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急性有机农药中毒患者脑部CT影像学表现,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搜集有机农药中毒性脑病患者12例,分析其脑部CT表现。结果有机农药重度中毒患者急性期表现(1)不同程度脑水肿,表现为皮层密度减低,灰白质分界不清,脑沟、脑池、脑裂变浅;(2)蛛网膜下腔出血。慢性期表现为中毒性缺血缺氧性脑病,CT表现为脑室增大,脑沟裂增宽。轻、中度中毒组病例脑CT未见明显异常影像。结论脑CT能够反应有机中毒患者急性期所致脑损害,并为临床及时治疗和预测病变严重程度提供准确影像信息。

  • 标签: 有机磷 脑水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灌流治疗重度有机农药中毒的疗效。方法61例重度有机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常规内科治疗,实验组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每日一次。观察两组患者出现中间综合征反跳死亡病例数,统计两组患者阿托品及氯定用量、住院时间、治愈率。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阿托品用量、氯定用量、住院时间、死亡例数、治愈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中间综合征和发生反跳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抢救口服含苯量高的有机农药(如乐果、氧化乐果)患者时,血液灌流能显著降低中间综合征的发生率,但在使用血液灌流技术时,一定要注意反跳的发生,必要时适量增加阿托品剂量以弥补血液灌流后的吸附差。

  • 标签: 血液灌流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 中间综合征 反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长托宁对于儿童有机中毒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符合本研究标准的62例有机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给予长托宁。对照组30例,给予阿托品。结果两组病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毒消失时间、CHE活力恢复和用药剂量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托宁在基层医院儿童有机中毒安全有效。

  • 标签: 有机磷中毒 长托宁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血气分析情况,以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择我科2006年2月~2009年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衰患者共32例。两组均采用抗感染、化痰、平喘、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足液量、支持治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美国伟康公司生产的BIPAPST/-D30呼吸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4h、72h的动脉血气分析(PaO2、PaCO2、pH)变化情况和生命体征包括呼吸(R)、心率(HR)及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及死亡率。结果治疗组组应用无创通气(BiPAP)治疗后各项指标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经常规治疗后各项指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住ICU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总住院时间及死亡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衰,可减少呼吸功及氧耗,减轻呼吸肌疲劳,纠正缺O2及CO2潴留,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医疗费用,且使用方便,操作灵活,患者痛苦小,更容易为患者、家属所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COPD 呼吸衰竭 血气分析(PaO2 PaCO2 pH)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无创双向气道正压(Bipap)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中的治疗价值及护理效果。方法将90例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三组对照组、BiPAP组和气管插管组,每组30例;分别予相应治疗措施治疗3天后比较三组病人在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指标。结果治疗前三组病人血气分析指标(PaO2,PaCO2,pH)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间差异相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组优于BiPAP组(P<0.05),但两组与空白组相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可有效治疗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

  • 标签: 无创双向气道正压(Bipap)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面)罩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入选病例23例,采用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同时使用常规治疗,对治疗前后病人心率、呼吸频率、血气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后患者心率、呼吸频率、血气分析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机械通气辅助治疗COPD合并慢性呼衰具有肯定的疗效。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无创呼吸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呼吸机治疗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疗效。方法我们选择46例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并有呼吸衰竭患者,将46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6例用呼吸机间断给予100%加常规治疗;对照组20例用鼻导管高浓度吸氧(45%)加常规治疗,观察血气结果,CO-Hb变化,并观察患者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PH、PaCO2、PaO2、HR、R均有明显改善,治疗一周后有效率为98.5%,对照组为816%,两组疗效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呼吸机治疗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合并呼吸衰竭,迅速纠正患者缺氧,改善通气血流比例,提高体内血氧浓度,促进CO-Hb解离,有利于氧的运输和利用,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呼吸机 重度一氧化碳中毒 氧和指数 CO-Hb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漂浮导管留置对于肺动脉高压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但漂浮导管监测为有创性操作,在留置后的护理和监测中,护士要严格掌握各部位压力正常值,准确分辨压力波形,做好导管护理,才能提高监测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漂浮导管 肺动脉高压合并急性呼吸衰竭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过敏性休克心跳呼吸骤停CPR术后护理体会。主要包括呼吸,循环系统的护理和脑复苏的护理。认为患者抢救成功护理的主要经验是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有序、系统的护理监测及有效的治疗,使患者得以生存。

  • 标签: 药物过敏 心跳骤停 护理
  • 简介:摘要探讨地震伤后挤压综合症急性肾损伤诊治和护理的有效方法,对中国经过汶川,玉树2次大地震后,医护人员紧急救援工作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地震伤后挤压综合征急性肾衰竭患者依据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诊断治疗和护理,并主要针对急性肾损伤和局部创伤给予综合治疗。采用以补液、利尿、局部切开减压、血液透析和全身营养支持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挤压综合征并急性肾功能损伤可很好地控制病情发展。笔者通过对其进行总结以供进一步研究和交流。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10例重症脊肌萎缩症长期使用呼吸机的患者,针对其病程长,病情重的特点,我们提出合理的呼吸道管理方案,对患者及时有效地实施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呼吸机的管理,结果10例患者中无一例因肺部感染死亡,病情控制稳定,有效降低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提出合理、细致、全面的呼吸道管理是延缓病情和延长生命期的关键。

  • 标签: 脊肌萎缩症 重症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种药物降温法在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240例因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患儿分为4组,分别用四种药物降温法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特点。结论针对患儿具体情况合理选用药物降温方法,对及时控制症状,减少并发症有积极作用。

  • 标签: 药物 降温法 儿童 发热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气分析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及预后的影响,探讨高血压脑出血血气变化机制,以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水平。方法进入实验组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记录动脉血气分析及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结果,记录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等治疗措施及其前后血气分析结果变化,采用GOS评分表对患者近期预后(出院时)进行评定,利用统计学分析血气分析结果与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等治疗措施及预后的关系。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计数资料用构成比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低氧血症(Pa02<60mmHg组)影响患者预后,与氧分压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酸碱失衡(pH<7.35/pH>7.45组)影响患者预后,与pH值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切开时间早晚影响患者预后,缺氧24小时后气管切开组与24小时内气管切开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切开后患者pH值、PaO2、PaCO2血气指标明显改善,与气管切开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治疗后患者PaO2、SpO2指标改善,与机械通气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性碱中毒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主要酸碱失衡类型。结论1.低氧血症及酸碱失衡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关系密切。2.气管切开可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并影响预后。3.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可以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并影响预后。4.血气分析可有效监测患者病情变化,指导临床治疗并影响患者预后。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血气分析 临床治疗 预后关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过多的添加剂、防腐剂、化学剂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太久,人们慢慢地了解了天然、健康的可贵,开始崇尚自然,而脆弱的肌肤也不想再忍受种种人工添加剂的伤害,渴望来自天然纯净的植物呵护。顺应回归自然的国际新趋势,天然有机的植物护肤品成为国际美容潮流的宠儿。

  • 标签: 植物 防晒 回归自然 添加剂 防腐剂 化学剂
  • 简介:摘要ICU重症患者需要隔离监护治疗,封闭的环境,陌生的监护仪、治疗仪,容易让病人产生心理障碍,治疗过程中尤其需要心理护理的配合,而且面对不同的病情,在治疗的不同阶段,心理护理的方式及内容应有所不同。全面合理的整体化护理是促进患者心理健康的有效措施,尤其是病情较重的患者须进一步加强心理疏导干预。

  • 标签: ICU 重症患者 心理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介绍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的护理进展,重点阐述了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紧急评估、护理(包括药物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 标签: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 药物疗效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输血前、术前、产前患者血液传染病指标的阳性率,探计其检测的必要性。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HBsAg、抗-HCV、抗HIV、梅毒抗体。结果该院输血前、术前、产前患者血液传染性指标阳性率为17.8%,其中HBsAg阳性率为7.1%,抗-HCV阳性率1.2%,梅毒抗体阳性率9.5%。结论对输血前、术前、产前患者进行传染病指标检测,可以了解患者的状况,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和帮助,加强操作隔离防护,同时可以减少必要的医疗纠纷,为举证倒置留下有力的证据。

  • 标签: 输血 血液传染性疾病 医院感染 检验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