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0 个结果
  • 简介:在现代产科临床上,随着各种剖宫产术式的日趋完善及社会因素的影响,剖宫产已成为解决难产及降低新生儿风险的重要后段之一。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使剖宫产率不断上升,再次剖宫说率也随之升高。有文献报到剖宫产术后再次手术发现腹腔粘连者约占35.8%。腹腔粘连是腹部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他可引起小肠梗阻、盆腔疼痛、不孕等并发症,对妇女健康危害很大,怎样预防和减少腹腔粘连是广大医师必须重视的问题。

  • 标签: 低分子右旋糖酐 异丙嗪 剖宫产 腹腔粘连
  • 简介:目的探讨氯化钾胎心内注射联合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终止中期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4年8月至2015年9月要求终止中期妊娠的孕妇60例,根据采用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氯化钾胎心内注射联合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终止妊娠,对照组采用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终止妊娠。比较两组宫缩发动时间、总产程、产后出血量、产后清宫情况、产后住院时间及产后月经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总产程、产后出血量、产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清宫率观察组(35.0%)低于对照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氯化钾胎心内注射联合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终止中期妊娠可降低产后因胎盘胎膜残留行清宫术率,保护子宫内膜,同时产程较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胎心内注射 氯化钾 利凡诺 中期妊娠 引产
  • 简介:一、病例摘要患者35岁,维族女性,孕4产3,农民。因“停经4个月,下腹部剧痛19h”于2005年2月24日5:00入院。患者末次月经2004年10月18日,2004年12月15日出现阴道点滴出血,色暗红,持续2d自停,无腹痛及肛门坠胀感,未介意。于2月加日10:00起床后突然出现右中腹剧烈疼痛,伴有恶心、头晕,全身出冷汗不适,疼痛呈持续性并进行性加重,无阴道出血,无心慌、胸闷、眼花不适,遂急诊于我院行B超检查提示:于上腹部可见一胎儿,双顶径3.8cm,胎心率146次/分,并可见胎儿肢体活动,盆腹腔大量积液,子宫、附件未见异常;

  • 标签: 腹腔大量积液 妊娠破裂 肝脏 阴道点滴出血 剧烈疼痛 肛门坠胀感
  • 作者: 袁晓波
  • 学科: 医药卫生 > 妇产科学
  • 创建时间:2022-12-11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第21期
  • 机构: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毕节551700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方法:取我院2020年1月—2020年4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数字表法将这60例子宫肌瘤患者依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患者,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最后将两组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临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两组之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之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都要短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两组之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能够有效帮助患者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患者带来益处,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宫外孕的手术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12例宫外孕患者,分别应用腹腔镜手术(56例)和传统开腹手术(56例)治疗,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热例数、术后镇痛、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恢复工作时间、手术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手术时间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抗生素使用天数、术后是否需镇痛处理和平均住院日的指标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安全,具有术中出血少、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发生率少等优点。

  • 标签: 宫外孕 腹腔镜 疗效观察
  • 简介:异位妊娠(输卵管妊娠)是妇产科急腹症之一。由于其发生率高,且有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危险。所以早诊断及治疗方法相当重要。腹腔镜是近几年治疗异位妊娠的主要方法,也是诊断异位妊娠的金标准,腹腔镜能直视盆腹腔各脏器的形态大小,对妇科疾病的诊断有重要的辅助作用。腹腔镜在异位妊娠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提高了输卵管妊娠末破裂的检出率,为保守治疗要求保持生育功能的患者提供了极大的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腹腔镜 异位妊娠 手术
  • 作者: 樊敏
  • 学科: 医药卫生 > 妇产科学
  • 创建时间:2022-12-10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第21期
  • 机构: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 毕节 551700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众多治疗患者中,选取2021年01月至2022年0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输卵管妊娠患者100例,依照单双号的顺序进行分组,对照组为50个单号,为患者实施传统开腹手术,研究组为50个双号,为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从而得出有效结论。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更少,数据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时间、住院时间上明显更短,数据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取得了良好效果,明显减少了患者术中出血量,有利于患者肛门排气,减少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促进患者健康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
  • 简介:目的,讨论腹腔镜妇科手术治疗盆腔疾病的疗效。方法:2002年12月至2003年11月应用腹腔镜进行盆腔手术86例,其中:卵巢囊肿28例(包括巧克力囊肿4例,良性囊性畸胎瘤5例,浆液性囊肿卵巢冠囊肿19例),宫外孕30例,黄体破裂出血5例,子宫肌瘤7例,不孕症8例,盆腔炎7例,子宫穿孔1例。除一例术中转开腹止血外,所有手术均腹腔镜成功完成。囊肿剥除26例、附件切除2例、输卵管切除25例、输卵管切开孕囊剥除术5例,输卵管脓肿切除1例、盆腔炎分粘6例、子宫全切4例、子宫肌瘤剜除术3例、子宫穿孔修复1例。平均时间为49.6分钟。结论:采用电视腹腔镜手术能以最小创伤,最少后遗症,安全治疗盆腔疾病。

  • 标签: 电视腹腔镜 外科手术 盆腔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妇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山东临清市人民医院妇科采用腹腔镜手术551例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手术史、子宫大小、子宫内膜病史等并发症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51例腹腔镜手术患者中有50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9.07%。其中穿刺和气腹建立时的并发症5例,术中并发症32例,主要为大量失血(28例),术后并发症13例,主要为术后感染10例。Ⅰ(子宫附件手术)、Ⅱ(子宫肌瘤剔除术)、Ⅲ(子宫次切术和全子宫切除术)、Ⅳ(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类手术的并发症率依次为1.25%(2/160)、4.2%(6/141)、11.3%(17/150)、25.0%(25/100)。(2)根据单因素分析,未发生并发症和发生并发症患者在BMI、手术医师工作年限、手术类型、腹腔手术史和子宫内膜病史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3个影响并发症率的因素:医师工作年限(OR=7.796,P〈0.05)、腹腔手术史(OR=6.634,P〈0.05)、手术类型(OR=0.423,P〈0.05)。结论腹腔镜下妇科手术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术中大量出血和术后感染。BMI、手术医师工作年限、手术类型、腹腔手术史和子宫内膜病史可能与并发症发生相关;而医师工作年限、腹腔手术史和手术复杂程度是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 标签: 妇科腹腔镜手术 并发症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切除术治疗胆囊炎临床效果及应用。方法:对2008~2011年来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56例患者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手术可行性、术后效果。结果:53例成功施行LC,成功率(94.64%),1例(1.78%)术后漏胆,放置引流管;1例(1.78%)术后切口脂肪液化;1例(1.78%)术后三月现钛夹伪像。所有病例无脏器损坏、腹腔内出血、但有部分患者存在炎症现象。结论:LC技术可行性高,在基层医院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手术中转率,但由于基层医院条件限制,临床仍有一定并发症发生。为此应严格掌握手术要点,把握中转手术指证及引流管放置都是预防并发症关键措施。

  • 标签: 基层医院 腹腔镜 胆囊切除
  • 简介:当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以腹腔镜手术为代表的微创手术在全世界各国广泛地开展.随着腹腔镜技术在临床手术中的广泛应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局限性和出现以往传统手术中没有出现的问题逐渐显现并得到重视.临床医师除了研究腹腔镜技术外,还开展了与临床紧密相关的有关基础方面研究工作,包括腹腔镜手术设备、器械、气体、各种能源及该项技术所要求对应的与人体组织学解剖关系以及对人体的影响等,并通过临床应用和基础研究的结合提高腹腔镜手术的理论,为临床微创手术提供科学依据,促进腹腔镜手术更快的发展和更广泛的应用.以有百余年传统外科手术为参照,人们进行了一些腹腔镜对机体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技术 机体影响 术中 临床应用 传统手术
  • 简介:腹腔镜手术的腹壁创口微小,灵活机动,使得腹腔镜下联合手术为多种腹部病灶同时处理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2004年3月-2006年8月,我院在腹腔镜下同时处理两种以上腹腔内病变23例,均获成功,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多脏器联合手术 腹腔镜手术 腹腔内病变 腹部病灶
  • 简介: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均给予液体疗法,饮食指导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病毒唑10mg/(kg·d)静脉滴注治疗,同时给予口服思密达,微生态制剂;治疗组加用生脉注射液3~5ml/(kg·d)静脉滴注治疗,共3天。结果:治疗组治愈率57.7%,显效率34.6%,总有效率92.3%;对照组分别为22.9%、31.3%、54.2%。治疗组治愈率舜口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o.01)结论:生脉注射液能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显著,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生脉注射液 小儿秋季腹泻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给予热毒宁注射液0.5~0.6ml/kg,每日一次,对照组45例给予利巴韦林10~15mg/Kg,每日一次。观察两组发热天数,皮疹消退、口腔疱疹消退的时间,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在平均退热时间,皮疹消退、口腔疱疹消退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有明显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热毒宁 手足口病 利巴韦林
  • 简介:目的探讨卵巢癌细胞株SKOV3.ip1细胞转染表达短发卡状RNA(shRNA)的质粒后,SKOV3.ip1细胞中Her-2/neu基因表达的变化,和对SKOV3.ip1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针对Her-2/neu基因的shRNA表达载体转染SKOV3.ip1细胞,从mRNA水平、蛋白表达水平和细胞凋亡的变化三个方面评价shRNA表达载体对Her-2/neu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结果shRNA表达载体可以有效的抑制SKOV3.ip1细胞Her-2/neu基因的表达,使Her-2/neu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细胞凋亡增多。结论靶向Her-2/neu的shRNA表达载体可以有效抑制Her-2/neu基因的表达。

  • 标签: RNA干扰 卵巢癌细胞 HER-2/NEU基因
  • 简介:目的:建立法莫替丁氯化钠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测法。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05版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干扰实验。结果:法莫替丁氯化钠注射液原液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无干扰作用。结论: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用于法莫替丁氯化钠注射液热源物质检查可靠适用。

  • 标签: 法莫替丁注射液 细菌内毒素 干扰实验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应用腹腔镜技术诊断慢性盆腔疼痛,并实施镜下治疗,总结诊断符合率,观察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8至2010年临床诊断为慢性盆腔疼痛的患者100例施行腹腔镜检查术,明确病因诊断,统计临床诊断符合率;同时进行镜下治疗,观察术后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检查对慢性盆腔疼痛的临床病因诊断率为95%,实施镜下治疗后的临床治愈率为90%,好转率8%,无效率2%。结论:腹腔镜检查术是临床明确慢性盆腔疼痛病因诊断的必要及准确手段,镜下治疗可有效治愈慢性盆腔疼痛。

  • 标签: 慢性盆腔疼痛 腹腔镜 慢性盆腔炎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 慢性盆腔静脉淤血综合症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09年5月间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47例异位妊娠与常规开腹手术治疗的35例异住妊娠的手术情况比较。结果47例腹腔镜手术均成功,无中转开腹,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术后住院及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开腹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是治疗异位妊娠的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与开腹手术相比,更具优越性,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异位妊娠 腹腔镜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骶骨阴道固定术(1aparoscopicsacralcolpopexy,LSC)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elvicorganprolapsed,POP)的疗效、安全性及并发症。方法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院)于2010年2月至2011年8月对16例中重度POP患者进行了LSC治疗,其中4例合并压力性尿失禁(urinarystressincontinence,SUI)同时行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ensionfreevaginaltape—obturator,TvT—O),7例行阴道前后壁修补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发热、膀胱功能恢复、住院时间等,以了解手术安全性。比较手术前后POP分度评价POP的解剖学改善情况;比较手术前后盆底功能影响问卷简表(thepelvicfloorimpactquestionnaire,PFIQ一7)和盆底不适调查表简表(thepelvicfloordistressinventory,PFDI一20)评分及POP一尿失禁性生活问卷(thepelvicorganprolapse/urinaryincontinencesexualfunctionquestionnaire,PISQ)评分,评价手术对患者生命质量和性生活质量的影响。通过随访了解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时间(225.36±38.40)min,术中出血量(385.354-240.30)ml,术后体温均未超过38.5℃,住院时间(7.5±2.3)d,留置尿管时间(4.2±1.6)d。术后POP—Q分度较术前明显改善,PFIQ-7和PFDI-20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PISQ评分较术前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24个月,平均(14.8±6.2)个月,有3例出现性交不适及性交痛,未见网片侵蚀、暴露、感染等并发症,无新发SUI。客观治愈率100.0%,主观治愈率81.3%。结论LSC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标签: 盆腔器官脱垂 腹腔镜骶骨阴道固定术 压力性尿失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