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自拟中药方治疗糖尿病便秘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3月—2016年7月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莫沙必利,治疗组应用自拟中药方。治疗2周后比较患者临床症状及血糖、血脂等指标的变化情况。随访半年,了解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情况。结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血糖、血脂控制平稳,糖化血红蛋白低(P<0.05)。结论自拟中药方治疗糖尿病便秘患者疗效确切。

  • 标签: 糖尿病 糖尿病便秘患者 自拟中药方
  • 简介:随着糖尿病患者病史的延长和年龄的增长,胰岛功能逐渐减退直至衰竭,最终,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需要胰岛素作为补充或替代治疗。中国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较差,35%~40%的患者控制血糖不理想,但仍未启用胰岛素治疗,当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担心低血糖。

  • 标签: 胰岛素治疗 低血糖 风险 糖尿病 胰岛功能 替代治疗
  • 简介:自行设计一种胰岛素治疗执行记录单。结果:该记录单规范记录常规多点血糖监测结果和常规4各个时段胰岛素治疗剂量与执行。结论:简单直观、书写方便,记录规范,能较直观地反应血糖变化,胰岛素注射使用情况,在满足住院患者常规多点监测需要的同时也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综合管理质量。

  • 标签: 血糖监测 胰岛素治疗 记录单
  • 简介:86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为2015年4月-2016年6月期间,根据入院治疗顺序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选择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米力农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MMP-9、BNP、血清TNF-α、IL-6、LEVF以及LVESD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心力衰竭采用米力农辅助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室结构,提升心室射血分数。

  • 标签: 米力农 心力衰竭 辅助治疗
  • 简介: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对症治疗与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抽取该院收治的1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该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均占60例。一组患者单纯使用对症治疗,即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即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值以及脑神经功能(NIHSS)评分,并记录两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结果完成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值对比,实验组明显较治疗前下降,且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为(4.52±1.33)d,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效果更佳,可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值得在今后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糖尿病 对症治疗 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
  • 简介: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30例,按不同的西医内科治疗方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吡格列酮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方案进行治疗,对俩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73.3%,二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吡格列酮治疗糖尿病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糖尿病 西医内科 治疗方案
  • 简介:将血压正常的5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以控制血糖、糖尿病教育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15粒,3次/日,均治疗12周。完成治疗后观察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肝功能、血尿常规等指标以评价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肝肾功能、血尿常规治疗后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能有效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且药物使用安全性较高,在临床中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复方丹参滴丸 早期糖尿病肾病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我院2014月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脑卒中患者62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观察组行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结果: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4.48±1.45)天、胰岛素用量(43.26±8.11)U/天、低血糖发生率3.23%、NIHSS评分(20.05±3.28)分显著小于对照组(9.03±3.16)天、(58.03±9.93)u/天、19.35%、(24.18±5.07)分(P〈0.05)。结论:胰岛素泵在糖尿病脑卒中治疗中疗效显著。

  • 标签: 糖尿病卒中 胰岛素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效果。方法选择糖尿病肾病患者66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和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及治疗前后蛋白尿水平。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4h尿蛋白含量和尿微量白蛋白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疗效显著,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前列地尔 糖尿病肾病 蛋白尿 效果
  • 简介:收治的小儿厌食症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选择健胃消食片加维生素B治疗,观察组患儿予以本院自拟健脾和胃汤治疗,4周。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二组中医证候积分、血红白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二组的血红白蛋白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应用自拟健脾和胃汤治疗小儿脾胃虚弱型厌食症可提高的治疗效果,且增加患儿的血红白蛋白、血清白蛋白含量,促进患儿营养的吸收。

  • 标签: 小儿 脾胃虚弱 自拟健脾和胃汤 厌食症
  • 简介:目的探讨中频脉冲电(电脑仿生治疗仪)辅助治疗糖尿病合并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该院治疗的糖尿病合并慢性盆腔炎患者11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频脉冲电治疗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2%,明显优于对照组71.9%(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频脉冲电(电脑仿生治疗仪)辅助治疗糖尿病合并慢性盆腔炎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中频脉冲电治疗仪 糖尿病 慢性盆腔炎
  • 简介:目的为临床2型糖尿病的治疗提供用药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月期间2型糖尿病1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A组:强化治疗方案(人胰岛素联合中性鱼精蛋白人胰岛素);B组:预混胰岛素联合人胰岛素类治疗方案;C组:门冬胰岛素治疗方案。根据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差异及住院情况的差异进行综合疗效评价。结果患者入院初期的性别、年龄、病程基础资料的统计,及空腹血糖、BMI的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A组患者空腹、早餐后2h、午餐后2h及晚餐后2h的血糖数值均小于B、C组,相较B组,A组患者各检测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相较于C组,仅空腹、午餐后2h的患者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住院期间低血糖发生情况方面,C组低血糖发生率仅为7.4%,显著低于A、B两组患者(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超短效胰岛素)的治疗方案,虽然短时间的降糖效果不如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但综合低血糖发生情况来看,门冬胰岛素降糖效果稳定,使用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2型糖尿病(T2DM) 强化治疗方案 预混胰岛素 门冬胰岛素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干预治疗与妊娠结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患者,观察组给予干预治疗,通过饮食、药物、运动等方法。对照组未给予干预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妊娠结局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孕妇并发症、围生儿的并发症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给予干预治疗,可以有效控制血糖的变化,同时妊娠患者的分娩方式以及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得到降低。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干预治疗 妊娠结局
  • 简介:对80例2014年2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并脑梗塞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采用益气活血法。结果: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7.843.21)分,治疗总有效率为97.5%,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法治疗糖尿病并脑梗塞效果确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能够有效减少。

  • 标签: 糖尿病 脑梗塞 益气活血法 疗效评估
  • 简介:目的对糖尿病综合管理中医学营养治疗方面现有的不同干预措施进行效果评价。方法检索CBM、万方、CNKI数据库,选取合格的文献并从中提取相应信息。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改良后的医学营养治疗在FPG、2hPG、HbA1c、TC、TG、BMI方面与传统医学营养治疗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研究效果更倾向于干预组。结论与传统模式相比,改良后的医学营养治疗措施对2型糖尿病的控制有更显著的积极影响,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2型糖尿病患者 META分析 医学营养治疗
  • 简介:目的探究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在2016年1—12月期间于该院接受胰岛素泵治疗的46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对象,并选择46例接受常规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作为参照组。对两组的疗效差异实施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病例发生低血糖比例情况与参照组相比明显要小,血糖达标时间更短,疗效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施以胰岛素泵治疗,可获得更优的疗效。

  • 标签: 糖尿病 胰岛素泵 治疗疗效
  • 简介:回顾性分析134例GDM患者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56例给予常规的干预,观察组28例给予个体化营养治疗。结果干预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观察组上述血糖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羊水过多、胎膜早破、早产等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新生儿窒息、巨大儿等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营养治疗GDM可有效降低血糖水平,改善妊娠结局。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GDM) 个体化营养 妊娠结局
  • 简介:目的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联合应用硝苯地平与厄贝沙坦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展开观察与分析。方法将98例于2015年8月—2017年6月来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应用硝苯地平与厄贝沙坦进行治疗的为观察组,仅接受临床常规治疗的则为对照组。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对比。结果(1)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5.92%,相比于对照组的81.63%明显升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血压及血糖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压及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水平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的下降幅度要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通过联合应用硝苯地平与厄贝沙坦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其血压及血糖的降低,疗效安全可靠,值得重视。

  • 标签: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 硝苯地平 厄贝沙坦 临床疗效
  • 简介:为更好地指导中国内分泌科临床医生合理规范的使用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方案,促进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的恢复和改善,为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带来显著获益,《药品评价))杂志组织多位内分泌科专家联合起草了一份《2型糖球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临床专家指导意见》(简称《专家指导意见》),并于2017年4月15日在洛阳发布。

  • 标签: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 内分泌科专家 2型糖尿病 临床医生 胰岛B细胞功能 强化治疗方案
  • 简介:目的探讨肾结石合并糖尿病行经皮肾取石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40例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均实施经皮肾取石术治疗。选择同期40例肾结石且实施经皮肾取石术治疗的患者(未合并糖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肾结石清除效果;手术全程时间、术后住院观察时间;干预前后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生存质量水平;术后发热、气胸等并发症发生率;结石成分。结果观察组肾结石清除效果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全程时间、术后住院观察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C反应蛋白水平、生存质量水平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生存质量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发热、气胸等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结石成分中尿酸和混合结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结石成分和单纯肾结石患者存在一定差异,肾结石合并糖尿病行经皮肾取石术治疗的效果确切,但合并糖尿病可导致炎症水平增加和手术时间延长,增加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生存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 标签: 肾结石合并糖尿病 经皮肾取石术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