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血脂检验对糖尿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择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28例糖尿患者设定为观察组,再随机选择同期接受体检的28例健康者设定为对照组,两组均取血样与生化试验,比较两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血脂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血脂指标比对照组高,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比对照组低,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患者血脂指标与健康者对比明显出现异常,所以,临床对糖尿患者血脂要加强检验,及早确诊疾病进展情况,为患者糖尿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 标签: 血脂 检验 糖尿病 价值
  • 简介:2型糖尿(T2DM)患者血脂异常很常见,是导致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T2DM患者血脂异常中混合型多见,以生活方式干预为治疗的基础,他汀类药物可以有效地降低LDL-C水平,能明显减少糖尿患者心肌梗死后冠脉事件的发病率。

  • 标签: 糖尿病 冠心病 血脂异常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糖尿合并妊娠妊娠糖尿母儿并发症的诊断。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GDM患者12例与同期糖尿合并妊娠期患者12例,分别作A、B组,A组患者视病情采取饮食控制与必要胰岛素治疗,B组患者全部饮食控制与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母儿并发症与妊娠结局。结果GDM患者的妊娠结局明显好于糖尿合并妊娠患者,母儿的并发症明显较少,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合并妊娠患者与妊娠糖尿患者进行有效的血糖控制,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妊娠结局。

  • 标签: 糖尿病合并妊娠 妊娠期糖尿病母儿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究妊娠合并糖尿围产期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其所产生的影响.方法整理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月该院治疗的80位患有妊娠合并糖尿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无规律分成对照组以及实验组,每组40位病人,对照组使用一般的护理方法,实验组使用围产期护理干预方法.对比两组病人血糖控制状况及出现妊娠并发症状的几率.结果对照组比实验组出现胎膜提前破裂、产后出血、早产等情况数量较多,并且治疗后实验组餐后2h血糖以及HbAlc标准显著小于对照组,两组病人在诊治之后的餐后2h血糖以及HbAlc标准均小于诊治之前,上述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围产期对于妊娠合并糖尿病人的护理,能够正确的控制血糖情况,并减少并发症出现率,值得在治疗当中进行广泛使用.

  • 标签: 妊娠合并糖尿病 围产期 护理干预
  • 简介:对收治的42例GDM的高危因素、新生儿状况、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GDM人多具有高危因素,部分病人有2种以上,33.3%的孕妇生产巨大儿。治疗首先采取饮食和运动治疗,每周2次监测空腹血糖及3餐后2小时血糖。必要时应用胰岛素,根据血糖情况调整用量,直至满意。对出生的新生儿注意监测血糖。结论:GDM对母儿的危害是大的。

  • 标签: 高危因素 巨大儿 妊娠期糖尿病(GDM) 胰岛素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糖尿干预治疗与妊娠结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妊娠糖尿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患者,观察组给予干预治疗,通过饮食、药物、运动等方法。对照组未给予干预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妊娠结局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孕妇并发症、围生儿的并发症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糖尿患者给予干预治疗,可以有效控制血糖的变化,同时妊娠患者的分娩方式以及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得到降低。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干预治疗 妊娠结局
  • 简介:目的:探讨对妊娠糖尿的孕妇采用孕期管理的管理模式后对孕妇妊娠结果的作用。方法选择150例于2013年4月—2015年9月期间在该院治疗的妊娠糖尿孕妇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的患者采用一般管理的管理方式,而观察组的患者在对照组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综合及人性化的孕期管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患者经综合及人性化的孕期管理模式后并发症状况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妊娠糖尿孕妇好转率为84%,满意程度为97.3%;对照组患者经护理后好转率为56%,满意程度为60%。两组数据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实施综合及人性化的孕期管理模式,可以减少妊娠糖尿孕妇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心理状况的好转率,因此获得患者的好评,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孕期管理 孕妇 影响 满意程度
  • 简介: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血脂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0月,该院门诊诊治的2型糖尿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组均予糖尿饮食、适度运动,口服二甲双胍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服吡格列酮,疗程为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FPG、HbA1c)、血脂(TG、TC、HDL-C、LDL-C)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血糖及血脂水平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糖及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均有降低血糖和改善胰岛素抵抗作用,但吡格列酮在降低血脂方面更有优势。

  • 标签: 吡格列酮 2型糖尿病 血脂 干预
  • 简介:抽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80例GDM并发酮症酸中毒孕妇,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以针对性治疗,对照组不采取治疗方法,对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经针对性治疗后分娩结局好于对照组,不良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孕妇产后情况较好,数据间经对比计算后统计学意义形成。结论:妊娠糖尿并发酮症酸中毒选择针对性治疗方法可有效改善孕妇的妊娠结局,提升自然分娩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妊娠糖尿病(GDM) 酮症酸中毒 妊娠结局 治疗效果
  • 简介: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本院行妊娠糖尿筛查并住院分娩的100例妊娠糖尿患者,将诊断妊娠糖尿后未遵医嘱行血糖控制且血糖控制不理想的4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诊断妊娠糖尿后遵医嘱进行规范化治疗且血糖控制良好的5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两组患者妊娠期及分娩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新生儿结局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羊水过多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巨大儿、胎儿窘迫、足月低体重儿、早产儿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糖尿对母婴危害大,应早期筛查和规范化治疗,提高母婴安全。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规范化治疗 妊娠结局
  • 简介:选取2016年度96例妊娠糖尿(GDM)孕妇,随机平分为常规组孕产妇采取传统常规护理服务,教育组孕产妇在此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结果护理后,教育组孕产妇空腹(FPG)、餐后2h血糖(2hPP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教育组孕产妇对健康知识掌握度以及健康行为等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强化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GDM孕妇血糖水平,提高依从性。

  • 标签: 妊娠期 糖尿病 健康教育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在妊娠糖尿(GDM)患者护理中应用连续性护理对患者的妊娠结局影响。方法选在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该院治疗的妊娠期伴糖尿患者102例,依据护理方式的差异划分成连续组与常规组,每一组患者51例,观察护理的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FBG指标、2hBG指标、HbA1c指标均发生改善,连续组改善的效果相对明显(P〈0.05);常规组黄疸、早产、胎儿畸形、巨大儿、羊水过多、感染、妊娠高血压、剖宫产与产后出血发生情况与连续组相比,数值明显要大于连续组(P〈0.05)。结论在妊娠糖尿/GDM患者护理中应用连续性护理能够改善患者母婴结局,值得应用。

  • 标签: 连续护理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结局
  • 简介:我患糖尿多年,在抗“糖”的道路上走过很多弯路。由于家庭一些琐事,使我有时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后来我发现在我情绪不稳定或发脾气时我的血糖就高,我不知道情绪为什么会影响血糖的变化,同时也希望专家能教我一些控制自己情绪的方法。

  • 标签: 情绪不稳定 糖尿病 发脾气 控制 血糖
  • 简介:过量饮酒,有害健康,这是许多人都懂的道理。但是2004年《science》上有文章称,即使少量饮酒,也有害健康。四五年过去了,许多人仍认为少量饮酒有益健康,而在实际操作中更是无法准确地把握这个“少量”到底有多少。

  • 标签: 糖尿病 有益健康 少量饮酒 过量饮酒
  • 简介:糖尿性胃肠糖尿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在1型糖尿患者早期即有合并胃肠道功能紊乱的趋势.而2型糖尿患者则随着病程的延长.胃肠道症状的发生亦会增高。糖尿性胃肠发病率为30%~76%.但出现明显的消化道症状者仅占糖尿患者的20%~40%。由于以往人们认识不足或受检测方法的限制.大多数患者未得到及时诊治。

  • 标签: 糖尿病性胃肠病 2型糖尿病患者 胃肠道功能紊乱 慢性并发症 胃肠道症状 消化道症状
  • 简介:目的分析妊娠合并糖尿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与护理对策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在2007年3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患者22例,针对其病情实施孕期、院内与院外健康教育,并实施控制血糖、胰岛素治疗及饮食护理。结果所有患者经过健康教育与控制血糖、胰岛素治疗及饮食护理之后,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对于妊娠合并糖尿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与有效护理,能够减少产妇与围产儿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 标签: 妊娠合并糖尿病 健康教育 护理对策
  • 简介:目的了解妊娠糖尿的筛查阳性率,并对妊娠糖尿筛查阳性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于2013年1月—2014年12月随机选取2000例孕产妇进行研究,均进行妊娠糖尿产前筛查,采取1h50g葡萄糖筛查试验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进行筛查诊断,统计其筛查阳性例数,并采用Logistics线性回归分析妊娠糖尿筛查阳性的危险因素。结果进行妊娠糖尿产前筛查的2000例孕产妇中,有20例孕产妇被筛查出妊娠糖尿阳性,其筛查阳性率为1%。妊娠糖尿筛查阳性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较大、妊娠前BMI体质量指数较高、妊娠期体重增加幅度较高、吸烟、具有糖尿家族史以及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结论妊娠糖尿筛查的阳性率为1%,其筛查阳性与孕产妇的年龄、妊娠前BMI指数、妊娠期体重增加幅度、吸烟、糖尿家族史以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有关,妊娠前及妊娠期间应尽量规避这些危险因素,以减少妊娠糖尿的发生,有利于避免妊娠不利结局的出现。

  • 标签: 妊娠 糖尿病 筛查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分析研究妊娠糖尿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时机对于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将该院于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76例妊娠糖尿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孕32周前确诊,同时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和对照组(孕32周后确诊,同时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对比分析了两组孕妇治疗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孕妇产后出血率以及剖宫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孕妇妊娠高血压、羊水过多、产后感染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中巨大儿、呼吸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早产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糖尿患者孕32周前确诊,及时采用有效的治疗措施,可有效降低孕妇及围生儿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母婴预后。

  • 标签: 急诊 骨创伤 漏诊 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