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1病案摘要患者女性,66岁。因反复咳嗽、咳痰、发热3年余,再发并胸闷1月余入院。患者于2007年初受凉后出现咳嗽、咳较多黄黏痰,伴畏寒、发热,体温最高达39℃,摄胸片提示"左侧肺炎",给予"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等输液抗感染治疗后症状消失,复查胸片"左上肺片状阴影部分吸收"。其后反复出现类似症状,每年2~3次,摄胸片均提示"左上肺片状阴影",

  • 标签: 支气管脂肪瘤
  • 简介:胃癌是指任何发生于胃黏膜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我国的常见肿瘤,发病率仅次于日本,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世界范围内约40%胃癌发生于中国。中国胃癌死亡率分别是欧美发达国家的4~8倍左右,并且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别,农村是城市的1.6倍。

  • 标签: 胃癌发生 预防 治疗 诊断 欧美发达国家 恶性肿瘤
  • 简介:让我们先了解以下数据:2008年全球癌症新发病例1,300万,死亡760万;2007年中国癌症新发病例16.4万,死亡10.5万;2008年北京市癌症新发病例3.4万,死亡1.9万。

  • 标签: 癌症 预防 生命 新发病例 死亡 北京市
  • 简介: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术后急性胰腺的发生率、病因及其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同一手术治疗组2003年1月至2012年6月连续结直肠癌595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术后胰腺发生和术后胰淀粉酶升高的相关因素.结果595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中发现血清淀粉酶升高79例(13.28%),其中48例发展为术后急性胰腺,占8.07%.右半结肠切除、左半结肠切除及横结肠切除术后胰腺的发生率较高,分别为15.55%、15.79%和14.29%,而乙状结肠癌和直肠癌根治术分别为1.67%和5.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性别、年龄、术中输血、术中出血、临床分期对结直肠癌术后淀粉酶异常升高无显著作用,术前合并高脂血症、胆道结石、腹腔感染、术后吗啡镇痛以及静脉使用脂肪乳均可增加术后淀粉酶升高的风险(P<0.05).2例患者发展为急性重症胰腺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余患者保守治疗痊愈,无胰腺复发.结论术中直接或间接损伤胰腺是诱发术后急性胰腺的主要原因,提高术后急性胰腺围手术期高危因素的认识,及早检验血、尿、腹水淀粉酶及进一步干预是防治术后重症胰腺发生的关键.

  • 标签: 结直肠癌 术后急性胰腺炎 病因 诊治
  • 简介:目的探讨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合并肺癌围手术期肺功能的变化及处理措施。方法2004年1月至2011年10月,对26例中重度COPD合并肺癌患者行肺叶切除术15例,肺段切除术6例,肺楔形切除术5例。围手术期给予支气管扩张剂吸入、氧疗、辅助排痰、呼吸康复训练及机械通气等综合治疗。比较术前综合治疗后与术后1个月和3个月时患者的肺功能与血气分析情况。结果26例患者术前经综合治疗后,MVV、FEV1和FVC均明显改善(P〈0.01),PaO2、SpO2上升(P〈0.05),PaCO2显著下降(P〈0.01)。术后1个月的MVV、FEV1和FVC较术前低(P〈0.05),PaCO2较高(P〈0.05),PaO2和SpO2已无差异(P〉0.05)。3个月时各项指标均已达术前水平(P〉0.05)。26例术后死亡2例(7.7%),24例康复出院。结论中重度COPD合并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给予适当的综合治疗能有效改善肺功能,增加手术耐受性,有利于术后肺功能的康复。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癌 肺功能保护 围手术期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张××,男,33岁,因强直性脊柱曾于2006年9月入住我院。治疗措施为静滴甲氨蝶呤3个月,至2006年12月停药;口服柳氮磺胺吡啶至今。2008年3月门诊复查骶髂关节CT:双侧骶髂关节边缘毛糙,呈“虫蚀”样改变,关节面密度增高,

  • 标签: 髂骨肿瘤 骨软骨瘤 强直性脊柱炎
  • 简介:目的探讨布氏杆菌性脊柱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鉴别诊断水平.观察药物与手术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21例布氏杆菌性脊柱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影像学特点、实验室及病理检查等情况.采用利福平和四环素及链霉素联合药物治疗的同时,均采取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其中3例加内固定治疗.结果(1)21例均有与羊、羊皮、羊肉接触史.本组病例均有发热,多为典型波浪热.腰部疼痛7例,脊柱,四肢大关节及肌肉痛14例,经治疗后均遗有位置固定的腰痛;均有乏力,多汗,食欲减退,消瘦.(2)布氏杆菌性脊柱病灶除1例为T11~12,余均分布于腰椎.骨破坏灶小而多发,多局限于椎体边缘,病灶周围明显硬化、增生,新生骨组织中有新破坏灶形成.椎间隙变窄较结核轻,少或无椎旁脓肿形成,无死骨形成.(3)化验布氏杆菌试管凝集试验均为阳性,虎红平板凝集试验15例+++、4例++、2例+.血沉增快21例,为35~110mm/h.(4)超声检查见肝脾肿大6例,腹腔间隙积液3例.(5)病灶清除后均留标本送病理检查符合布氏杆菌性脊柱之诊断.(6)对初治6例和复治15例均采用利福平、四环素,链霉素药物治疗的同时行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或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疼痛即刻缓减,2周疼痛消失,血沉开始下降.2~3个疗程血沉恢复正常,布氏杆菌试管凝集试验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转为阴性.结论布氏菌杆性脊柱可以通过接触史、典型的临床表现、影像特点、特殊的实验室检查及病理检查明确诊断,采用利福平、四环素、链霉素联合治疗的同时手术综合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 标签: 布氏杆菌 脊柱炎 诊断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 简介:刘端祺教授现任《癌症康复》杂志副主编,中国抗癌协会副秘书长、康复部主任,北京癌症康复与姑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近十余年主要从事肿瘤的综合治疗,尤其是肿瘤的姑息治疗。

  • 标签: 大肠癌 早期 预防 息肉 癌症康复 中国抗癌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