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腹腔与小切口手术方式在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中的优缺点.方法将180例临床确诊为单侧腹股沟斜疝的患儿,随机分为腹腔手术组和小切口手术组,每组各90例.腹腔手术组采用腹腔辅助下内外结合腹膜外疝囊高位环扎术;小切口手术组采用下腹小横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通过对腹腔手术组及小切口手术组在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情况等方面的比较来评价两种手术方式的优缺点.同时在术后3d及半年后对手术患儿进行门诊随访,以了解两种术式的预后情况.结果腹腔手术组患儿手术时间较小切口手术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3岁以下年龄段比较中差异显著(P<0.05);组内比较中,小切口手术组3岁以上年龄段患儿手术时间较3岁以下患儿短(P<0.05),而腹腔手术组组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清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短期恢复进食后,腹腔手术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小切口手术组高.术后短期随访发现小切口手术组阴囊肿胀的发生率高于腹腔手术组.而半年后随访,小切口手术组8例出现对侧腹股沟斜疝,腹腔手术组未发现对侧疝.结论两种手术方法均能有效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恢复较小切口手术佳,可发现对侧隐性疝;但操作技术及器械要求较高,手术开展有一定的局限性.

  • 标签: 腹腔镜 腹股沟 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下应用硬膜外穿刺针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88例腹股沟斜疝患儿在腹腔下用硬膜外穿刺针实施内环口缝合高位结扎术。结果87例患儿在腹腔下完成疝内环口高位结扎术,1例中转开腹手术。单侧平均手术时间20min,双侧平均手术时间约30min,术后1~2d出院。无阴囊血肿发生。术中探查发现对侧隐匿性疝33例,一并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随访5~22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腹腔下应用硬膜外穿刺针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创伤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腹股沟 治疗
  • 简介:目的:对比研究先天性肠神经元发育不良症B型患儿行腹腔下结肠次全切除术、Soave术和Duhamel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13年3月接受腹腔结肠次全切除的B型肠神经元发育不良患儿的随访资料。其中接受腹腔辅助下Duhamel术(直肠后拖出术)28例,同期接受腹腔辅助下Soave术(直肠内拖出术)34例。入选的62例患儿诊断依据为临床表现、术前影像学结果、直肠黏膜活检、术中快检和术后病检报告。分别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排便频率、术后并发症及排便功能方面有无差异。结果腹腔Duhamel术和腹腔Soave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便频率比较:腹腔下Duhamel术患儿术后2周内排便频率平均8次/d,明显少于腹腔下Soave术的15次(P<0.05);恢复到正常排便频率(1~2次/d)时间比较:腹腔下Duhamel术平均为(3.5±0.5)个月,腹腔下Soave术平均为(6.7±0.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下Duhamel术患儿术后发生小肠结肠炎1例(3.6%),污粪1例(3.6%),粪石1例(3.6%);腹腔下Soave术后发生小肠结肠炎4例(11.8%),吻合口狭窄1例(2.9%),便秘复发2例(5.8%),污粪1例(2.9%)。肛周湿疹的发生率:Soave术组明显高于Duhamel术组(41.2%VS7.2%)。58例术后获功能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4年6个月(2个月至8年)。接受腹腔下Duhamel术的患儿其排便功能优良率为85.2%,腹腔下Soave术为87.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结肠次全切除的B型肠神经元发育不良患儿,腹腔下Duhamel术后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低于Soave术式,腹腔下Duhamel术后近期排便频率少,且排便频率更快恢复正常,肛周湿疹发生率低。

  • 标签: 腹腔镜检查 结肠 外科手术 肠神经系统/畸形
  • 简介:目的:探讨输尿管钬激光治疗儿童输尿管末端囊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本院22例儿童输尿管末端囊肿临床资料,均经B超、泌尿系CT、静脉尿路造影、膀胱逆行造影检查确诊,并接受输尿管钬激光囊肿切开术。22例患儿年龄3个月至15岁,平均3.6岁,其中女性15例(68.2%),男性7例(31.8%);左侧9例(40.9%),右侧11例(50.0%),双侧2例(9.1%);囊肿开口于膀胱内20例(90.9%),开口于膀胱颈尿道内口2例(9.1%);16例(72.7%)合并患侧肾积水或者输尿管扩张,7例(31.8%)合并重复肾畸形,且均为上下位肾输尿管Y形融合并以末端囊肿开口于膀胱内,4例(18.2%)伴有膀胱输尿管反流,1例(4.5%)合并输尿管末端结石,13例(59.1%)合并尿路感染;均行输尿管钬激光囊肿切开术,手术时间为14~46min,平均(28±10)min,术中出血量2~10mL,住院时间2~5d,平均(3.1±1.0)d。结果术后21例随访,1例失访,随访时间为3~31个月,20例未见输尿管囊肿复发,10例尿路感染症状完全消失,12例肾积水或者输尿管扩张得到明显改善,1例合并结石的未见复发,1例出现膀胱输尿管反流加重而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结论输尿管钬激光治疗儿童输尿管末端囊肿操作简便,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可作为首选治疗方式;对于严重膀胱输尿管反流,异位输尿管开口的重复肾患儿,术前需要做充分评估,以减少再次手术的风险。

  • 标签: 儿童 输尿管 囊肿 输尿管镜 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