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癌系膜浸润及环同切缘状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大组织切片技术,检查49例行垒直晒系膜切除术的中低位直肠癌标本直晒系膜浸润程度,判断环周切缘状态、根据随访情况分析术后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和5年生存率.结果本组术后局部复发率12.20k,(6/49),远处转移率26.5%(13/49),5年生存率67.3%(33/49).直肠系膜浸润程度Ⅰ度、Ⅱ度和Ⅲ度者分别为40.8%、26.5%和32.7%,相应局部复发率分别为0、7.7%和31.3%(χ2=7.357,P=0.015);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0%、23.1%和50%(χ2=7.405,P=0.025);5年生存率分别为90%、69.2%和37.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直晒系膜浸润程度和生存时间密切相关(10g-rank,P=0.013).环周切缘阳性率24.5%(12/49);环周切缘阳性的直肠癌局部复发率33.3%(4/12),明显高于环周切缘阴性的5.4%(2/37)(χ2=6.577,P=0.010);环周切缘阳性者远处转移率50%(6/12),环周切缘阴性者18.9%(7/37)(χ2=4.491,P=0.034);环周切缘阳性的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33.3%,明显低于环同切缘阴性的78.4%;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环同切缘状态和生存时间密切相关(10g-rank,P=0.009).结论直晒系膜浸润程度和环周切缘状态是影响中低位直肠癌预后的重要固素.

  • 标签: 直肠癌 环周切缘 预后
  • 简介:近30年临床实践证明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已经成为直肠癌根治的标准术式。在中低位直肠癌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中,无论是采取传统开腹还是腹腔镜手术方式,直肠肿瘤远端的分离,特别是前侧壁的分离仍然有一定挑战,尤其在肥胖、骨盆狭窄、男性等“困难骨盆”患者。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ransanaltotalmesorectalexcision,taTME)提出了自下而上操作的手术理念,改变了传统的从上向下分离方式,在克服“困难骨盆”和降低获得远端直肠安全切缘方面具有优势,从而有望提高标本质量、保护器官功能。在保证肿瘤根治与安全性的前提下,taTME也是未来发展经肛门自然腔道手术的起点。本文对taTME术式的背景、操作路线、安全性、肿瘤学效果及对功能性结局的影响进行简要论述。

  • 标签: 直肠癌 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 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在男性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保留盆腔自主神经(PANP)对排尿、排便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施行的123例男性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病例,其中采用PANP治疗66例,采用传统直肠癌根治术(TRER)治疗57例.对比两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排尿功能、肛门功能和性功能.结果PANP组和TRER组患者3年生存率和局部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肛门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NP组排尿功能、勃起功能和射精功能均优于TRE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直晒癌根治术可以降低排尿障碍、性功能障碍和射精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直肠癌 盆腔自主神经 排尿功能障碍 性功能障碍 肛门功能
  • 简介:目的观察血小板交叉型输注对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的疗效.方法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测定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用SEPSA交叉型的方法给既往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患者输注血型配合的血小板悬液.结果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及输注血型配合的血小板后,1hCCI、24hCCI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用SEPSA交叉型方法选出血型配合的血小板输注,可逆转血小板输注无效状态.

  • 标签: 交叉配型 血小板抗体 血小板输注 酶联免疫吸附法 出血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