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克氏内固定治疗Lisfranc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自2008年9月至2011年8月,根据中足三柱理论,应用足背小切口牵引复位克氏交叉固定,治疗Lisfranc损伤16例。男12例,女4例;年龄22~66岁。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采用美国足踝骨科协会中足评分标准评分,平均为86.6分,其中优9例,良5例,一般1例,差1例。结论小切口克氏内固定治疗Lisfranc损伤,手术创伤小,能够重建跖跗关节复合体的稳定性,为骨折和软组织愈合提供环境,利于早期功能锻炼。

  • 标签: 小切口 克氏针 内固定术 治疗 LISFRANC损伤
  • 简介:目的分析股骨交锁髓内术中操作失误的原因,提高手术操作的准确性。方法自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采用交锁髓内治疗股骨干骨折124例,随访1~15个月。结果其中78例操作顺利,46例术中出现各种操作失误(占37%),包括开孔位置不准确、扩髓失误、锁钉测深失误、骨折断端劈裂骨折、压杆失误、横锁孔钻孔失误、横锁测深失误、横锁拧入失误、尾钉拧入失误等九类。结论严格按照手术操作规范操作,不断总结经验是减少操作失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 标签: 股骨干骨折 交锁髓内针 髓内针治疗 手术失误 操作失误 手术操作
  • 简介:目的:探讨跟痛症发病机理及刀法治疗疗效.方法:用刀在跟骨刺基底部,将跖长韧带自附着处切断,并于足弓处切断跖腱膜.结果:22例经刀法治疗一次后跟痛症状消失,随访半至一年,总有效率95.46%.结论:跟骨刺不是引起跟痛症的主要原因,而是由于附着于跟骨结节上的跖长韧带及跖腱膜的反复受伤,造成粘连、水肿、筋膜挛缩及无菌性炎症所致.经刀彻底切断、松解跖长韧带及跖腱膜,可消除跟痛症.

  • 标签: 跖腱膜炎 跟骨刺综合症 跟痛症 针刀疗法 发病机理 临床分析
  • 简介:桡骨远端骨折是上肢最常见的骨折之一,文献中报道有手法复位石膏(或夹板)固定,外固定支架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固定,切开复位髓内充填骨水泥固定等多种治疗方法[1,2,3].

  • 标签: 治疗 桡骨远端骨折 经皮克氏针固定
  • 简介:目的探讨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使用桡骨远端掌侧解剖锁定钢板结合克氏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35例,男15例,女20例;年龄45~70岁,平均58岁。A0分型,B1型8例,B2型3例,B3型6例,C1型6例,C2型5例,C3型7例。结果3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12个月,平均8个月。全部骨折达到临床愈合,平均愈合时间8周。按Dienst等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29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94.3%。结论锁定钢板结合克氏治疗桡骨远端严重粉碎性骨折,能最大限度的恢复桡骨远端关节面的平整,术后配合个性化的功能锻炼能使腕关节功能达到较好的水平。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锁定钢板 克氏针
  • 简介:对胫腓骨下1/3四块以上的粉碎骨折多主张非手术治疗。92~94年初作者采用梅花加钢丝环扎治疗12例该型成人病例,术后不用外固定,并早期功能锻炼。随访半年均在20周内达骨性愈合,膝踝功能良好。作者认为梅花髓内加钢丝环扎是治疗下1/3粉碎性胫腓骨骨折可供选择的方法之一。

  • 标签: 胫腓骨骨折 髓针
  • 简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近关节骨折,约占全肘部骨折的50%~70%,常见于3~10岁儿童,以5~7岁男孩多见。早期处理不当可导致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前臂缺血性肌挛缩从而造成终身残疾。此外,骨折畸形愈合形成肘内翻影响患儿肘关节功能及外观,需行截骨术矫正。因此,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肘部严重损伤。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要慎重处理,目前治疗的方法、方式较多,

  • 标签: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固定治疗 交叉克氏针 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 前臂缺血性肌挛缩 骨折畸形愈合
  • 简介:目的探讨上颈椎椎管内哑铃形神经鞘瘤的手术及稳定性重建的方法和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19例枕骨大孔区至C2水平哑铃椎管内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完善颈椎正侧位X线、MRI、CT平扫及三维重建检查以明确肿瘤部位和范围,其中病变位于枕骨大孔至C1水平5例,C1,2水平14例。均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行手术治疗。肿瘤位于枕骨大孔至C1水平者,先部分切除枕骨大孔后缘,依据情况切除寰椎后弓;肿瘤位于C1,2水平者切除C2肿瘤侧椎板。肿瘤切除先切除椎管内部分,再切除椎管外部分。根据情况对脊柱稳定性进行重建。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19例肿瘤均完全切除,其中恢复良好13例,改善4例,无明显改善1例,恶化1例。术后6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随访12~72个月,MRI检查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上颈椎哑铃椎管内神经鞘瘤发生率低,手术风险大。手术显露及脊柱稳定性重建范围应根据肿瘤分布、脊柱结构缺如、功能需要等因素综合决定。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能有效减少神经损伤并发症。

  • 标签: 颈椎 神经鞘瘤 外科手术
  • 简介:跟骨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约占全身骨折2%.其中约75%为关节内骨折,致残率在20%以上。跟骨关节内骨折采用保守治疗难以获得良好的复位和固定,常发生骨折畸形愈合。常规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虽可获得良好的复位和固定,术后仍然存在一定比例的软组织并发症。2002年2月至2006年12月,我们小切口切开复位经皮克氏螺钉内固定治疗32例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满意。

  • 标签: 螺钉内固定治疗 小切口复位 经皮克氏针 跟骨骨折 跟骨关节内骨折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 简介: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环形尾翼克氏张力带系统治疗髌骨骨折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自2010年5月至2014年3月,对21例髌骨骨折,包括横、斜、下极骨折、粉碎性骨折及内固定失效等类型,采用关节镜探查,处理膝关节内合并伤,辅助切开复位,以环形尾翼克氏张力带系统固定。结果本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骨折均一期愈合,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平均110°,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优13例,良7例,可1例,优良率95.5%。结论关节镜辅助环形尾翼克氏张力带系统治疗髌骨骨折,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 标签: 关节镜 环形尾翼克氏针 髌骨骨折
  • 简介:我院从1995年开始使用克氏针对小儿肱骨小头骨骺分离,撬拔复位固定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15例,均为男性,年龄最大15岁,最小7岁,平均年龄9.1岁。均为闭合性骨折,按Sulter—Harris分型为Ⅰ型和Ⅱ型,其中Ⅱ型13例,Ⅰ型2例。

  • 标签: 临床分析 小儿桡骨 骨骺分离 复位固定 克氏针 撬拔复位
  • 简介:目的:探讨3种克氏张力带固定方法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6月至2008年12月采用经髓腔固定(34例)、“8”字交叉固定(30例)及经双皮质固定(32例)3种克氏张力带固定方法治疗尺骨鹰嘴骨折96例。其中男57例,女39例;年龄19~49岁,平均35.5岁。按Wadsworth分型,Ⅱ型55例,Ⅲ型36例,Ⅳ型5例。比较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肘关节功能。结果96例患者术后随访14~22个月,平均16.5个月。术后并发症比较,“8”字交叉固定组与经双皮质固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少于经髓腔固定组(P〈0.05)。三组术后肘关节功能按Broberg-Morre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氏张力带内固定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方法,“8”字交叉固定及经双皮质固定较经髓腔固定术后并发症更少。

  • 标签: 尺骨鹰嘴骨折 骨折内固定术 张力带
  • 简介:目的研究经皮克氏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材料与方法本组病例50例,其中男22例,女28例.平均年龄52岁(16~86岁).骨折分类:Colles′骨折36例;Barton骨折10例;Smith骨折4例.手术方法C臂X线透视下手法整复满意后,由桡侧向尺侧作经皮3~4根克氏内固定.结果本组63例,50例获随访,平均随访18个月(6~39个月).疗效按Dienst功能评估标准:优31例,良15例,可4例,优良率占92%.结论经皮克氏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是一种损伤小,缓解疼痛好,康复锻炼早,功能恢复满意的手术,且合并症少,医疗费用低,毋须住院.也是一种便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克氏针 内固定 治疗 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 手术方法
  • 简介:目的评价微创Cable-Pin系统与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闭合性髌骨横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微小切口Cable-Pin系统内固定治疗髌骨横骨折48例(微创组),采用切开复位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横骨折48例(张力带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膝关节屈曲度、膝关节功能Bostman评分、并发症。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72.9±16.8)min,较张力带组(65.5±13.2)min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中出血量(54.7±22.1)mL,较张力带组(269.8±92.6)mL少,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1、6个月的疼痛VAS评分明显高于张力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1、6、12个月膝关节功能屈曲度都大于张力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微创组膝关节功能Bostman评分明显优于张力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Cable-Pin系统治疗髌骨骨折在术后疼痛、术中出血量、膝关节屈曲度、膝关节功能评分和并发症方面要优于切开复位改良张力带内固定,但在手术时间方面没有优势。

  • 标签: 髌骨骨折 CABLE-PIN系统 改良张力带 内固定
  • 简介:本文通过对37例主胸弯、代偿性小C腰弯的特发性脊柱侧凸(IS)患者采用单一器械悬臂bending技术(CBT)进行高选择性胸弯矫正术。术前、术后立即和术后的近期随访(2~6年)时摄X线片进行随访。结果发现在近期的随访中平均83%的胸弯和接近81%的腰弯得到了矫正。

  • 标签: 特发性脊柱侧凸 自我矫正 代偿性 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