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硬脊膜破裂(incidentaldurotomy,ID)在脊柱外科的整体发生率为1%-17%。颈椎手术硬脊膜破裂的整体发生率为0.5%-3%,其中颈椎前路减压手术引起硬脊膜破裂和脑脊液漏的发生率为0.5%-3%,对于有后纵韧带骨化的病例,发生率明显增高,为4.3%-32%。与后路手术相比,前路手术可能出现的创伤性操作会增加,

  • 标签: 颈椎 后纵韧带骨化 外科手术 脑脊液漏 危险因素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Krüppell样因子4(KLF4)表达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经病理确诊的食管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60例,采用免疫组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分别检测上述组织中KLF4的表达情况,分析KLF4表达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关系。结果KLF4蛋白表达于细胞质和胞核。食管癌组织中KLF4蛋白阳性表达率和mRNA水平分别为41.7%(25/60)和0.445±0.268,低于癌旁组织的80.0%(48/60)和1.162±0.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LF4表达与性别、年龄、吸烟、饮酒和分化程度均无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有关(P〈0.05)。淋巴结转移者的KLF4蛋白阳性表达率和mRNA水平分别为21.7%(5/23)和0.289±0.091,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的54.1%(20/37)和0.466±0.019;TNMⅢ期的KLF4蛋白阳性表达率和mRNA水平分别为21.7%(5/23)和0.263±0.058,均低于Ⅰ期的57.1%(4/7)和0.458±0.033及Ⅱ期的53.3%(16/30)和0.423±0.064,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癌患者中KLF4蛋白阳性表达组的中位总生存期(OS)为52.4个月,高于阴性表达组的23.2个月;而KLF4mRNA高表达组的中位OS为50.1个月,高于低表达组的25.5个月,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分化程度、TNM分期和KLF4表达是影响食管癌患者OS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KLF4在食管癌中表达下调并与食管癌发生、发展和预后有关,可作为食管癌预后的判断指标及潜在的治疗靶点。

  • 标签: 食管癌 Krüppell样因子4(KLF4) 临床意义 预后
  • 简介:茄子,一名矮瓜,又称落苏,是一种紫色的含浆瓜果,肉内有瓤,瓤上有芝麻状的籽极多。其各地都有生产,夏秋上市,入冬更甜而糯,是廉价园蔬。它的性质奇寒,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1B2、维生素C,蛋白质、钙质比番茄还多。旧时的医书,如《大明本草》《本草纲目》,都有茄子作为医疗用途的记载。近代科学研究发现,茄子含维生素P极丰,

  • 标签: 茄子 《本草纲目》 破裂 血管 维生素A 维生素C
  • 简介:目的:探讨肝癌自发破裂出血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1月-2007年5月间收治的29例肝癌自发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开腹手术16例,其中行肝脏部分切除10例,单纯缝扎3例,局部填塞2例,缝扎加肝动脉结扎1例。介入治疗9例,其中3例术后再行开腹手术治疗。保守治疗4例。结果:死亡5例,其中开腹手术1例,介入治疗1例,保守治疗3例。开腹手术患者1年生存率43.8%(7/16),介入治疗33.3%(3/9),保守治疗0.0%(0/4)。结论:积极手术及介入治疗可增加抢救成功机会,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是提高远期疗效的关键。

  • 标签: 肝癌 自发破裂出血 诊断及治疗
  • 简介:《英国医学杂志》报告:吸低焦油香烟与吸普通香烟肺癌的危险相同。低焦油香烟通常称“轻”或“特轻”型烟,强调“轻”或“特轻”型实是误导,似乎暗示对健康威胁小,但实际上一点也不小。对于吸烟者唯一减少肺癌危险的途径是戒烟。

  • 标签: 低焦油香烟 肺癌 戒烟 吸烟 危害
  • 简介:胰腺癌是比较常见的癌症.但因患癌之初多无明确的定性和定位的症状.发现时多已属晚期.所以预后严峻.素有癌王之称。据统计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只有5%.胰腺癌的死亡占癌症致死原因的第四位。瑞典Karolinska研究所的Larsson博士最近发表的研究认为.富含叶酸的食物(绿叶蔬菜、十字花科蔬菜、橘柑、豆类和全粮)可降低胰腺癌的危险.然而叶酸补充剂却不减少危险

  • 标签: 胰腺癌 叶酸可 Karolinska研究所 十字花科蔬菜 5年生存率 致死原因
  • 简介: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一类恶性肿瘤,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均明显升高。乳腺癌不仅影响患者的长期生存率,而且影响其外表及心理健康。掌握女性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将有助于人们早期预防乳腺癌的发生。诸多研究已表明,年龄、月经状况、婚育状况、体内激素水平、乳腺疾病史、遗传和家族史、饮食、环境因素、精神因素等均与乳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但随着相关研究的进展,上述危险因素是否发生变化以及有无新的发现正日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作者将对近年来的乳腺癌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乳腺癌 危险因素 早期预防
  • 简介:目的研究静脉留置针(venousindwellingneedles)置入相关感染发生率,并分析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后静脉留置针置入病例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留置针相关感染发生率,分析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纳入患者共计540例,留置针相关感染患者共计19例。年龄〉60岁,经常感冒,穿刺前白细胞低,不输注抗生素,操作人员年资≤1年为感染发生率高危因素(均P〈0.05)。留置针留置时间长短与感染发生率正相关(P=0.037)。结论静脉留置针相关感染高危因素为老年,经常感冒,穿刺前白细胞低,不输注抗生素,操作人员年资低,留置时间过长,使用过程中应尽量注意或避免上述危险因素。推荐留置针留置时间〈72h。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感染 相关性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kneearthroplasty,TKA)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控制感染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于2010年6月至2016年11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确诊为TKA术后感染的24例作为病例组,同时选取同期在该院行TKA且未发生感染的1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吸烟(OR,2.21;95%CI:1.10~4.50)、BMI≥24(OR,1.29;95%CI:1.09~1.56)、糖尿病(OR,4.50;95%CI:2.28~10.25)、ASA评分≥3(OR,1.19;5%CI:1.01~1.43)、出血量≥200ml(OR,1.15;95%CI:1.02~1.37)以及引流时间≥24h(OR,1.30;95%CI:1.08~1.54)是TKA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TKA术后感染受患者机体因素和手术因素的共同影响,提示临床医生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措施,预防感染的发生。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细菌感染 感染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研究人员最新在报告近68000人参加的大剂量维生素E对预防心血管病和癌症的危险的结果.人们可能听说过,维生素E是纯天然的抗氧化剂,服用维生素E是预防癌症和心脏病的有效方法.人们对它寄予很大希望,但研究证明这是个不切实际的希望.

  • 标签: 维生素E 无抗癌作用 至心力衰竭危险 药物副作用
  • 简介:目的探讨食管癌手术后发生心律失常患者的危险因素,为防治该并发症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全年江苏省肿瘤医院行手术切除的312例原发性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对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患者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15.7%。单因素分析提示术后肺功能不全、术后输血2个变量是食管癌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术后肺功能不全为食管癌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后加强呼吸道管理对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手术 食管癌 心律失常 术后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引起肺部发生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organism,MDROs)与非MDROs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4月至10月广西7所三甲医院发生的MDROs及非MDROs肺炎患者共518例,根据病原菌耐药性分为MDROs组268例,非MDROs组250例,比较两组患者MDROs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差异。结果MDROs引起的肺炎占医院内肺炎的51.74%,ICU是MDROs院内肺炎感染的高发科室,占66.07%;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血红蛋白含量。1个月内2类以上抗感染药物使用史是患者发生MDROs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积极预防和干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合理使用现代诊疗技术和抗感染药物,有助于降低发生肺部MDROs和非MDROs院内感染的风险。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肺部感染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70岁以上胃癌患者根治性手术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08年8月至2015年8月242例接受胃癌手术的70岁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可能影响短期手术效果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42例患者合并基础疾病发生率高(56.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96例,39.7%),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肺部感染、胸腔积液和切口感染。多因素分析年龄≥76岁、合并基础疾病、联合脏器切除、手术时间≥240min、术前血红蛋白〈80g/L是70岁以上胃癌患者的手术危险因素。结论对于高龄胃癌患者外科医师不要放弃根治机会,但要重视患者年龄、合并基础疾病的处理,提高手术技能,缩短手术时间,重视围手术期处理和多学科协作,积极预防和处理并发症,高龄胃癌患者行胃癌D2根治术仍然是安全的。

  • 标签: 胃癌/外科学 高龄 危险因素 手术并发症
  • 简介:2013年12月10日,《临床肿瘤学杂志》(JClinOncol)杂志在线刊载了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发布的题为《2013年临床癌症学进展:ASCO关于抗癌进展的年度报告》(ClinicalCancerAdvances2013:AnnualReportonProgressAgainstCancerFromtheAmericanSocietyofClinicalOncology)的文章(下文简称为《报告》)。《报告》回顾了从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间发表的研究,旨在记录临床肿瘤领域已经及正在取得的重要研究进展,并重点强调了该领域发展的新趋势。该报告所评估的研究涵盖了包括癌症预防、筛查、治疗和幸存者治疗、生物标志物、肿瘤生物学在内的全系列的临床研究实践。

  • 标签: ASCO 癌症进展 2013年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头颈部肿瘤化疗引起口腔黏膜炎的危险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2011年5月-2013年6月我市三甲医院315例头颈部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分析引起头颈部肿瘤化疗患者口腔黏膜炎症的影响因素。结果: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大,口腔黏膜炎的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有吸烟史的患者以及有义齿的患者口腔黏膜的发病率较高,性别对于口腔黏膜炎症的发病率没有影响;口腔pH、白细胞数与患者口腔黏膜炎症的发病率没有显著性的关系(P<0.05),含5-FU、口腔疾患、预防漱口等与患者口腔黏膜炎症的发病率有显著性的关系(P<0.05);具有恶心、呕吐患者的口腔黏膜炎症的发病率较高,使用抗生素患者的口腔黏膜炎症的发病率要显著性低于未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具有焦虑抑郁的患者发生口腔黏膜炎症的发病率会显著性的增加,随着住院天数的增加,患者发生口腔黏膜炎症的发病率会显著性的升高,两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年龄、口腔疾患、含5-FU、抗生素、住院天数、焦虑抑郁等与头颈部的肿瘤化疗患者引起口腔黏膜炎症的发生率有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口腔黏膜炎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C)后早期并发症(术后90d内)及其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泌尿外科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共185例因膀胱癌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C)的临床资料,术后90天内对患者随访,并应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常见早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90天内185位患者中有74位(40.0%)出现了不同的早期并发症,常见并发症依次为肠梗阻、泌尿系感染、切口方面并发症。在回归分析中发现年龄(≥65岁)、肥胖(BMI≥25kg/m2)、术中输血、手术方式、手术时间、糖尿病是发生RC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其中肠梗阻、泌尿系感染、切口方面并发症较常见,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及充足的术前准备是降低膀胱癌根治术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关键。

  • 标签: 膀胱癌 早期并发症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极高龄(≥90岁)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内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极高龄髋部骨折患者101例,其中男43例,女58例,平均年龄(92.27±2.73)岁(90~104岁),股骨转子间骨折66例,股骨颈骨折35例,术前能够独立行走者45例,需要辅助装置行走者56例。统计本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骨折类型、手术时间、手术方式、合并症、并发症、病死率等,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分析术后1年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术后30天病死9例(8.9%),术后6个月病死17例(16.8%),术后1年病死27例(26.7%)。结论极高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肺部感染和营养不良是病死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伤前不能独立行走是术后1年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OR=3.001)。

  • 标签: 骨折 老年人 80以上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外伤性脊髓损伤住院患者的并发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就诊于我院的60岁以上的外伤性脊髓损伤住院患者的年龄、性别、脊髓损伤水平及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spinalinjuryassociation,ASIA)评分和并发症。结果136例老年脊髓损伤患者中,39例发生并发症:呼吸系统并发症20例,心血管系统并发症7例,消化系统并发症6例,泌尿系统并发症5例,褥疮5例,感染1例,双下肢痉挛1例,其中8例发生2种以上并发症。感觉评分、运动评分及手术与否与并发症相关(P<0.05)。运动评分和手术与否是老年脊髓损伤并发症独立危险因素,运动评分与并发症呈负相关(P<0.05),手术与否与并发症呈正相关(P<0.05)。结论呼吸系统并发症是老年脊髓损伤最常见的并发症,易发生多系统并发症。脊损损伤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越大,手术会增加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脊髓损伤 手术后并发症 危险因素 老年人 创伤和损伤
  • 简介:目的探究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并筛选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自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在本院行腹腔镜肝切除的1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无术后并发症组与术后并发症组。收集患者临床基本资料、肿瘤学特征以及术前、术中相关指标,分析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138例患者分为并发症组(38例)和非并发症组(100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5%(38/138)。术后并发症与患者性别、年龄、ASA评分、AFP升高(〉400mg/ml)、恶性肿瘤、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大、输血显著相关(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只有肝恶性肿瘤(OR=8.8,95%CI:2.1~36.6)、手术时间(OR=1.010,95%CI:1.005-1.012)及术中出血大于1000ml(OR=3.1,95%CI:2.0-7.5)是腹腔镜下肝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肝恶性肿瘤、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大于1000ml是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腹腔镜肝切除应该在大的医疗中心并由富有经验的外科医生施行,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腹腔镜肝切除 外科手术 并发症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