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微生物调节剂金双歧活菌片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疗效。方法:将小儿急性腹泻患儿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使用常规治疗的方法;治疗组6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金双歧活菌片,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调节剂金双歧活菌片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疗效明确。

  • 标签: 金双歧 急性腹泻 小儿
  • 简介:腹泻病是多病因、多因素引起的一组疾病,是儿童时期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也是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急性腹泻是儿童主要的死亡原因,目前全世界仍然有超过万的岁以下儿童死于急性腹泻,大多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 标签: 小儿腹泻 治疗
  • 简介:小儿腹泻是非常容易发生的一种常见病,在儿科的各种疾病中发病率居高不下,目前在我国的小儿疾病中占据第二位,是仅次于肺炎、气管炎等呼吸道感染的一种多发病。如何有效、快速的治愈小儿腹泻是每个儿科医生都关注的问题,也是儿科中遇到的困难所在。下文对目前我国临床上各种治疗小儿腹泻的方法做以综述,目的在于能够为临床治疗给予一定的参考依据,更加高效地给儿科用药做好指导。

  • 标签: 小儿腹泻 临床治疗 综述
  • 简介:目的:观察思密达(蒙脱石散剂)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小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为80例,均给予口服思密达治疗,对照组为70例,给予调整饮食、补液、纠正谁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及对症处理等常规治疗。疗程均为3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5.77,P=0.016)。结论:思密达疗效快,对各种肠炎及为肠道功能紊乱均有效,无明显不良反应,适用于婴幼儿腹泻

  • 标签: 小儿腹泻 思密达
  • 简介:儿童急性腹泻是儿科常见病,病原体大多为病毒,严重危及小儿健康甚至生命,目前无特效疗法。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门诊就医患儿中随机抽取55例急性腹泻患儿给予东莨菪碱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急性腹泻病 东莨菪碱 疗效观察 儿童 治疗 儿科常见病
  • 简介:目的:分析婴幼儿急性腹泻血糖、血钾、血钠、二氧化碳结合力的临床检验指标,以提高婴幼儿急性腹泻的诊治水平。方法:将我院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门诊收治的急性婴幼儿腹泻患儿364例,根据脱水程度的不同分为重度脱水、中度脱水、轻度脱水3组,对三组患儿的血糖、血钾、血钠、二氧化碳结合力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婴幼儿腹泻的临床检验中,重度脱水患儿的血钠指标和血糖指标相比轻、中度脱水患儿有显著差异,血钾和二氧化碳指标与轻度脱水患儿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本次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急性婴幼儿腹泻应注意根据脱水症状不同适度采取适度补液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急性婴幼儿腹泻 临床检验 指标分析
  • 简介: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均给予液体疗法,饮食指导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病毒唑10mg/(kg·d)静脉滴注治疗,同时给予口服思密达,微生态制剂;治疗组加用生脉注射液3~5ml/(kg·d)静脉滴注治疗,共3天。结果:治疗组治愈率57.7%,显效率34.6%,总有效率92.3%;对照组分别为22.9%、31.3%、54.2%。治疗组治愈率舜口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o.01)结论:生脉注射液能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显著,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生脉注射液 小儿秋季腹泻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腹泻并发的臀红(小儿尿布疹)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对350例腹泻并发臀红在保持臀部清洁干燥的基础护理上加用湿润烧伤膏外涂患处。结果:用湿润烧伤膏治疗350例腹泻并发臀红全部治愈。结论:湿润烧伤膏是治疗小儿腹泻并发臀红的很好治疗方法,可以减少住院时间及费用。

  • 标签: 腹泻 臀红 湿润烧伤膏
  • 简介:探讨小儿肠套叠围手术期的护理。回顾分析我院(2008-2009年)病例36例。心理护理的实施、静脉给氧气、术前全灌肠,认症观察、水电解质平衡,口腔皮肤护理,健康的宣传,无并发症发生,有效率达98%,平均住院天数8天。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了治愈率,是防止并发症的重要体现。

  • 标签: 肠套叠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本文通过对我院收治的1例腹痛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和总结了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特点和诊治体会。其中,经过7天治疗,该患儿的症状全部得到改善,无任何不适感,且给予复查血常规及腹部彩色B超均显示为正常故痊愈而出院。通过分析发现小儿腹痛多出现在脐周或右下腹,此时,要注意想到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并注意询问患儿是否同时合并呼吸道感染症状,以尽早明确诊断,同时还要避免误诊,以免影响惠儿的诊治。

  • 标签: 小儿腹痛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诊治
  • 简介:目的:分析抗生素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后果。方法:对2007年10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256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生素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总有效率为64%。且病程长,易引起临床抗药性。结论:抗菌药物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不能缩短病程,且易引发耐药性及诸多临床并发症,降低患儿身体抵抗力。

  • 标签: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病毒 抗菌素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药物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78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布地奈德、沙丁胺醇和溴化异丙托品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布地奈德或沙丁胺醇进行治疗。将两组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联合用药组心肺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且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布地奈德和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临床疗效确切,治疗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吸入治疗 支气管哮喘 布地奈德 沙丁胺醇
  • 简介: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雾化治疗急性喉炎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将156例小儿急性喉炎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8例,观察组采用布地奈德,对照组用地塞米松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结果:观察组与治疗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声嘶、犬吠样咳嗽、吸气样喉鸣,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总结出加强心理护理、体位护理、指导患儿家长正确使用雾化面罩、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喷雾口出雾情况、加强患儿口腔护理、防止交叉感染、卫生宣教等护理措施。结论:布地奈德才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疗效确切,护理操作简便、安全,患者及家属容易接受,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喉炎 布地奈德 疗效 护理
  • 简介:我个人不赞成孩子有个什么小毛病就往医院抱的,劳心劳神不说,去医院花费也比较可观。

  • 标签: 腹泻 婴儿 经验 治疗
  • 简介:腹泻是一种常见症状,许多人一发现腹泻会立即自行口服止泻药,这种做法是否正确呢?

  • 标签: 腹泻 服药 常见症状 止泻药
  • 简介:目的:探讨门诊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最佳方案,提高治疗的有效率。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收治的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例179例分成4组,A组:联合用头孢克肟颗粒和利巴韦林静脉滴注。B组:联合用头孢克肟颗粒和炎琥宁静脉滴注。C组:仅采用利巴韦林静脉滴注。D组:仅采用炎琥宁静脉滴注。比较各组治疗效果。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88.6%,B组总有效率为93.3%,C组总有效率为84.8%,D组总有效率为90.9%。结论:联合应用抗生素药物并不能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且炎琥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要好于利巴韦林,值得在儿科推广使用。

  • 标签: 门诊 小儿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效果观察
  • 简介:小儿支气管肺炎是儿科临床常见下呼吸道疾病,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年龄也逐年趋小。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较多,营养不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先天性心脏病及低出生体重儿更易发生本病。常见的病原体为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鉴于婴幼儿患肺炎时痰不易咳出,肺部体征消失缓慢疗程较长,为缩短肺炎疗程有效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我院应用维生素K。小剂量654—2辅助治疗小儿肺炎160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小儿支气管肺炎 维生素K1 急性肺炎 疗效观察 辅佐治疗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 简介:目的:观察患儿的发热情况,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对72例烧伤后发热的患儿的发热情况进行观察,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并进行总结。结果所有发热患儿由于及时用药及物理降温,护理措施得当,均能及时退热,避免了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患儿及家长满意,医务人员满意。

  • 标签: 烧伤 发热 护理
  • 简介:目的:针对小儿脑外伤临床资料,对其急救的措施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2例小儿脑伤患者,采取合理急救及综合治疗,并记录在案。结果:本组112例患者中,40例痊愈,62例好转出院,植物性生存2例,死亡8例。结论:合理有效的急救措施与综合治疗对小儿脑外伤有积极的治疗作用,可广泛应用。

  • 标签: 小儿脑外伤 临床急救 综合治疗 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医疗安全以减少儿科医疗纠纷。方法:详细分析本科病儿医疗纠纷和死亡病例的医疗缺陷,对我科2005年1月至今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最易引起医疗纠纷的疾病包括颅内出血、过敏性休克,急性呼吸循环衰竭。结论:早期筛选高危病儿的临床措施能提高儿科医师对危重疾病的识别能力,执行儿科安全医疗模式,加强医患沟通能显著减少严重医疗纠纷。

  • 标签: 医疗安全 危重疾病 筛选 纠纷防范 医患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