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硝酸甘油经双侧鼻孔滴药对控制管期高血压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62例全麻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31例。A组为观察组,于管前10min吸净双侧鼻腔分泌物及血液,滴入0.02%硝酸甘油4μg/kg,观察管前5min、管即刻、5minSBP、MAP、DBP、HR变化。B组为对照组,管前不滴硝酸甘油。结果:A组SBP、MAP、DBP、HR于管即刻、5min,与管前相比无显着性差异.B组SBP、MAP、DBP于管即刻、5min显着高于管前(P<0.05),与A组同时点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但HR与A组同时点相比无显着性差异。结论:应用0.02%硝酸甘油4μg/kg经双鼻孔滴入,可有效控制管刺激引起高血压,对管前原已血压明显增高者为有效。

  • 标签: 硝酸甘油 拔管期 高血压 给药途径 不良反应 全麻手术
  • 简介:目的:观察使用右美托咪定对全麻管不良反应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腹部手术患者Bo例,随机分成S组(生理盐水组)和D组(右美托嘧啶组).每组40例,手术结束前约30min.D组患者静脉泵注DEX0.6Hg/kg.s组泵注生理盐水。记录不同时间点HR和MBP,患者停药至呼吸恢复、睁眼及拔除气管导管所需时间及相应时间点丙泊酚效应室靶浓度.停药至恢复定向力和AIdrete评分》9分所需时间.以及发生术后寒战、躁动及恶心呕吐情况。结果:D组患者HR和MBP1min.3min、5min及10minmt波动较S组小(P〈0.05).丙泊酚效应室靶浓度较S组低,管时间延长(P〈0.05),但呼吸恢复.睁眼.定向力恢复和Atdrete评分≥9分时间与S组相当(P〉0.05),呼吸恢复和睁眼时丙泊酚效应室靶浓度与S组也无差异(P〉0.05),s组患者发生术后寒战和术后躁动的人数明显增多(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促进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有效减少术后寒战和躁动发生.并且不会影响患者自主呼吸恢复、睁眼及停留在手术室时间。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气管拔管 不良反应
  • 简介:全身麻醉管期.由于麻醉转浅、疼痛。管.吸痰.咳嗽等原因患者常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一系列心血管应激反应。长期以来镇静、镇痛、降压等多种药物被应用于临床管期心血管反应预防随着临床用药不断发展,尤其是一系列超短效药物出现,更多方案如异丙酚,瑞芬太尼.艾司洛尔等.被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就全麻管期心血管应激反应出现原因、机制.临床表现、单药预防策略、多药联合预防策略,预防策略评价及副作用等方面的问题及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拔管 心血管 应激反应
  • 简介:我们对156例颈椎病患者采取刀松解治疗,结合推拿纠正小关节紊乱,以及牵引固定与功能锻炼相结合综合性治疗,疗效经一年以上随访,总有效率为97.5%,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针刀�
  • 简介:围术期低体温可导致许多并发症发生,包括凝血功能障碍、心脏病及手术伤口感染抵抗力降低等。为预防围术期低体温,常采取加温输液以保持体温,对于预防输液体温降低,以及引起相关不良反应方面具有深远意义。

  • 标签: 加温输液 围术期 临床应用 凝血功能障碍 伤口感染 保持体温
  • 简介:呼吸机使用最根本目的是提高病人氧供(DO2),和降低氧耗(VO2),维持机体重脏器功能达到救死扶伤目的,因此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使氧供大于每分钟每公斤体重10毫升,作为危重病人存活安全值。

  • 标签: 机械通气 治疗 非典型肺炎 氧供
  • 简介:目的:观察小儿与成年人在全麻诱导,继以罗库溴铵静脉注射回避反应。方法:选择60例择期手术全身麻醉患者,年龄2岁至65岁,按年龄大小分为两组;小儿组,2-10岁,共30名;成人组,20—65岁,共30名。硫贲妥钠静脉诱导,继以罗库溴铵静脉注射(10秒),观察注药期间肢体不自主回避反应发生频率与严重程度,并进行两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性别无显着性差异,年龄、体重均有显着性差异。小儿组患者与成人组患者回避反应发生频率与严重程度有显着性差异。结论:小儿患者罗库溴铵注药回避反应发生频率与严重程度较成人患者为明显。

  • 标签: 小儿 成年人 罗库溴铵 回避反应 静脉注射 全麻诱导
  • 简介:机械通气是治疗目前全球范围流行非典型肺炎(SARS)主要方法之一。SARS导致难治性ARDS,需要采用包括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和开放肺在内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而尽可能地采用无创或微创方法,重症监护病人身上连续、同步、实时、准确地监测心肺功能可以直接指导机械通气策略实施和综合评估实施效果。

  • 标签: 机械通气 治疗 SARS 心肺功能 监测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药模式PCEA镇痛对胆囊切除术后镇痛效果与副作用。方法:对86例患者随机分为单纯PCEA组和含背景输注CPCEA组,于术后时分别给予0.25%布比卡因+咪唑安定(5mg/100ml)。结果:术后12hVAS和PHS评定在PCEA组略高于CPCEA组,其余各时间点镇痛效果、下肢肌力和循环功能无显著性差异;PCEA组总用药量小,首次排气时间和硬膜外导管拔除时间较早,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下降,患者满意度明显增加,但夜间睡眠质量较差,恶心呕吐发生率与CPCEA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胆囊切除术后采用PCEA或CPCEA硬膜外0.25%布比卡因镇痛,均安全有效,单纯PCEA副作用较小。

  • 标签: 给药模式 硬膜外自控镇痛 胆囊切除术 布比卡因 咪唑安定 局麻药
  • 简介:全麻下患者仍可存在对听信息记忆,研究全麻下记忆,选择科学,简单易行方法十分重要。传统记忆测量方法有一定弊端,心理学界新发展起来加工分离程序是能够分离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记忆成绩中相对贡献一种方法,解决了测试阶段,内隐记忆和显外记忆相互干扰问题,使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测量更加准确,本文对加工分离程序基本原理,多维加工树记忆模型及加工分离程序麻醉下记忆研究中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 标签: 加工分离程序 全麻 记忆 研究 应用
  • 简介:肌松药是现代全麻重要组成成分,对几乎所有麻醉医生来观是“必不可少”药物。似乎,它为麻醉医生提供了“安全舒适”麻醉条件,但不见得其必然为外科医生带来更优越手术条件,同时也肯定为手术患者带来隐患。不用肌松药实施全麻是天方夜谭吗?常规需要永远延续下去?打破常规利弊如何权衡?

  • 标签: 肌松药 黄金 麻醉医生 手术条件 组成成分 外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