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常见的老年性牙列重度磨耗后义齿联合修复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建议和措施。方法选择2008年6月到2010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35例老年性牙列重度磨耗患者进行研究,所有人群均主观感觉咀嚼能力差,均进行6个月随访且配合性较好,进行临床检查和X线检查。结果对研究人群随访表明,所有患者在修复治疗后5周内都能适应牙齿修复带来的不适,咀嚼功能得到较好的改善。随访6个月后疗效为优11例,占31.4%,疗效为良23例,占65.7%,疗效为差1例,占2.9%,检查结果表明均未发生修复牙齿病变、松动和叩击痛。对患者基牙状况检查结果显示,良好例数为32例,占91.4%,其余3例患者经洗牙等治疗后3例患者均痊愈或缓解明显。X线检查结果显示,研究人群修复6个月比修复前基牙有明显好转。结论采用义齿联合修复方案治疗老年人牙列重度磨耗患者,效果良好,不良反应较少,应加强推广。

  • 标签: 牙列磨耗 义齿联合修复 重度 老年
  • 简介:目的探讨Prolift盆底重建术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pelvicorganprolapse,POP)的临床效果及其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行Prolift盆底重建术治疗的168例POP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年应用POP-Q分度法及POP生活质量问卷(P-QOL)对患者POP程度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观察其术后1年复发情况,并应用Cox风险模型分析Prolift盆底重建术治疗POP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168例患者治愈率为94.05%(158/168),术后1年复发率为12.50%(20/160)。POP患者术后1年POP-Q分度为Ⅲ~Ⅳ°比例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POP患者术后1年脱垂严重程度、个人关系、健康状况、生活状况、角色、体力、社交、情绪、睡眠等方面评分较术前均显著下降(P〈0.05)。经Cox风险模型分析显示,疾病严重程度为Ⅲ~Ⅳ°、脱垂部位为前盆腔、术后阴道壁长度〉5cm是Prolift盆底重建术治疗POP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rolift盆底重建术治疗POP可获得较高的治愈率,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疾病严重程度为Ⅲ~Ⅳ°、脱垂部位为前盆腔、术后阴道壁长度〉5cm是Prolift盆底重建术治疗POP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具备危险因素的患者术后应加强随访,以降低POP复发率。

  • 标签: Prolift盆底重建术 重度盆腔器官脱垂 临床效果 术后复发
  • 简介:目的探讨全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2009年12月至2013年12月接受全盆底重建术治疗的重度盆腔器官脱垂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定期随访,通过盆腔器官脱垂定量检查法(pelvicorganprolapsequantitation,POP–Q)分期评价解剖疗效,盆底功能影响问卷-简表7(pelvicfloorimpactquestionnaire-7,PFIQ–7)、盆底功能障碍问卷-20(pelvicfloordistressinventory-20,PFDI–20)和POP–尿失禁性生活问卷–12(pelvicorganprolapse/urinaryincontinencesexualquestionnaire-12,PISQ–12)三种生活质量和性生活问卷评价功能疗效,从而分析全盆底重建术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手术均进行顺利,术中术后均无输血,无直肠、膀胱、尿道、血管及神经等损伤。除1例术后尿潴留外,其余均1~2d恢复自主排尿,近期并发症为1.7%(1/56)。2例网片侵蚀,远期并发症为3.5%(2/56)。术后1年主、客观治愈率均为100%。PFIQ–7和PFDI–20评分显示术后生活质量较术前显著提高(t分别=16.69、19.21,P=0.000),而性生活质量改善不大(t=0.124,P=0.613)。结论全盆底重建术用于纠正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手术安全、创伤小、解剖和功能恢复率高,复发率低,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性生活质量影响不大,近期疗效及安全性肯定,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全盆底重建术 重度盆腔器官脱垂 疗效 安全性 尿潴留
  • 简介:目的探讨Avaulta系统盆底重建术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3年5月因重度盆腔器官脱垂行Avaulta盆底重建术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比较患者术前、术后POP-Q分期、盆底功能障碍影响问卷(PFDI-20),评价Avaulta系统盆底重建术的解剖疗效与功能疗效。结果83例患者中,3例术后失访,80例纳入研究,其中11例患者有全子宫切除术史。56例患者行前后路Avaulta,17例行单纯前路Avaulta,7例行单纯后路Avaulta,42例保留子宫,27例同时行阴式子宫切除术,中位手术时间100min(80~150min),中位出血量150m(l100~280m1)。术中膀胱、直肠损伤各1例,术后随访24~34个月,中位随访27个月,无Ⅱ度及以上脱垂。与术前PFDI-20评分比较,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P〈0.05)。结论Avaulta盆底重建术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微创,安全性好,并发症少,近中期效果良好,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 标签: 盆腔器官脱垂 Avaulta 盆底重建术 生活质量
  • 简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乳腺癌的早诊早治已成为可能。各种检测手段的提高,如彩色超声、CT、磁共振、钼钯摄片等,使更多的早期乳腺癌被发现。由于有强有力的综合治疗,如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等,传统的扩大根治术、典型根治术已很少被临床采用,保留乳房手术和改良根治术已成为主要术式。

  • 标签: 乳房重建 早期乳腺癌 扩大根治术 分子靶向治疗 保留乳房手术 内分泌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特征、期待疗法、终止妊娠的时机及对孕妇和围产儿的影响。方法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病例165例,按照保守治疗时间长短分为0~2天组105例、3~21天组60例;0~2天组病例资料以病历号为编号通过随机函数随机抽取60例作为A组,3~21天60例作为B组。分析比较两组孕产妇并发症及围产儿结局。结果孕产妇并发症A组较B组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围产儿死亡率A组较B组高,两组围产儿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处理应采取个体化原则。随着临床监测手段及新生儿救治水平的不断提高,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是可行的。但在治疗中应严密监测,权衡利弊,适时终止妊娠。

  • 标签: 重度子痫前期 期待疗法 孕妇并发症
  • 简介:保留乳头乳晕乳房切除一重建术是近年来乳腺癌外科治疗的新方向和热点问题。相比于传统改良根治术,保留乳头乳晕乳房切除一重建术保留乳腺癌患者形体上完整,弥补了患者乳房缺失的心理缺失。然而保留乳头乳晕乳房切除-重建术在乳腺癌外科治疗上的安全性一直广受争议,手术适应证也未完全明确,手术切口选择、切缘处理及重建方式选择失当导致的乳头坏死等问题也亟须进一步探讨。笔者将从以上几个角度探讨一下保留乳头乳晕乳房切除,重建术研究的最新进展。

  • 标签: 乳腺肿瘤 乳房切除术 区段 乳房成形术
  • 作者: 黄华
  • 学科: 医药卫生 > 妇产科学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生活与健康》2021年12期
  • 机构: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000
  • 简介:生完孩子以后的妈妈们,产后修复是必要的,是女人重塑身形、重拾美丽和自信的重要手段。如果产后不注重修复,可能会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引起诸多的妇产科疾病,降低身体质量,甚至还会落下病根,尤其是经阴道自然分娩的宝妈们,大多数都面临着盆底功能障碍、阴道松弛等问题,做好这些产后修复项目,还是很有多好处的。下面我来讲解一下有哪些产后修复项目,如何选择?

  • 标签: 产后修复;妇产科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深圳地区我院服务人群重度黄疸对新生儿听力损伤的情况。方法:应用丹麦MadsenAccscreen全功能听力筛查仪对2009年1月到12月100例重度黄疸新生儿(黄疸组)及100例健康新生儿(对照组)进行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检查。对于未通过者,出生42天复查,同时进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检查(AABR)。结果:黄疸组通过率为74.5%,对照组通过率为96.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42天复查时有9例重度黄疸新生儿双耳未通过TEOAE检查,甚至3个月时仍未通过,且听力损失主要分布在600hz以上。结论:TEOAE检查是一种快速、有效、安全的新生儿听力筛查方法之一。深圳地区我院服务人群,重度黄疸可以引起新生儿听力损伤,听力丧失以高频区域为主。

  • 标签: 瞬态诱发耳声发射 新生儿黄疸 听力损失
  • 简介:目的总结乳腺癌切除同时应用腹壁下动脉穿支(DIEP)皮瓣行即刻乳房重建的手术经验,探讨DIEP皮瓣即刻乳房重建的适应证及优点。方法2003年4月-2009年6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乳腺中心接受乳腺癌切除术患者21例(根治术6例,改良根治术15例),术前应用多排螺旋CT(MDCT)血管造影及多普勒血流仪探明穿支位置,乳腺癌切除的同时,解剖腹壁下动脉穿支,形成腹壁下动脉穿支蒂皮瓣,与患侧胸背血管吻合,进行即刻乳房重建。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至6年。21例患者中,20例皮瓣全部存活,1例出现皮瓣远端1/3脂肪液化;胸部受区出现1例血肿;无腹壁膨隆、腹壁疝、切口脂肪液化等供区并发症;再造乳房外形满意,形态自然。结论乳腺癌切除同时,采用DIEP皮瓣进行即刻乳房重建,可以使患者免受乳房缺失的痛苦,同时具有受区组织条件好、皮瓣组织量丰富、供区损伤小及并发症少的优点,是一种理想的即刻乳房重建方法。

  • 标签: 乳腺肿瘤 乳房切除术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 即刻乳房重建
  • 简介:目的探讨盆腔器官脱垂患者行改进盆底重建手术后排尿情况及下尿路症状的变化,以及术中合用经闭孔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手术(TVT-O吊带及TVT-O网片吊带)对活动后漏尿及下尿路症状的影响。方法前瞻胜研究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112例,合并或不合并下尿路症状,行改进盆底重建手术前、术后排尿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①86例随访半年的患者中,术前84.9%(73/86)有下尿路症状,术后有下尿路症状者50%(43/86),较术前症状改善或消失者76.7%(56/73);47例随访达1年,下尿路症状改善者59.6%(28/47)。②盆底功能障碍调查问卷PFDI、UDI评分术前术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单纯改进盆底重建术、改进盆底重建手术与TVT-O联合使用,均可改善下尿路症状(P〈0.05),加用TVT-O效果优于单纯改进盆底重建术(P〈0.05)。结论①改进盆底重建手术对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的下尿路症状有改善作用;②对于术前有活动后漏尿或隐匿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加用TVT-O手术比单纯改进盆底手术能更有效的治疗排尿症状。

  • 标签: 盆腔器官脱垂 改进盆底重建手术 排尿症状 下尿路症状 TVT—O
  • 简介:宫颈糜烂是已婚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诱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近年来宫颈糜烂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并呈现年轻化的趋势,据报道有宫颈糜烂的患者比无宫颈糜烂的患者患宫颈癌的危险高10倍,所以积极防治宫颈糜烂对提高妇女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宫颈糜烂,特别是重度宫颈糜烂,病程长,白带多,部分患者有阴道接触性出血,下腹坠痛及腰痛症状明显,短期治愈率低,治疗时间长,多复发。我院采用广东罗浮山国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宫炎平片配合微波治疗重度宫颈糜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重度宫颈糜烂 微波治疗 宫炎平片 临床观察 已婚妇女 接触性出血
  • 简介:目的:探讨两种外固定法对导尿管固定效果与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满选择妇科子宫脱垂及癌症手术患者200例,按留置导尿的固定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工”字型敷料贴,将导尿管固定于大腿内上1/3处,再常规固定于床旁。对照组直接将导尿管固定于床旁。比较两组导尿管固定的效果与患者的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导尿管折叠率,滑脱率分别为1.9%,0.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7.4%,观察组患者感到变化体位不适率、担心引流管脱出率分别为6.6%。1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5%,31.5%(均P〈0.05)。结论:用“工”字型敷料贴,将导尿管固定于大腿内上1/3处,再常规固定于床旁明显优于直接将导尿管固定于床旁。

  • 标签: 留置导尿管 固定效果 舒适度
  • 简介: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认识到乳房切除术后放疗并不会提高生存率,因此乳房切除术后进行放疗的数量也随之下降。随着越来越多的早期乳腺癌患者选择保乳手术,并且保乳手术效果得到了实践证实,使得整形外科医生开始进行即时乳房重建代替以前的延迟乳房重建。在此趋势中发展了即时自体游离皮瓣乳房重建手术,既有良好的重建效果也不增加手术次数和并发症。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机试验的结果证实术后放疗能提高腋窝淋巴结阳性患者的生存率。

  • 标签: 乳房重建 乳腺癌患者 术后放疗 自体游离皮瓣 保乳手术 腋窝淋巴结
  • 简介:用于乳房重建的腹部皮瓣主要包括:横行腹直肌(transverserectusabdominismyocutaneous,TRAM)肌皮瓣和腹壁下动脉穿支(deepinferiorepigastricperforator,DIEP)皮瓣。应用腹部皮瓣进行乳房重建因携带组织量大,重建乳房形态自然、柔软,同时也起到腹壁整形的效果,应用非常广泛。但此类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时间长,如果出现术后并发症将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影响手术效果。

  • 标签: 腹部皮瓣 乳房重建 并发症 危险因素
  • 简介:乳腺癌的外科治疗一直在发展进步中,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乳腺癌患者对乳腺癌术后乳房形态恢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采用各种整复重建技术对乳腺癌患者进行乳房手术后即刻重建在欧美国家得到了越来越普遍的关注与应用,由此催生了一个新的亚专科——乳房肿瘤切除整复重建外科(oncoplasticbreastsurgery)的出现[1-3]。这种治疗方式的应用不仅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构成了乳腺癌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乳腺肿瘤 乳房成形术 根治性乳房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乳头乳晕区乳腺癌术后即刻乳房重建的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腺一科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15例乳头乳晕区乳腺癌患者,其中0期乳腺癌3例,Ⅰ期乳腺癌7例,Ⅱ期乳腺癌5例。15例患者中13例行乳头乳晕区圆形切ISI的保乳手术(标本切缘阴性)后即刻背阔肌皮瓣重建术,2例拟行乳头乳晕区圆形切口的保乳手术,因标本切缘阳性,改行仿根治术,术后行即刻背阔肌皮瓣加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术。15例患者中即刻乳头乳晕重建术9例,延期乳头乳晕重建术2例,拒绝乳头乳晕重建4例。结果13例保乳加背阔肌皮瓣重建患者中12例外形满意,满意率为92.31%,1例缝合后中央区内陷,外形不满意,但大小与健侧对称。2例背阔肌皮瓣联合假体重建乳房外形满意。9例即刻重建乳头乳晕7例成活,2例发生重建乳头部分坏死;3例乳头位置略高于健侧。2例延期乳头乳晕重建均成活,且位置对称。15例中6例发生背部皮下积液,1例背部切口裂开。随访10~4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5个月,1例患者出现切口局部复发,复发率为7.69%,无远处转移发生。结论对乳头乳晕中央区乳腺癌进行保乳手术加即刻背阔肌皮瓣重建术可以提高术后乳房外形满意率,且可行即刻乳头乳晕重建术。保乳手术后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与根治术无差异。

  • 标签: 乳腺癌 保乳手术 背阔肌皮瓣 乳房重建 乳头乳晕复合体
  • 简介: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围产儿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5年4月至2008年4月盐城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妊娠28~33周分娩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90例,分析其围产儿预后及影响因素。结果90例患者围产儿胎死宫内16例(17.8%),引产中出现死产6例(6.7%),新生儿出现重度窒息死亡10例(11.1%),出生后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死亡2例(2.2%),总死亡率为37.8%(34/90)。随访6年,13例失访,41例存活的新生儿发育过程中无明显异常,2例出现脑瘫。Logistic多元回归显示规律产检(OR=0.192)、分娩孕周(OR=2.217)、新生儿出生体质量(OR=1.003)、胎盘早剥(OR=6.512)、期待治疗天数(OR=6.512),均是影响围产儿死亡的因素(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对产妇和围产儿均有较大的伤害,应根据产妇及胎儿的具体情况选择适时终止妊娠,改善母儿预后。

  • 标签: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 围产儿预后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及相关各项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2005年11月~2006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30例(在常规治疗方法同时加用低分子肝素4000IU皮下注射),对照组30例(常规治疗)。观察两组血浆蛋白、尿蛋白、肾功能及相关临床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血浆蛋白增加,尿量增加,尿蛋白总量减少,肾功能有好转,自觉症状改善;两组产后出血量无明显差异。结论低分子肝素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肾脏功能有保护作用,可有效改善治疗效果。低分子肝素对母儿安全。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重度子痫前期 肾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中重度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加用内分泌治疗的必要性以及副作用.方法19位患者术后不用药(A组)、19例加用人工合成孕激素治疗(B组),18例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C组),比较三组患者术后复发、妊娠结局及用药副作用情况.结果A组15.8%复发,B组26.3%复发,C组17.0%复发,三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三组不孕患者妊娠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7例患者未完全闭经,C组全部闭经,B组及C组闭经时间分别为(44.0±23.7)d及(40.0±13.6)d,复潮时间分别为(48.7±26.6)d及(58.1±17.4)d,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B组患者闭经及复潮的发生更加不确定.B组患者以高雄激素症状为主,5例患者服药后声音变低钝,C组患者以低雌激素所至围绝经期征候为主,均于停药后恢复.结论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手术者若能彻底地清除盆腔内膜异位病灶,术后可不用药.6~12个月后未妊娠者,考虑用药及助孕治疗.孕激素类药物使用前应充分交代该药的副作用,特别注意特殊职业的患者.

  • 标签: 腹腔镜 手术治疗 中重度内膜异位症 术后用药 内分泌治疗 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