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共27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纳入该研究。所有患者均在入院2周内行CT血管成像检查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为准,CT血管造影≥50%狭窄的下肢动脉血管的灵敏度为96.30%,特异度为98.01%。两组一致性检验k=0.9524。结论CT血管成像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可作为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前期可靠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 标签: 糖尿病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 CT 血管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简介: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mellitu,T2DM)是多种因素作用的胰岛素分泌障碍或生物功能受损性疾病,T2DM长时间的血糖升高可造成多个器官的功能损害进而引发全身性代谢紊乱。T2DM动脉硬化发生机制颇为复杂,并发心脑血管事件不占少数,是T2DM引发患者死亡的首要病因,如能对T2DM患者及早进行大血管检查并对病变进行干预治疗,便可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弹性成像 糖尿病 斑块
  • 简介:目的通过临床研究分析糖尿病患者出现肺部并发症时的CT影响学表现。方法该次调查的样本在作者所在的医院选取,样本容量为160例,组别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选取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在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80例,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34例;年龄在48~72岁之间,平均年龄在(58.54±4.8)岁;所有参与该次研究的糖尿病患者均已经出现肺部并发症,再选取同院的单纯肺结核的患者80例,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39例;年龄在46~69岁之间,平均年龄在(54.31±2.9)岁。对所有的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分析两组患者CT结果的差异,从中分析总结糖尿病肺部并发症患者的CT影像学特点。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CT结果进行观察比较发现,糖尿病肺部并发症的80例患者:有13例患者出现磨玻璃影(16%),25例患者CT表现为网织影(其中,10例患者表现为胸膜下线)(31%),15例患者表现为小叶间隔增厚(18%),8例患者为小叶内间质增厚(10%),6例为间质小结节(7.5%),4例患CT表现呈支气管血管周围间质增厚(5%),其余患者肺部CT影像学检查结果无异常(11.25%);观察组患者的CT影像学结果显示:磨玻璃影患者1例(1.25%),小叶间隔增厚患者2例(3.75%),网织影的患者3例(其中,CT表现胸膜下线的患者1例)(2.5%)。此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和肺部疾病两者均能促发彼此的病情恶化,临床上一般在对两种疾病的诊断以及治疗之前,首先要进行影响学的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研究分析,最终主要依据病理检查结果确诊。最终为患者有效的控制病情。

  • 标签: 糖尿病 肺部并发症 CT影像学 表现
  • 简介:目的探讨中老年糖尿病患者脑梗塞临床症状,并使用CT进行诊断分析,对其特点进行研究。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40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为研究组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糖尿病非脑梗塞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对比两组患者CT诊断及临床症状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通过进行CT诊断,研究组患者在偏瘫、失语、球麻痹等方面病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有其特殊的CT影像学表现,建议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具有头晕、肢体麻木等症状时,最好行头颅CT检查以明确是否合并脑梗塞,提高临床诊断率。

  • 标签: 中老年 糖尿病患者 脑梗塞 CT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针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双源CT影像对左心功能进行定量评价的方法进行较深入的分析研究。方法该研究收集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的75例冠心病患者有关资料,其中有38例患者合并糖尿病,剩余患者不存在糖尿病,对照分析研究这些患者的左心功能,分别采用心脏双源CT和超声心动图方法进行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种检测方法检查患者左心功能各指标都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左心功能的各项指标上,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高于非糖尿病患者,但EF指标相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钙化积分上,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高于非糖尿病患者,三支病变、完全闭塞及重度狭窄情况相对较多,单支病变、轻度狭窄在非糖尿病患者中发病率较高。结论对于左心功能评价而言,双源CT是比较准确可行的一种方法,可有效评估患者左心功能和冠脉病变情况,对于提高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左心功能的评估准确率都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CT影像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心功能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在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患者左心室功能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3月大庆市人民医院及大庆油田总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78例。按照糖化血红蛋白大小分为2组。其中糖化血红蛋白〈6.5%纳入A组,共纳入40例;其余38例糖化血红蛋白均≥6.5%,纳入B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40名健康者纳入对照组。收集并比较3组受试者采用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左技术产生的心室功能数据。结果3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整体圆周收缩期峰值应变及左心室整体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经方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和对照组相比,左心室质量大、整体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及整体面积收缩期峰值应变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对照组比较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中左心室质量、整体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及整体面积收缩期峰值应变或可成为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功能检测的敏感指标。

  • 标签: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 左心室功能 2型糖尿病 血糖控制不良 糖化血红蛋白 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