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8 个结果
  • 简介:我科惠儿输液大多使用周围静脉留置针,在留置针封管护存在许多安全隐患,通过分析原因,采取了一些措施:对住院病人采血查凝血4项;BID输液中午封管改为生理盐水封管;对稀肝素针筒给予特殊用药标识;降低稀肝素液溶媒的浓度;指导护士使用正确的封管手势等综合手段,改进了护理方法,提高了护理安全性。

  • 标签: 儿科 留置针 封管 肝素钠 护理
  • 简介:乳腺癌是我国目前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最快的癌症,已成为危害我国女性健康的重要问题。目前手术仍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手段之一。术中常规在胸骨旁及腋下分别置引流,目的是排出积血、积液、促进皮瓣和组织紧密相贴。充分引流对创口的愈合极为重要。德国贝朗公司生产的Drainobag真空高负压引流瓶,与传统负压引流相比,它充分有效的引流和持续的高负压可拉近创面的距离,增加创面血流量,减少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的发生。我院2009年12月至2011年8月,

  • 标签: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Drainobag真空高负压引流瓶 皮下积液 皮瓣坏死
  • 简介:疼痛是外科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外科患者术后常见的主要症状。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手术的日益增多,外科病疼痛及术后疼痛的治疗更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可喜的是多种新的止痛技术及药物应用为患者带来了福音,但同时也引出了许多问题,故疼痛患者的止痛治疗中心理护理更显其重要性。

  • 标签: 疼痛 心理护理
  • 简介:目的:对医院外科护理当中所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方法不断的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护理知识,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患者、患者家属与护理人员之间的沟通等。结果提高医院外科护理质量的前提条件是严抓护理人员的医护知识以及安全知识的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结论医院外科护理中风险管理措施的科学落实,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外科护理的安全性,确保了外科护理整个过程当中护理方案的全面实施,使外科护理的管理更加的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以及制度化,从实质上为患者提供放心、安全、便利的护理服务。

  • 标签: 外科护理 护理风险 措施
  • 简介:目的:对密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对下肢开放性创伤治疗护理的要点进行分析与探讨,以达到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10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36例下肢开放性创伤行VSD进行治疗,并对其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36例行VSD术治疗的患者肉芽组织生长良好,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细心地观察与护理是创面引流顺利的重要因素。

  • 标签: 闭式负压引流 开放性创伤 护理
  • 简介:<正>胎儿胸腔积液的原因比较复杂,包括心脏异常、染色体病或胎儿宫内感染等,预后取决于引起胸腔积液的病因,若是胎儿染色体异常引起胸腔积液,则无需进行引流术。在本视频的超声影像下我们可以看到胎儿胸腔内有大量积液,左侧多于右侧,心脏被推向右侧,在积液中悬浮、搏动,

  • 标签: 胸腔积液 胎儿宫内感染 引流术 染色体异常 染色体病 原因比较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普外科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200例普外科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结果:实验组病人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病人依从性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普通外科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缩短病人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满意度和健康教育效果,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普通外科 临床护理路径 应用 效果
  • 简介:目的:对泌尿外科患者后腹腔镜术后疼痛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在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实施后腹腔镜术治疗的泌尿外科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分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腰背、切口、腹部以及颈部的疼痛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偏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泌尿外科患者后腹腔镜术后实施中,有助于对患者的临床疼痛发生率降低,提高无痛患者构成比,值得推广。

  • 标签: 泌尿外科 后腹腔镜手术 疼痛 护理
  • 简介:乳腺脓肿是哺乳期妇女的常见病,尤以初产妇为多见,常由急性乳腺炎发展所致。脓肿一旦形成,传统方法是切开引流。切开引流以往大多选择波动明显处行放射状切口。

  • 标签: 乳腺脓肿 切开引流术 美容切口
  • 简介:目的:应用负压引流术与外固定架相结合对合并患有严重软组织损伤的小腿骨折患者实施急诊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合并患有严重软组织损伤的小腿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0例。采用常规外科手术方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负压引流术与外固定架相结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小腿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小腿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负压引流术与外固定架相结合对合并患有严重软组织损伤的小腿骨折患者实施急诊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负压引流术 外固定架 严重软组织损伤 小腿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手术创面脱落癌细胞的相关因素及防范对策。方法对174例乳腺癌术后的腋下和肿瘤附近创面引流液作脱落细胞涂片检查,将结果与相关因素作对比分析。结果本组脱落癌细胞阳性者42例,占24%。T1和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X2=6.960),T2和T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x2=26.372)。Ⅰ期和Ⅱ、Ⅲ、Ⅳ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X2=33.187),Ⅱ期和Ⅲ、Ⅳ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X2=18.200),Ⅲ期和Ⅳ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1,x2=0.520)。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x2=18.748);非浸润和浸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x2=8.121);根治和改良根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x2=3.563);腋下引流和胸创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x2=8.116)。结论脱落癌细胞阳性率与肿瘤大小、病期早晚、组织学类型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提高手术操作质量可降低脱落癌细胞阳性率。

  • 标签: 乳腺癌 脱落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HPVL1壳蛋白检测在HR-HPV阳性、TCT≤LSIL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分流管理价值。方法对HR-HPV阳性、TCT≤LSIL的687例妇女宫颈脱落细胞标本进行HPVL1壳蛋白检测,评价其筛查宫颈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结果HPVL1壳蛋白阳性率与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s=-0.316)。细胞学结果NILM组中,HPVL1壳蛋白检测筛查宫颈病变(≥CIN1)的灵敏度75.4%、特异度33.9%、阳性预测值18.8%、阴性预测值87.2%;ASC-US组以上各值为71.4%、92.4%、81.8%、87.1%;LSIL组以上各值为77.0%、87.7%、89.1%、74.6%。结论HPVL1壳蛋白对宫颈病变有预测价值,且可对HR-HPV阳性、细胞学≤ASC-US受检者进行分流管理。

  • 标签: HPV L1蛋白 宫颈上皮内瘤变 液基细胞学 分流管理
  • 简介:通过对医学生外科教学的实践,探讨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外科教学的教学质量。

  • 标签: 外科学 教学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腔镜在乳腺外科的临床应用及存在的问题.方法对45例乳腺癌患者行腋窝脂肪抽吸后,采用腔镜施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并对3例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和3例男性乳房发育症患者行腔镜下乳腺肿物切除术或皮下乳房切除术.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历时50~180min.除1例术后有切口内出血外,其余患者术后恢复顺利.结论腔镜在乳腺外科的应用具有传统手术无法达到的微创优势和美容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对传统手术方法的挑战.

  • 标签: 乳腺疾病 腔镜
  • 简介:目的:评价便携式负压引流系统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本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521例患者资料,其中接受便携式负压引流系统引流者279例(负压引流组),接受传统双管引流者242例(传统双管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置管时间、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情况。计量资料分析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负压引流组发生皮下积液8例(占2.87%,8/279),传统双管组发生皮下积液19例(占7.85%,19/24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51,P=0.010)。负压引流组发生轻度皮瓣坏死2例(占0.72%,2/279),传统双管组发生轻度皮瓣坏死6例(占2.48%,6/242),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57,P=0.153)。传统双管组置管时间明显长于负压引流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QR):11(10)d比8(6)d,Z=-11.778,P=0.000]。负压引流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传统双管组,两组相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M(QR):9(7)d比11(10)d,Z=-15.751,P=0.000]。结论应用便携式负压引流系统能够降低乳腺癌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床位周转率,增加患者的收治量,具有良好的使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引流术 乳房切除术 改良根治性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乳腺脓肿是哺乳期妇女的常见病,以初产妇多见,传统的治疗方法为切开引流,切口愈合时间长,痛苦大,而且愈合后在乳房遗留下明显瘢痕,影响外观,多数患者需要回乳,影响母乳喂养。为了提高母乳喂养率,满足患者对乳房外形美观的追求,笔者对哺乳期乳腺脓肿不同治疗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乳腺疾病 引流术 穿刺抽液术
  • 简介:目的:观察胃肠肿瘤的临床表现特点,对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28例胃肠肿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病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胃肠肿瘤患者临床表现以腹痛,腹胀,消化道出血为主。28例患者均实施根治性手术治疗,其中12例患者术后病情复发,进行二次手术,对患者进行随访,其中5例患者死亡。结论:由于胃肠肿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固术前临床诊断确诊率不高,在临床实践中,应首先进行肿瘤类型判别,根据肿瘤类型选定手术方式,通过综合分析提高胃肠肿瘤确诊率,目前针对胃肠道肿瘤采取手术治疗是比较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

  • 标签: 胃肠肿瘤 手术 疗效观察
  • 简介:皮下积液是乳腺癌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虽然不威胁生命,但影响局部皮瓣的血液供应,从而导致化学治疗和其他后续治疗的延迟进行,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特别是长期顽固性皮下积液,对患者的心理影响很大^[1]。皮下积液的临床处理方法主要是局部压迫和通畅引流,笔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标签: 乳腺肿瘤 术后皮下积液 疗效 改良方法
  • 简介:可以说,乳腺癌外科治疗研究是癌瘤外科治疗研究的典范。经典的乳腺癌Halsted根治术为癌瘤根治术概念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诞生为癌瘤治疗的功能保存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保留乳房的乳腺癌治疗模式使癌瘤治疗发生了划时代的革命,使癌瘤治疗从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随着乳腺癌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深入,乳腺癌综合治疗的迅猛发展为乳腺癌保守性外科治疗提供了更加可靠的技术保证;乳腺癌原发瘤与区域淋巴结的微创手术、

  • 标签: 乳腺癌 个体化治疗
  • 简介:乳腺肿瘤整复外科技术是保留乳房手术的最新进展。这种术式需要术后放射治疗的配合,可以只切除肿瘤组织而保留乳房,而复发率与乳房切除术相比并无显著差异。它既能充分控制肿瘤又不完全遵循Halsted和Patey根治或改良根治的理念。乳腺癌保留乳房的概念最初由Keynes在1937年提出,而放射治疗则是为降低局部复发于1939年被加入治疗中。

  • 标签: 乳腺肿瘤 保留乳房手术 乳腺肿瘤整复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