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4 个结果
  • 简介:按照随机对照的方法选取130例DM患者,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64、66例两组分别失访(6例、12例),两组患者基线人口学资料、接受教育的程度、治疗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参加医院DM讲座4次,实验组参加DM看图对话工具小组教育课4次,个别病员会增加一对一教育,并制定行为改变目标。每月一次回访。结果通过强化教育干预并随访4个月显示:实验组患者对DM综合治疗的知识、依从性评分提高,糖、血脂水平改善(P〈0.05)结论使用DM看图对话工具开展小组教育,并进行全程管理,能提高DM患者对饮食、运动、用药、监测和管理方面的知识、依从性,帮助患者改变不良行为,血糖、血脂水平改善。

  • 标签: 糖尿病(DM) DM教育 行为矫正 依从性
  • 简介:2型糖尿病病人140例,空腹血糖在10mmol/L以上,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对照组70例,观察组实行常规治疗加心理支持,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的依从性与血糖达标明显高于对照。结论:心理支持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血糖控制有明显的影响。

  • 标签: 糖尿病 心理支持 依从性 血糖
  • 简介:选择60岁以上T2DM患者20例,进行健康教育,坚持饮食控制、运动、按时服药等,7~12月后回访患者。结果治疗依从性提高至95%,无一例患者发生酮症。结论健康教育是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 标签: 健康教育 老年 2型糖尿病(T2DM) 酮症
  • 简介:目的:探究社区综合干预对糖尿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该实验98例糖尿病患者源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社区内进行初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使用目前临床上常规的降糖疗法,实验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社区干预治疗,并随访患者1年。结果干预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分别为75.51%(27/49)和55.10%(36/49),实验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以及餐后2h血糖(PBG)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患者有小幅度下降,不显著。结论糖尿病患者除了常规的治疗管理外,联合社区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并降低患者HbA1c、FBG和PBG的含量,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可以广泛的在社区内推广。

  • 标签: 社区综合干预 糖尿病 常规疗法 治疗依从性 临床疗效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该院收治的2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空腹血糖值(FPG)、餐后2h血糖值(2hPBG)]、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研究组FPG、2hPBG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与SF-36评分高于干预前与对照组,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不仅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还可提高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 老年糖尿病 治疗依从性
  • 简介:目的:探讨以家庭主要成员为对象同步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医学营养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实验组患者及家庭主要成员一起参加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方法。患者出院6个月后,采用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量表评定饮食依从性,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脂变化。结果出院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饮食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的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脂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家庭主要成员同步健康教育可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对患者血糖、血脂等代谢指标有明显控制作用。

  • 标签: 糖尿病 家属 健康教育 饮食治疗 病人依从性
  • 简介:纳入此研究中的8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4年9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常规宣教以及PBL+CBS宣教模式,分析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模式宣教后,其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显著好于对照组,指标分数经计算后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统计学意义产生,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PBL+CBS宣教模式能够提升自身的治疗依从性,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 标签: PBL+CBS宣教模式 2型糖尿病 治疗依从性
  • 简介:2015年02月~2017年02月120例T2DM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多样性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T2DM采用多样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效果显著。

  • 标签: 2型糖尿病(T2DM) 治疗依从性 多样性护理方式
  • 简介:目的着重于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期运用护理干预对其低血糖发生的影响。方法对80例该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因而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指标、低血糖发生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FBG为(6.62±1.35)mmol/L,2hPG为(7.31±2.16)mmol/L,HbAlc为(5.63±1.42)%,低血糖发生为2.5%,护理满意度为97.5%,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其低血糖发生,改善其临床指标,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强化治疗期 护理干预 低血糖发生率 影响
  • 简介:我中心自2009年起全面实施社区卫生服务网格化管理,选取辖区(孔浦街道)151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试验组,(甬江街道)147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试验组实施网格化管理,社区综合性干预。对照组沿用传统的松散型管理。一年后对每例糖尿病患者通过问卷调查评价其治疗依从性,监测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c)并进行评价。结果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糖尿病患者监测FBG、2hPBG、HbA1c、治疗依从性有显著差异。试验组血糖控制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网格化管理有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效地控制血糖,明显降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社区 网格化管理 糖尿病 治疗依从性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情况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5年3月—2016年7月收治的糖尿病老年病患106例,全部患者均通过问卷调查表统计记录患者用药治疗依从性状况,并对相关影响因素作归纳统计,明确患者治疗依从性原因,并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主要受到自身文化水平不足,运动锻炼量低下,糖尿病基础知识不了解,记忆功能衰减,居住环境就医困难,患者独居,经济压力大,自我血糖监测不良等因素影响,造成用药依从性低下;老年患者在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指导之后,自身用药依从性得到明显提升,与护理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当前老年糖尿病患者依从性差的根本原因入手,实施系统、细致的健康知识宣教指导,确保患者控制血糖的持续性与正确性,督促病患按时定量用药,增强患者用药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 标签: 老年 糖尿病 用药依从性 护理对策
  • 简介:《中华糖尿病杂志》刊登了新疆医科大学马依彤教授《2010年福海地区哈萨克族居民糖尿病及空腹血糖》。文章中调查的哈萨克族人群饮食以羊肉、乳制品、馕为主,蔬菜及膳食纤维含量少,脂肪、蛋白、盐类的摄人较多。但调查发现该人群糖尿病总患病及男性患病、女性患病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空腹血糖受损总患病、男性空腹血糖受损患病及女性空腹血糖受损患病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 标签: 糖尿病患病率 哈萨克族 空腹血糖受损 新疆医科大学 膳食纤维
  • 简介:目的调查榆林市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的患病,分析与其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榆林市中医院内分泌科的500例T2DM住院患者,男262例,女238例,进行汉密度抑郁量表评定。采集BMI、病程、文化程度等,计算抑郁的患病,筛选抑郁的危险因素。结果500例2型糖尿病患抑郁者184例。其中男性70例,女性114例。2型糖尿病抑郁的患病为36.8%。进入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程的有:性别、病程、文化程度。进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程的有性别、病程。结论性别、病程是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的危险因素。

  • 标签: 2型糖尿病 抑郁 患病率
  • 简介:据2011年1月26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糖尿病患者人数为2580万,占美国人口8.3%,其中已诊患者为1880万,未诊患者为700万。20岁以上成人中糖尿病患病为11.3%,糖尿病前期为35%。20岁以下糖尿病患者大约21.5万,65岁以上老人中26.9%为糖尿病患者,达1090万。

  • 标签: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糖尿病患病率 成人 患者人数 糖尿病前期 数据显示
  • 简介:目的主要是对小儿肥胖以及糖尿病的发病进行相关性研究[1]。方法主要是选取该院在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所接收治疗的80例小儿肥胖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将其分成为实验组患者,另外选择80例没有肥胖症的儿童作为对照组。把两组儿童的空腹血糖和用餐之后2h的血糖指标进行对比,并且对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异常以及糖尿病的发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空腹血糖受损、耐糖量异常以及糖尿病的发生概率都要比对照组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患儿在空腹时的血糖、用餐之后2h的血糖等指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的肥胖症是引发糖尿病的重要因素,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小儿的肥胖,同时提高小儿的身体健康水平。

  • 标签: 小儿肥胖症 糖尿病 发病率 相关性研究
  • 简介:T2DM患者79例,根据UAER分为A组,n=30(UAER〈20ug/min)、B组,n=27(UAER20~200ug/min)、C组,n=22(UAER〉200ug/min),所有患者进行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测定GFR,并测定UAER、ACR、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收缩压(SBP)。结果随着UAER的增加,GFR逐渐下降(P〈0.01),ACR逐渐升高(P〈0.05),GFR与UAER、ACR呈显著负相关(P〈0.01);C组的HbA1c、SBP、Scr、BUN较A组及B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GFR是反映糖尿病肾病早期发病的敏感指标,结合UAER、ACR能更准确更全面反映糖尿病肾病的病变程度,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 标签: 2型糖尿病(T2DM) 糖尿病肾病(DN) 肾小球滤过率(GFR) 尿白蛋白排泄率(VAER)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改善门诊糖尿病病人相关知识掌握度与行为依从性中的作用。方法选取89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门诊健康教育,并对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行为依从性改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干预后该组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后患者合理用药、合理饮食、合理运动、控制体重、规范监测血糖、足部护理及按时复诊等行为依从性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针对门诊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有效增加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可改善患者行为依从性,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糖尿病 依从性
  • 简介: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2月在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572例新诊断糖尿病患者,均进行免散瞳眼底摄片,按伴或不伴视网膜病变将患者分为糖尿病伴视网膜病变组(DR组)和不伴视网膜病变组(NDR组),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和生化指标上的差异,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在572例患者中,61例(10.7%)患者合并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组与不伴视网膜病变组相比,合并高血压比例更高(P〈0.05),糖化血红蛋白、高甘油三酯水平更高(P〈0.05)。不同年龄段新诊断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患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高血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水平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 标签: 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患病率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