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尽管碘过敏试验阴性,但泛影葡胺(含碘造影剂)仍可能在应用过程中出现各种程度不一的副反应,这主要与造影剂本身的理化特性有关.现将我科静脉注射泛影葡胺引起过敏性休克1例报道如下.

  • 标签: 影胺 泛影 胺过敏性休克
  • 简介:患儿男,5岁,手背外伤缝合包扎后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血清。注射前按常规做皮内试验,取抗毒素血清0.1ml+生理盐水0.9ml,稀释后取0.1ml做试验,20min观察结果,试验呈强阳性,丘疹>5mm,询问患儿无不适感,即按脱敏注射,取抗毒素血清0.1ml+生理盐水0.9ml肌肉注射。由于试验强阳性,未再注射第二次,第一次注射毕,患儿无不适感,便回家。

  • 标签: 血清 脱敏注射 破伤风抗毒素 强阳性 生理盐水 过敏
  • 简介:病人女,20岁。有青霉素过敏史。因支气管肺炎,遵医嘱应用头孢噻肟钠(上海新亚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0g,H31021720)抗感染治疗。现配制浓度为0.5mg/ml头孢噻肟钠皮试液,取0.1ml皮内注射,20min观察皮试结果为阴性。即给予5%糖盐水250ml加头孢噻肟钠1.0g,以约20滴/min的速度滴入,约10min,病人自述无不适。而后以40滴/min速

  • 标签: 静滴头孢噻肟钠 过敏性休克 病例 抗感染治疗 配制浓度 癫痫
  • 简介:背景:目前研究认为5-羟色胺(5-HT)参与了内脏感觉过敏的发生。已发现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黏膜中分泌5-HT的肠嗜铬细胞(EC细胞)和肥大细胞有所改变。目的:研究胃感觉过敏患者近端胃黏膜5-HT阳性细胞的变化,探讨其在胃感觉过敏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电子恒压器测定4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和15名正常对照者的胃感觉阈值.根据胃感知阈值将23例行胃镜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的FD患者分为感觉过敏(FD—H)组和感觉正常(FD—N)组。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近端胃黏膜5-HT阳性细胞,应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其积分光密度(IOD)值。结果:FD组的胃感知、不适和疼痛阈值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下降。FD—H组近端胃黏膜每高倍视野下5-HT阳性细胞数显著多于FD-N组和正常对照组(14.1±2.3对8.7±1.9和8.3±1.4.P〈0.05)。扩张刺激后,FD—H组5-HT阳性细胞IOD值的降幅(反映介质释放量)较FD—N组和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16.3%±3.4%对10.7%±2.2%和8.1%±2.3%,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5-HT阳性细胞释放介质越多。胃感知阈值越低。结论:部分FD患者存在胃感觉过敏,与近端胃黏膜5-HT阳性细胞数量增多、介质释放增加有关。

  • 标签: 感觉过敏 血清素 肠嗜铬细胞 肥大细胞
  • 简介:患者。男。43岁,农民。因双下肢瘀点、瘀斑7天.加重伴腹痛1天入院。患者7天前始不明原因逐渐出现双下肢瘀点、瘀斑,双膝、踝关节肿胀、疼痛。在当地医院按过敏性紫癜口服抗过敏药物,效果差。于入院前1天皮肤瘀斑增多。并出现上腹部剧痛,放射至后背,屈曲位减轻,平卧位加重。开始为阵发性绞痛,后为持续性钝痛。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瘀斑 血性腹水 下肢 急性胰腺炎 患者
  • 简介:背景:内脏感觉过敏是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临床上缺乏客观、无创的内脏敏感性检测方法.目的:建立直肠球囊扩张下脊髓诱发电位(SEP)的检测方法,并通过IBS内脏感觉过敏大鼠与正常大鼠的比较以及雌雄大鼠之间的比较,取得IBS存在内脏感觉过敏的客观证据.方法:通过直肠球囊有节律的充气、放气,给予直肠一定频率的反复刺激,记录诱发得到的脊髓相应节段(L6~S2)的SEP.结果:实验组雌雄大鼠分别与对照组同性别大鼠相比,SEP各波潜伏期显著缩短(P<0.05),峰间波幅显著增高(P<0.01).实验组雌性大鼠的各波潜伏期显著短于雄性大鼠(P0.05),峰间波幅也低于雄性大鼠(P<0.05);对照组雌性与雄性大鼠的各波潜伏期和峰间波幅无显著差异.结论:通过有节律的直肠球囊扩张,能诱发得到重复性好、易识别的SEP,可作为内脏敏感性的客观依据.

  • 标签: 内脏感觉过敏 直肠 SEP 脊髓诱发电位 波潜伏期 雄性大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