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正常妊娠情况下,探讨引起恶的相关影响因素,如孕妇年龄、胎次、停经天数。方法:通过77例确诊为恶病例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77例病例中,恶发生率较高的年龄段分别为:22-24岁18.18%,25~27岁33.77%,28-30岁25.97%;而在19-21岁为3.90%,31-33、37~38岁年龄段为5.19%,34~36岁年龄段为7.80%;怀第一胎发生恶的频率最高,为41.56%,第二胎28.57%,第三胎18.18%,第四胎7.79%,第六胎2.60%,第8胎1.30%。且随着怀孕胎次的增加,发生恶的频率逐渐减少;恶易发生于停经天数为31-62天之间,而发生在70天以上则比较少。结论:恶好发于22-30岁之间怀孕胎次较少的孕妇中,且在停经1~2个月之间容易发生。

  • 标签: 恶阻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肝病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血小板比容(PCT)四项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内科住院的不同肝病患者56例及同期门诊正常体检者100例,对其进行血小板四项参数进行测定。结果:不同肝病患者与正常体检者血小板参数测定结果显示,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血小板参数与正常体检人群比较发生了显著变化,PLT及PCT减低,MPV及PDW升高,结果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患有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肝脏疾病时,血小板参数会随时病情的发展发生相应的变化,监测并分析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有助于了解肝病患者病情发展,在肝病的临床诊断、治疗上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慢性肝炎 肝硬化 肝癌 血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