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比女性60岁前后骨质疏松发生,观察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将5429名体检女性分为:年龄〈60岁组(老年前期组)和≥60岁组(老年组)。检测骨密度,比较两组间骨质疏松发生。结果老年前期组骨量减少发生2.5%,骨质疏松发生9.9%,老年组骨量减少发生37.7%,骨质疏松发生65.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女性应定期监测骨密度,预防并及时治疗骨质疏松症。

  • 标签: 老年 女性 骨质疏松 发生率
  • 简介:目的分析早发生(EOLC:年龄≤50岁)和晚发生(LOLC:年龄≥70岁)非小细胞肺癌病人的临床特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肿瘤血管生成因子(VEGF)、P21、P53、CerbB2表达状况以及与发生早晚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平行对照研究分析2005年6月~9月初治的术前评估可完全手术切除的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中早发生48例晚发生52例的临床特点,分子生物学表达状况,统计方法为卡方及t检验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LOLC和EOLC中从不吸烟分别是38.5%和25%,被动吸烟13.5%和35.4%,吸烟48.0%和39.6%;P=0.03;LOLC和EOLC的肿瘤家族史分别为9.6%和29.2%,P=0.01;LOLC和EOLC中EGFR阳性分别是32.7%和62.5%;P=0.003;LOLC和EOLC中FVC分别是94.54±14.30和104.29±15.59;P=0.002;FEV1分别是87.73±14.97和95.83+14.07,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家族史和EGFR阳性表达增加了EOLC组风险,RR:3.87(1.27-11.77)和3.43(1.51-7.81)。EOLC组FVC的RR为1,LOLC组FVC的RR为095(0.92—0.98)。结论早发生和晚发生非小细胞肺癌在吸烟状态、家族肿瘤病史、EGFR表达、肺功能上存在差异。其中尤以肿瘤家族史和EGFR阳性、肺功能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非小细胞肺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家庭 吸烟
  • 简介:目的探讨复方参饮强身作用。方法动物实验,选用120只小鼠进行游泳试验,耐缺氧试验和脑血流试验;临床分析:治疗组和对照组事62例。结果治疗组临床主实验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本文提示复方参饮能增强体质,防止衰老,提高中老年手生活质量。且无副作用

  • 标签: 衰老 复方参红饮 中药 小鼠
  • 简介:衰老是一个伴随器官功能逐步衰退的复杂过程。随着年龄增长,肾脏出现诸多生理学及病理学改变,并导致肾脏功能减退,推动机体衰老进程。阐明肾脏衰老的发病机制,预防和延缓肾脏衰老是减少衰老肾脏相关疾病发病的重要环节。

  • 标签: 衰老肾脏 衰老进程 发生机制 功能变化 发病机制 病理学改变
  • 简介:目的:观察老年慢支者QTc间期的延长及死亡。方法:选择210例慢性患者入院后第一次EKG检查,取QRS波起点和T波最清楚的导联,排除U波的影响,测量Ⅱ导联的三个QT间期和RR间期,取其平均值,据Bazett公式,算出QTc间期,结果:慢支患者QTc延长,与是否合并呼衰或心衰及心肺外疾病无关;与并发肺心病(P<0.05);有关,QTc延长后死亡(P<0.01)增加,结论:可能慢支患者并发肺心病时,QTc易延长,死亡增加。

  • 标签: QTC间期 死亡率 老年人 慢性支气管炎
  • 简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lungdisease,COPD)是全球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据估计,在2010年COPD全球发病为11.7%,中国发病为13.6%。由于吸烟、空气污染、老龄化等原因,COPD在全球的发病仍然有上升趋势。

  • 标签: 稳定期 香烟烟雾 急性加重 肺气肿 气道炎症 乙型流感病毒
  • 简介:近年研究发现免疫炎症与衰老的发生有关.在机体衰老过程中,固有免疫反应被激活,导致机体出现一种低水平、慢性炎症状态,即炎性衰老(inflammaging).炎性小体(inflammasome)是由细胞内感受分子如patternrecognitionreceptors(PRRs)与接头蛋白ASC及procaspase-1蛋白组装而成的高分子量多蛋白复合物,是固有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炎性小体能被多种外源性病原微生物或内源性危险信号分子激活,进而诱导caspase-1酶活化.

  • 标签: 炎性衰老 疾病发生 小体 老年性 CASPASE-1 pattern
  • 简介:血气分析是指溶解于血液中的气体成份的分压和含量的测定,是确定酸碱平衡状态的依据,对分析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非常重要[1]。护士是准确采集动脉血气的直接执行者。目前对动脉血气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评价较少,为提高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的准确,确立该项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进行主动干预,并评价干预效果,这些都显得非常重要,也是当务之急。因此,本文探讨护理敏感指标监测在提高老年患者动脉血气采集准确中的应用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 标签: 动脉血气分析 护理质量 标本采集 老年患者 指标监测 准确率
  • 简介:目的研究红细胞分布宽度(RDW-SD)与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的相关性.方法将264例2型老年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DM)组164例、早期糖尿病肾病(EDN)组60例和临床糖尿病肾病(CDN)组40例,选择正常对照组60例.分别测定血清肌酐(Cr)、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血尿酸(UA)、谷丙转氨酶(AL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浆红细胞分布宽度(RDW-SD)、铁蛋白(SF)、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肾小球滤过滤(eGFR)等指标,对各组RDW-SD水平的变化情况及与相应指标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糖尿病各组RDW-SD水平高于对照组[(38.8±5.8)flvs(35.1±5.4)fl,P<0.05],且随着eGFR水平的降低RDW-SD水平升高(P<0.05),EDN组RDW-SD水平与HbA1c、eGFR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糖尿病病程、HbA1c、FBG、TC、TG、HDL-C、UA、Cr、ACR、Hs-CRP、SF呈正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HbA1c、RDW-SD和ACR是eGF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RDW-SD增加时eGFR降低,两者有相关性RDW-SD有可能作为糖尿病肾脏病的一个早期检测指标.

  • 标签: 红细胞分布宽度 糖尿病肾病 尿白蛋白/肌酐 肾小球滤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