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胆总管下段及其周围疾病诊断较困难,B超和CT检查往往仅提示胆总管扩张,不能明确病因,而ERCP对诊断有重要价值。本文就我院近2年来ERCP诊断并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61例胆总管下段疾病,与其它影像学检查进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胆总管扩张 ERCP诊断 诊断价值 疾病 CT检查 影像学检查
  • 简介:病人39岁,自幼无月经,结婚18年,性交一致比较困难而痛苦较大。婚后每年无原因小腹痛3~5次,每次历时4~5天渐行缓解,近10年每年腹痛1次,进行性加重,并伴尿频、尿急,以致惧怕性交,需历时1周缓解。现因腹痛2h,在家自服“芬必得”效果不佳来院。既往健康,结婚20年,无孕育史。入院查体:T:36.8℃,P:96次/min,R:21次/min,BP:100/70-mmHg。痛苦表情,自主体位,查体合作。

  • 标签: 腹痛 查体 性交 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子宫体 缓解
  • 简介:目的分析子宫肌瘤的CT影像,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常规子宫平扫,发现肿块后行5mm或3mm薄层扫描,并均做增强扫描。结果本组54例中,子宫增大38例,占73.7%,独立肿块25例,占46.3%,肿块附着于子宫体者29例,占53.7%,肿块内出现钙化影9例,占9.4%。所有肿块均能强化。结论子宫腔增大;宫体上出现实性肿块,其边缘清楚,并可出现钙化;增强扫描时均能强化是CT诊断子宫肌瘤的重要依据。

  • 标签: 肿块 子宫肌瘤 CT诊断 钙化 增强扫描 CT影像
  • 简介:一般资料本组共46例,年龄28~50岁,平均39岁。临床症状主要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月经周期缩短等。粘膜下子宫肌瘤全部为O型(带蒂粘膜下肌瘤)及Ⅰ型(向肌层生长<50%),肌瘤最大径≤6cm。术前均经彩超筛选。仪器使用美国产SonoSite180便携式彩超仪,探头频率为3.5MHz。日本产蛇牌官腔电切镜。

  • 标签: 宫腔镜 电切手术 粘膜下子宫肌瘤 超声监测 妇科手术 宫腔
  • 简介:目的探讨三腔二囊管压迫、外科门奇静脉断流术及内镜下多环套扎术治疗食管静脉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采用三腔管压迫、外科门奇静脉断流术及内镜下多环套扎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共55例,对这3种治疗方法止血成功率、并发症作比较。结果在止血成功率上套扎组、手术组明显优于三腔管压迫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并发症及病死率方面套扎组明显少于三腔管压迫组、门奇静脉断流组。结论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应优先选择内镜下套扎。

  • 标签: 治疗 三腔管 压迫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内镜下 门奇静脉断流术
  • 简介:目的探讨比较腰硬联合麻醉和单纯硬外麻醉在子宫全切术中的应用与对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50例ASAⅠ~Ⅱ级子宫肌瘤病人,分为两组,Ⅰ组为单纯硬膜外麻醉组,Ⅱ组为腰硬联合麻醉组。术中监测BP、HR、SpO2、ECG和手术牵拉反应。结果两组病人术中血流动力学较平稳,两组病人BP均较麻醉前降低,但腰硬联合麻醉组下降幅度明显,HR、SpO2、ECG没有明显改变,Ⅰ组部分病人手术牵拉时诉疼痛,伴恶心、呕吐、鼓肠、腹肌紧张等内脏牵拉反应。Ⅱ组病人骶神经阻滞完善,术中未见恶心、呕吐反应。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神经阻滞完善,肌松好,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麻醉方法。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阻滞平面 骶神经阻滞 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