  • 标签: 治疗 原发性肝癌 体部伽玛刀 病人 护理工作 常见
  • 简介:目的优化甲状腺结节围手术期的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进而提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术前加强心理、生活护理,术后严密细致观察,精心护理,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护理不周、观察不及时而导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术前加强心理、生活护理,术后严密细致观察,精心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疗效。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围手术期护理 甲状腺切除术
  • 简介:肺癌脑转移发生率在50%以上,多因神经系统症状而就诊。肺癌脑转移最常见症状为头痛,其次为定位功能失常、精神异常及颅内压升高,另有5%~10%的患者有急性脑卒中表现。全脑放疗(wholebrainradiationtherapy,WBRT)为肺癌脑转移者的常规放疗方式。做好全脑放疗的护理工作,对改善此类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起关键作用。现总结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68例肺癌脑转移WBRT患者的护理经验如下。

  • 标签: 肺癌脑转移 全脑放射治疗 护理
  • 简介:1999年,我妈妈被诊断出患有Ⅳ期乳腺癌,从此我和我的家庭的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不再把生命看作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所以变得格外珍惜,每一天都有不同的感受,癌症将我们的家庭关系连接得更加紧密。

  • 标签: 护理人员 癌症 家庭关系 Ⅳ期乳腺癌
  • 简介:目的探讨在肝癌的介入术前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和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2月间在两院接受介入治疗的中、晚期肝癌的48例患者,实施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术前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总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观察组实施介入术前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其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优势,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介入术前护理干预的目的在于使中、晚期肝癌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性上达到最佳状态,使其对治疗充满信心,利于接受和完成治疗过程。本研究提示在介入术前对上述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加快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肝癌 介入治疗 术前综合护理 并发症 护理服务满意度
  • 简介:肝动脉栓塞是对肝癌的一种介入疗法,它是在影像引导下,采用经皮穿刺血管插管技术,将导管超选择性插入肝动脉,然后注入栓塞剂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在临床上已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正常肝脏接受双重血液供应,其中75%来自门静脉,25%来自肝动脉。肝癌组织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肝动脉,故对肝动脉血流中断很敏感。结扎肝动脉后,肝癌组织的血液供应可减少90%以

  • 标签: 肝动脉栓塞后综合症 肝癌 护理
  • 简介: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中,心理护理越来越显得重要,尤其是癌症病人,除身体的病痛外,心理压力造成的痛苦,使他们不能正常生活。患了癌症后,心理状态复杂多变,我们根据五年来的临床观察,对癌症病人从就医、确诊、治疗到死亡的不同时期心理状态做了详细的调查及观察,其中大多数病人都不同程度的伴有情绪障碍。我们调查的对象是已确诊为癌症的住院病人,

  • 标签: 癌症 心理变化特点 心理护理
  • 简介: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静脉输注方法。由于导管、敷贴及胶布等相关因素会导致接触性皮炎,不仅影响导管的使用,而且增加患者痛苦及医疗负担,故临床护理中需要提高对接触性皮炎的认识。本文系统阐述PICC置管后接触性皮炎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护理干预措施,旨在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

  • 标签: PICC置管 接触性皮炎 护理
  • 简介:回顾性分析18例小儿骶尾部恶性畸胎瘤的护理。加强术前心理、瘤体护理及肠道准备,术后密切观察伤口、并发症和化疗毒副反应,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能有效提高恶性畸胎瘤患儿的手术成功率和生存率。

  • 标签: 儿童 骶尾部 恶性畸胎瘤 护理
  • 简介: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s,PIcc)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容易发生静脉炎、导管堵塞、感染甚至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本文就PICC的并发症及其护理进行综述。

  • 标签: 肿瘤 化疗 PICC置管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目的:膀胱嗜铬细胞瘤围手术期风险相对较大,了解其危险的相关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复习我院2002年8月至2009年5月7例膀胱嗜铬细胞瘤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前术后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前7例患者在小便时均有血压一过性升高,其中3例曾发生过高血压危象,所有患者在行膀胱镜检时血压均升高超过基础值50%;2例患者术后发生低血糖昏迷,1例发生一过性低血压休克.结论:术前重点监测排尿时及膀胱镜检时血压变化和术后观察血压血糖的变化是保证患者围手术期安全的关键.

  • 标签: 膀胱嗜铬细胞瘤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目的:调查肿瘤患者在住院期间的睡眠质量,探讨及分析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住院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0例肿瘤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通过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价睡眠质量,分析睡眠不良(PSQI≥7)和睡眠良好(PSQI<7)的情况;对PSQI≥7的患者进行干预性护理,并观察对睡眠质量的影响。结果睡眠不良者141人,占70.5%,PSOI评分为11.62±2.17,睡眠良好者59人,占29.5%,PSOI评分为3.54±1.16,两组的PSO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睡眠不良者采用干预性护理后,患者睡眠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SOI评分为9.41±2.03,与未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虑及噪音是影响肿瘤患者住院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通过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住院患者睡眠情况,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 标签: 肿瘤患者 睡眠障碍 干预性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