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比女性60岁前后骨质疏松发生,观察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将5429名体检女性分为:年龄〈60岁组(老年前期组)和≥60岁组(老年组)。检测骨密度,比较两组间骨质疏松发生。结果老年前期组骨量减少发生2.5%,骨质疏松发生9.9%,老年组骨量减少发生37.7%,骨质疏松发生65.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女性应定期监测骨密度,预防并及时治疗骨质疏松症。

  • 标签: 老年 女性 骨质疏松 发生率
  • 简介:目的:观察老年慢支者QTc间期的延长及死亡。方法:选择210例慢性患者入院后第一次EKG检查,取QRS波起点和T波最清楚的导联,排除U波的影响,测量Ⅱ导联的三个QT间期和RR间期,取其平均值,据Bazett公式,算出QTc间期,结果:慢支患者QTc延长,与是否合并呼衰或心衰及心肺外疾病无关;与并发肺心病(P<0.05);有关,QTc延长后死亡(P<0.01)增加,结论:可能慢支患者并发肺心病时,QTc易延长,死亡增加。

  • 标签: QTC间期 死亡率 老年人 慢性支气管炎
  • 简介:“衰老”是老年病百病之源。防患于未然,弄清衰老机理,对症下药,是延缓衰老,预防老年病的根本之道。老年医学基础研究已出现从老年危重病,转向老年慢性、退行性疾病的趋势,衰老机理研究于此更显重要。

  • 标签: 衰老进程 分子水平 适量运动 限食 医学基础研究 衰老机理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男性血清性激素水平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间在第六人民医院老科就诊的老年患者62例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估认知功能,男性患者按照MMSE测定分数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30例)与认知功能障碍组(32例)。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所有患者血清总睾酮(TT)和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及雌二醇(E2)水平,并根据Vermeulen公式计算游离睾酮(FT),比较两组患者TT、E2和FT水平的差异,并分析TT、E2、FT与老年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老年男性中认知功能障碍组的雌二醇[(20.88±5.10)pmol/Lvs(27.00±9.61)pmol/LP〈0.05]、总睾酮[(4.52±1.88)mmol/Lvs(6.42±1.84)mmol/LP〈0.05]、游离睾酮[(0.043±0.022)nmol/Lvs(0.092±0.034)nmol/LP〈0.05]水平较认知功能正常组低(P〈0.05)。结论老年男性认知功能障碍可能与性激素水平下降相关。

  • 标签: 老年 总睾酮 游离睾酮 雌二醇 认知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中老年人血清尿酸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分别检测5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54例脑梗死(CI)、53例脑出血(CH)的尿酸指标与53例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血清尿酸水平在四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以心肌梗死组尿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较显著,脯梗死组、脑出血组也与对照组有一定差异。结论尿酸可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 标签: 尿酸 心肌梗塞 大脑梗塞 脑出血
  • 简介:目的研究老年原发性高麻压患者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otalantioxidantcapacity,TAS)水平变化;分析TAS相关因素;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TAS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老年病科住院男性患者100例,年龄69~92岁,平均(83.3±6.2)岁,分为非高血压组(n=37)和高血压组(n=63),通过化学发光定量法榆测其血浆TAS,同时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C-reactionprotein,hsCRP)、尿微量白蛋白(MAU)、血脂、血尿酸、转铁蛋白等,并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颈动脉内膜厚度(CIMT).结果高血压组患者TAS值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068±0.058mmol/L与1.094±0.048mmol/L,P=0.045).单变量分析显示:TAS与尿微量白蛋白(r=-0.311,P=0.014)、血尿酸(r=-0.399.P=0.001),超敏CRP(hsCRP)(r=-0.269,P=0.011)呈负相关;校年龄以后作偏相关分析提示TAS与hsCRP(r=-0.334,P=0.02)呈负相关.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存在TAS降低,且与超敏CRP有一定相关性,通过TAS来评估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炎症反应和抗氧化状态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老年人 高血压 总抗氧化能力
  • 简介:脑组织发生缺血时.不论糖尿病性和非糖尿病性所致的高血糖症均可加重脑组织的损害并可使预后不良.已被人们越来越重视。为此,作者对本院近二年来收治急性脑梗塞160例患者的血糖水平对预后的影响作如下分析。

  • 标签: 血糖水平 急性脑梗塞 患者 预后 高血糖症 非糖尿病
  • 简介:血气分析是指溶解于血液中的气体成份的分压和含量的测定,是确定酸碱平衡状态的依据,对分析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非常重要[1]。护士是准确采集动脉血气的直接执行者。目前对动脉血气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评价较少,为提高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的准确,确立该项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进行主动干预,并评价干预效果,这些都显得非常重要,也是当务之急。因此,本文探讨护理敏感指标监测在提高老年患者动脉血气采集准确中的应用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 标签: 动脉血气分析 护理质量 标本采集 老年患者 指标监测 准确率
  • 简介:目的研究红细胞分布宽度(RDW-SD)与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的相关性.方法将264例2型老年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DM)组164例、早期糖尿病肾病(EDN)组60例和临床糖尿病肾病(CDN)组40例,选择正常对照组60例.分别测定血清肌酐(Cr)、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血尿酸(UA)、谷丙转氨酶(AL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浆红细胞分布宽度(RDW-SD)、铁蛋白(SF)、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肾小球滤过滤(eGFR)等指标,对各组RDW-SD水平的变化情况及与相应指标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糖尿病各组RDW-SD水平高于对照组[(38.8±5.8)flvs(35.1±5.4)fl,P<0.05],且随着eGFR水平的降低RDW-SD水平升高(P<0.05),EDN组RDW-SD水平与HbA1c、eGFR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糖尿病病程、HbA1c、FBG、TC、TG、HDL-C、UA、Cr、ACR、Hs-CRP、SF呈正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HbA1c、RDW-SD和ACR是eGF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RDW-SD增加时eGFR降低,两者有相关性RDW-SD有可能作为糖尿病肾脏病的一个早期检测指标.

  • 标签: 红细胞分布宽度 糖尿病肾病 尿白蛋白/肌酐 肾小球滤过率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sST2、pro-BNP、超敏TNT测定在收缩功能正常心衰患者的诊断作用.方法符合(E/A比值〈1,pro-BNP〉220pg/mL)心衰患者100例,选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sST2、pro-BNP、超敏TNT、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1)收缩功能正常心衰组sST2、pro-BNP、超敏TN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2)收缩功能正常心衰组,随着纽约心脏病学协会标准(NYHA)分级增加,血清sST2、pro-BNP、超敏TNT水平逐渐升高.NYHA分级与血清sST2、pro-BNP、超敏TNT水平正相关;(3)收缩功能正常心衰组,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EVDD)与血清sST2、pro-BNP、超敏TNT水平正相关,E/A与血清sST2、pro-BNP、超敏TNT水平负相关;(4)血清sST2、pro-BNP、超敏TNT水平呈线性正相关关系.结论血清sST2,pro-BNP、超敏TNT共同参与了心衰的病理、生理过程,对心衰尤其收缩功能正常心衰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sST2 PRO-BNP 超敏TNT 收缩功能正常心衰
  • 简介:目的调查老年男性人群血清活性维生素D含量和动脉硬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老年科体检的60岁及以上男性137例,运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中活性维生素D含量,根据检测值将其分为高、中、低值3组.同时对所有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及详细的体格检查,包括年龄、身高、体重等一般情况,疾病史、钙磷代谢相关药物使用情况及肾功能、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的检测,并测定动脉硬化指标,包括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和臂踝指数(ABI).分析血清中活性维生素D浓度和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3组人群的一般情况、相关药物使用情况、心血管危险因素、心血管系统疾病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aPWV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ABI在3组人群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ABI和血清中活性维生素D的含量呈负相关(P=0.015).结论老年男性中,活性维生素D的含昔与baPWV无相关,而与ABI呈负相关关系,提示活性维生素D和早期动脉硬化有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活性维生素D 老年男性 动脉硬化 BAPWV ABI
  • 简介:目的探索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患者血清甲状腺素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49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和235例老年COPD患者(包括缓解期和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TT3、TT4、FT4、FT3和TSH水平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OPD缓解期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无明显差异,而急性加重期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降低(P〈O.05o急性加重期的三组:无肺心病和呼衰组(A组)、有肺心病无呼衰组(B组)、呼衰组(C组),B组和C组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基本上都较A组低,但仅有FT3和TT4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以呼衰组患者最低。另外,FT3水平下降与PaO2下降成正相关。而且COPD死亡组患者除TSH(p〉0.05)外,其余甲状腺激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存活组(P〈0.05.结论COPD患者存在着明显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异常,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COPD的严重性、进展和预后有一定关系。

  • 标签: COPD 甲状腺激素 相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