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8 个结果
  • 简介:背景多项用来评估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对前列腺癌死亡率影响的试验结果存在冲突。研究者旨在通过对欧洲前列腺癌筛查随机研究额外增加随访2年,更新前列腺癌的死亡率。方法这项研究入组了182160名50—74岁的男性,其中有一个预先确定的核心年龄组(即包括162388名55~69岁的男性)。该试验在8个欧洲国家进行。随机分为筛查组和对照组,研究者对筛查组的男性提供PSA的检测,而不向对照组的男性提供这种筛查。主要研究目标为检测前列腺癌所致死亡率。

  • 标签: 前列腺癌 癌筛查 死亡率 PSA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随机研究
  • 简介:背景和目的目前研究已表明索拉非尼、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与射频消融(RFA)联用对不可切除的肝癌患者有效。由此,本项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旨在比较联用索拉非尼和RFA及单用RFA对BCLC0-B1期肝癌的疗效,为临床联用索拉非尼及RFA提供证据。方法研究最终纳入了来自中国多个地区12个中心的128名肝癌患者,其中64名患者接受索拉非尼+RFA治疗,与之配对的余下64名患者仅接受RFA治疗。入选标准包括:18~75岁、病理确诊或至少两项影像学研究同时证实诊断、肿瘤数目≤3个、最大肿瘤直径≤7cm、肿瘤为BCLC0-B1期、不愿行肝切除或肝移植术、肝功能储备良好、ECOG状态评分≤2分。剔除标准为:主要血管癌栓形成和/或肝外转移、既往或现在有难以控制的腹水、肝性脑病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有其他恶性肿瘤史、心、肾或其他器官严重功能不全、除外病毒性肝炎的感染活动期。索拉非尼的剂量为400mgBid,并在RFA治疗前后60天内开始应用。在毒副反应较大的患者中,减少索拉非尼剂量至200mgBid,如还无缓解则停药。研究人员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主要包括临床评估、肝功能、AFP、超声检查、动态CT扫描等。随访至2013年10月31日。结果两组的主要治疗并发症均包括消化道出血、胸腔积液、发热等。索拉非尼+RFA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9.38%,RFA组为4.69%,无统计学差异。RFA组中位肿瘤复发时间为41.1周,1年、2年、3年的累积复发率分别为62.8%、85.4%和92.7%。索拉非尼+RFA组患者中位肿瘤复发时间为65.1周,1年、2年、3年的累积复发率分别为40.5%、62.9%和74.5%。RFA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18.6周,1年、2年、3年、4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0.7%、47.2%、30.9%和30.9%。索拉非尼+RFA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61.8周,1年、2年、3年、4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5.6%、64.0%、58.7%和50.3%。统计学分析�

  • 标签: 索拉非尼 BCLC 0-B1 射频消融 肿瘤数目 复发率
  • 简介:目的探讨术前肠道准备和不同肠道准备方法[机械性肠道准备(mechanicalbowelpreparation,MBP)/口服抗生素]是否影响结直肠手术的特定结局。方法从2012年启动的美国国家外科质量改进计划中的结肠切除术的数据库中提取研究对象的资料,包括是否使用肠道准备、肠道准备的类型以及结直肠术后特定的并发症。对于接受择期结直肠手术的患者,我们使用无校正的或校正的logistic回归分析来评估术前联合MBP与抗生素(MBP+/ABX+),单独使用MBP(MBP+/ABX-)以及不使用肠道准备(no-prep)对预后的影响,特别是对吻合口瘘、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siteinfection,SSI)和肠梗阻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442名患者,no-prep组2296例(27.3%)、MBP+/ABX组3822例(45.3%)和MBP+/ABX+组2324例(27.5%)。组间的基线资料基本相似,但no-pre组在既往败血症、腹水、糖皮质激素使用、出血和肿瘤播散上稍比其他两组多。与no-pre组相比,MBP无论是否联合使用抗生素都与术后肠梗阻(MBP+/ABX+:OR=0.57,95%CI:0.48~0.68;MBP+/ABX:OR=0.78,95%CI:0.68~0.91)和SSI(MBP+/ABX+:OR=0.39,95%CI:0.32~0.48;MBP+/ABX:OR=0.80,95%CI:0.69~0.93)发生率的降低相关。MBP+/ABX+组患者比no-pre组患者具有更低的吻合口瘘发生率(OR=0.45,95%CI:0.32~0.64)。多因素分析发现,联合使用抗生素的MBP方法与吻合口瘘(OR=0.57,95%CI:0.35~0.94)、SSI(OR=0.40,95%CI:0.31~0.53)及术后肠梗阻(OR=0.71,95%CI:0.56~0.90)发生率的降低独立相关。结论上述结果阐明了近50年来的一个争议——肠道准备是否可改善结直肠术后的结局。联合使用口服抗生素的MBP方法可有效降低接近一半的SSI、吻合口瘘及肠梗阻这些结直肠术后最常见最麻烦的并发症。

  • 标签: 肠道准备 吻合口瘘 结直肠手术 前联合 结肠切除术 改进计划
  • 简介:1988年6月-1995年12月我们共收治胰腺癌22例,其中单纯化疗9例,化疗合并放疗11例,未治2例,单纯化疗近期有效率33.33%,中位生存期4.2月,化疗合并放近期有效率72.75,中位生存期10.6月。

  • 标签: 胰腺癌 单纯化疗 药物治疗 放射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UFTP方案治疗晚期胃癌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68例晚期胃癌患者,初治21例,复治47例,均应用UFTP方案治疗,4周为1周期,每例治疗2周期.结果:化疗总有效率51.47%,CR2例,PR33例,初治病例有效率71.43%,复治病例42.55%.结论:UFTP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较少.

  • 标签: 胃癌 优福定 亚叶酸钙 顺铂 联合化疗 UFTP方案
  • 简介:目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的2/3以上,就诊时绝大多数系晚期病例,我们选择序贯化放疗模式对功能状态欠佳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对远期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0年1月至2004年6月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89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综合治疗的远期疗效。结果:全部病例均随访至2005年6月30日,4例失访,随访率95.5%。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4.0%、27.0%、24.4%。Ⅰ期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2.9%、85.7%、70.0%;Ⅱb期91.7%、30.0%、42.9%;Ⅲa期60.0%、16.7%、14.3%;Ⅲb期50.0%、5.9%、0;Ⅳ期47.8%、6.7%、0。随着临床分期增高,1、3、5年生存率降低,有显著性差异。Ⅰ、Ⅱb、Ⅲa、Ⅲb、Ⅳ期中位生存期分别为60、60、14、13、12.5个月。Ⅰ-Ⅱ期手术+化疗±放疗组与化疗+放疗组1、3、5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Ⅲa期、Ⅲb期手术+化疗±放疗组1、3、5年生存率与化疗+放疗组无明显差异。Ⅳ期联合化疗±减症放疗可延长生存期。结论: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序贯化放疗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综合治疗 生存分析
  • 简介:目的:观察舒尔芬治疗癌症中度疼痛的疗效。方法:采用按时给药,舒尔芬与可待因进行交叉、自身对照观察。结果:舒尔芬与可待因比较,中度以上缓解率为90%对66.7%,统计学处理疼痛强度差两组比较P<0.001,中度以上疼痛缓解度比较P<0.001。结论:舒尔芬较可待因具有更好的镇痛效果,可维持6~7小时,但疗敏谷峰现象亦明显。

  • 标签: 舒尔芬 治疗 癌症 疼痛 可待因 镇痛效果
  • 简介:胃癌的新辅助化疗又称术前辅助化疗.通常特指可手术切除的进展期胃癌的术前化疗.其目的在于使肿瘤降期、提高根治性切除率、提高5年总体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胃癌新辅助化疗由Wilke等于1989年首先报道,他认为进展期胃癌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可提高其根治性切除率.

  • 标签: 进展期胃癌 新辅助化疗 疗效评价 无病生存率 术前辅助化疗 术前化疗
  • 简介:目的观察肱骨内上髁炎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并探讨手术技巧。方法自2011年1月至2013年2月,我科对24例保守治疗效果欠佳的肱骨内上髁炎患者行开放手术治疗,切除旋前屈肌群肌腱起始处的退变组织。对比患者术前、术后的肘关节患者自我报告式HHS2评分和Mayo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以评价手术效果。结果24例术后均获8~23个月随访,平均13.7个月。分别于术前、术后1、2、6个月进行肘关节患者自我报告式HHS2评分和Mayo评分,术前HHS2评分为73.2±6.4,术后1个月为93.0±4.7,2个月为92.5±5.0,6个月为94.5±5.1;术前Mayo评分为72.8±5.8,术后1个月为83.2±6.3,2个月为87.9±4.9,6个月为91.7±6.0。结果显示患者的主观感觉和肘关节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24例中19例(79.2%)长期随访效果良好,2例(8.3%)残留肘内侧轻度慢性疼痛,3例(12.5%)因发生尺神经炎行二次手术治疗,术后神经症状获得缓解。结论开放手术治疗顽固性肱骨内上髁炎疗效可靠,对于合并尺神经病变的患者,建议预防性松解和前置尺神经。

  • 标签: 肱骨 外科手术 臂损伤 创伤和损伤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Dynesys作为非融合器械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2月至2012年6月,应用Dynesys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42例,其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38~74岁,平均54.6岁。全部病例均为退行性腰椎管狭窄、合并或不合并椎间盘突出。单节段32例,两节段10例。按标准操作置入Dynesys螺钉后行病变节段椎板间开窗减压,切除或保留椎间盘。清除增厚的黄韧带,切除增生内聚的上关节突的内侧部分,开放侧隐窝。测量椎弓根钉间距,截取PCU管,将PET绳索穿入PCU管和上下椎弓根钉间,收紧并锁定绳索与椎弓根钉连接处。术后5天戴腰围下地,腰围佩戴时间为3周。通过ODI和VAS评分评估临床疗效,并通过动态侧位X线片评估非融合节段的椎间运动功能保留及椎间隙高度和近端相邻节段活动度。结果随访10~36个月,平均24.7个月。ODI指数术前(60.4±21.5)%,术后(23.9±13.5)%,(P<0.05);VAS腰痛评分术前6.0±1.8,术后2.1±1.7,(P<0.05);VAS腿痛术前评分7.2±1.9,术后1.9±1.1,(P<0.05),临床疗效满意。影像学评价非融合节段保留有一定椎间活动度,活动范围2°~5°,�

  • 标签: 临床疗效 变性疾病 治疗腰椎
  • 简介:背景与目的:脑干胶质瘤手术难度大,化疗疗效不理想。本文探讨脑干胶质瘤的治疗方法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了50例脑干胶质瘤的临床资料,并对预后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大部分为弥散型脑干胶质瘤,诊断方法基于临床表现及影像表现为主;所有患者均进行了放射治疗,部分进行了辅助化疗。病变的影像学分型和表现,治疗前中后的影像学演变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放疗是脑干胶质瘤的重要治疗手段,影像学分型关系到预后的好坏,尤其是核磁T1加权增强后病灶强化的表现及演变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步放化疗的优越性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 标签: 脑干胶质瘤 放射治疗 预后因素
  • 简介:乳腺癌的治愈率逐年有所提高。治愈率与分期密切相关,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Ⅰ期可达到90%~95%,Ⅱ期70%~80%,Ⅲ期50%。60%,Ⅳ期很不理想,大约10%左右。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能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其实,影响治疗效果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正确选择治疗方案。按照乳腺癌的分期、病理分子分型,考虑病人个体的高危复发因素,设计与实施最有效的治疗方案。正确的治疗方案是挽救患者的最佳选择,能达到预期疗效

  • 标签: 治疗效果 乳腺癌 期望 治疗方案 高危复发因素 早期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放疗联合TP方案同时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方法:放疗联合TP方案(Taxel+DDP)同时化疗综合治疗中晚期食管癌33例,单纯放射治疗中晚期食管癌33例。结果:放化组和单放组的近期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4.8%和66.7%,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5.7%、51.5%、39.4%和57.8%、30.3%、24.2%,放化组明显优于单放组(P〈0.05)。两组间远处转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放化组的毒副反应高于单放组,经对症处理后患者能耐受,不影响治疗。结论:同时放化疗优于单纯放射治疗,可明显提高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

  • 标签: 食管癌 放射治疗 同时化疗
  • 简介:顺铂作为第一代铂类制剂,在胃癌中已应用很广泛,奥沙利铂(L-OHP)是新合成的第三代铂类制剂,它的抗癌谱与顺铂不完全相同,且与顺铂无交叉耐药性.以亚叶酸钙(CF)增效5-氟脲嘧啶(5-FU)的方案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治疗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但疗效不理想,为了进一步提高晚期胃癌的疗效,我科自2000年2月~2002年2月采用L-OHP与5-FU/CF(LEF方案)作为一线方案治疗晚期胃癌32例,现报告如下:

  • 标签: LEF方案 药物治疗 晚期胃癌 奥沙利铂 毒副反应
  • 简介: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肿瘤患者化疗所致骨髓功能、肝功能损害的影响。方法: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预防组(52例),在化疗同时予以GSH。对照组(50例),单纯化疗。同时观察两组在骨髓抑制(白细胞)、肝功能损害(谷丙转氨酶)上的差异。结果:预防组和对照组白细胞下降分别是46.15%(24/52)和72.00%(36/50);Ⅰ度-Ⅳ度白细胞减少分比分别为40.98%(84/205)和67.55%(102/151);影响化疗分别为5.37%(11/205)和17.22%(26/151),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化疗后ALT异常预防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4.55%(19/55)和74%(37/50);ALT异常分别为20%(41/205)和65.56%(99/151);影响化疗分别为3.41%(7/205)和19.21%(29/151),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GSH用于缓解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所致毒副反应疗效显著,在保证化疗的安全性、有效性的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还原型谷胱甘肽 化疗 毒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化疗疗效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147例晚期乳腺癌患者用免疫组化法筛选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为阴性的三阴性乳腺癌,化疗方案为紫杉醇135mg/m^2(或多西他赛75mg/m^2)静注,d1;顺铂30mg/m^2,静滴,d1~3。21d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分析三阴性乳腺癌及非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疗效及预后。结果147例患者中20例(13.6%)为三阴性乳腺癌,三阴性乳腺癌原发灶大小与非三阴性乳豫癌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余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差异;三阴性乳腺癌化疗有效率(55.0%)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32.3%,19=0.048),但中位肿瘤进展时间分别为5.5月和6.5月。结论紫杉醇(或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对三阴性乳腺癌较敏感,但中位肿瘤进展时间则劣于非三阴乳腺癌。

  • 标签: 乳腺肿瘤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化学疗法
  • 简介: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进展期胃癌手术安全性的影响及近期疗效分析。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6年3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Ⅲ期胃癌患者138例,行新辅助化疗50例(观察组),直接手术治疗88例(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近期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中输血、中转开腹、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淋巴结转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脏器切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30.0%vs17.0%,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时间、出血量、新辅助化疗、术前化疗方案及周期等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无关(P〉0.05)。观察组中位生存时间为36.9个月,对照组为30.9个月,两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7);手术根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4.0%vs68.2%,P=0.042),术后12个月复发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34.0%vs52.3%,P=0.038)。结论新辅助化疗不是影响胃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因素,同时可提高进展期胃癌的根治性切除率,降低术后近期复发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 标签: 胃肿瘤 进展期胃癌 新辅助化疗 手术并发症 近期疗效
  • 简介:目的:评价前程加速超分割治疗食管癌放疗疗效及放射反应.方法:对96例食管癌随机分为前程加速超分割组(前超组)和常规组,每组48例,全部经病理证实.男性63例,女性33例;年龄41岁~70岁,中位年龄57岁;病变部位胸上段21例,胸中段63例,胸下段12例.病变长度:<5cm29例,5.0cm~7.0cm57例,>10cm10例.全部采用6MVX线外照射,常规组1次/天,2.0Gy/次,5次/周,总剂量64Gy~68Gy,44~45天完成.前超组2次/天,1.5Gy/次,间隔6小时以上,总剂量64~68Gy,35~37天完成.结果:随访率96.9%.1、3、5年生存率前超组为81.15%、44.1%和26.8%,常规组为61.7%、25.1%和16.9%.前超组1、3年生存率高于常规组(u值为2.97及2.64,P<0.01),5年生存率无显著意义(u=1.71,P>0.05).前超组和常规组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27.16和16.7%(χ2=1.52,P=0.20);放射性气管炎发生率前超组为18.8%,常规组为12.5%(χ2=0.71,P=0.40).结论:食管癌前程加速超分割治疗的1年和3年生存率高于常规组,5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患者对前超组放疗副作用与常规组相比无明显增加.

  • 标签: 加速超分割 食管癌 生存率 放射治疗 常规 发生率
  • 简介: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与开腹根治性远端胃癌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评估其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9月开展的21例腹腔镜辅助、33例开腹根治性远端胃癌切除术的临床病理资料,比较腹腔镜辅助与开腹手术患者在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情况、术后康复、并发症以及术后患者近期生存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术前评估ASA评分、肿瘤组织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分期、TNM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腹组[(84.7±53.9)mlvs.(130.7±55.1)ml],腹腔镜组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开始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7.4±1.4)天vs.(8.6±2.1)天)]明显短于开腹组,腹腔镜组患者术后疼痛感觉明显减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腹腔镜组患者2年总体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6.3%、77.4%,开腹组为88.2%、7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可达到开腹手术的效果,具有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疼痛轻的优点,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 标签: 远端胃癌 开腹手术 腹腔镜辅助
  • 简介:目的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胃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收集31例同时性胃癌伴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行TACE治疗。结果全组患者完全缓解(CR)4例,占12.9%;部分缓解(PR)17例,占54.8%;病变稳定(SD)6例,占19.4%;病变进展(PD)4例,占12.9%,总有效率(CR+PR)为67.7%。结论针对胃癌肝转移患者,TACE治疗是有效的。

  • 标签: 胃癌 肝转移 肝动脉化疗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