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联合检测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包括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NC)在小儿肺炎诊断中的实用价值。方法选取57例肺炎患儿(细菌性肺炎30例、病毒性肺炎27例)和31例健康对照儿童进行PCT、CRP、WBC和NC检测,并将三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细菌性肺炎组PCT、CRP、WBC和NC结果与病毒性肺炎组、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均有统计差异(P均〈0.05)。病毒性肺炎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CT、CRP、NC均有统计差异(P均〈0.05),而WBC比较无统计差异(P〉0.05)。细菌性肺炎组四项指标阳性率明显高于病毒性肺炎组(P〈0.01)。结论PCT对细菌性与病毒性肺炎有早期鉴别诊断价值,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联合检测PCT、CRP、WBC、NC的变化有助于鉴别患儿病原体类型。

  • 标签: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白细胞计数 小儿肺炎
  • 简介:肺炎型肺癌(pneumoniatypecarcinomaoflung,PTCL)是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特征酷似肺炎,常缺乏肺癌典型的圆形或类圆形肿块征象,极易被误诊或漏诊.本文通过对1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炎型肺癌进行报告,并复习相关文献,旨在分析该病的临床特点、影像及病理学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漏诊的发生.

  • 标签: 肺炎型肺癌 影像学特征 文献复习 carcinoma 圆形肿块 病理学特征
  • 简介:目的探讨在一系列的原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NTLs)病例的关键影像表现,特别是CT表现。方法分析评估22例病理诊断确诊的(NTLs)患者(12例男性,平均年龄60岁)影像表现,描述侧重于计算机体层摄影在观察到的变化。结果5个典型类癌、3个非典型类癌、3个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CNCs)和11个小细胞肺癌(SCLCs)。只有一个典型类癌特征表现为中央支气管结节合并远端肺不张,而其他表现为的肺结节或肿块;非典型类癌对应了外围混杂密度肿块;3个LCNCs有一个是周围的均质肿块,其他则是边界不清和混杂密度;11个SCLCs对应了中央的、浸润的和非均质肿块及继发的肺及胸膜改变,钙化未在LGNCs和SCLCs表现。LCNCs和SCLCs的所有病例均在较早及后续随访观察发现转移。结论虽然一些成像特点可能类似,但影像表现与临床信息可能在分别NTLs的组织类型的发挥相关作用。

  • 标签: 计算机断层扫描 肺肿瘤 神经内分泌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CD+4CD+29辅助性T细胞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的作用。方法选取非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及肺炎患者各30例,以及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CD+29辅助性T细胞及其胞内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及白介素4(IL-4)的频率。哮喘患者使用氨茶碱片进行治疗,4周后复测CD+4CD+29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结果哮喘患者患者CD+4CD+29T细胞及IL-4均明显高于肺炎组及健康志愿者组(P〈0.05),但后两者无组间统计差异;哮喘组与肺炎组IFN-γ无组间显著性差异,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哮喘组患者CD+4CD+29T细胞含量明显降低,IFN-γ明显回升,IL-4明显下降(均为P〈0.05)。结论CD+4CD+29辅助性T细胞含量升高是哮喘的一个免疫机制,该细胞分泌的IL-4诱发Th2类免疫反应,可介导哮喘的体液免疫从而加重病情。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CD+4CD+29辅助性T细胞 体液免疫 细胞因子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联合定量检测在肺结核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7月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呼吸科收治的103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同期健康对照58例。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化学发光法(ILMA)测定PCT水平,采用魏氏(Westergren)法测定ESR水平,采用全自动免疫透视比浊法测定CRP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PCT、CRP、ESR显著升高,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PCT、ESR及CRP的联合检测有助于活动期肺结核的早期诊断,对及时合理应用抗痨药物及评估肺结核的严重程度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降钙素原 红细胞沉降率 C-反应蛋白 肺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