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低龄高血压老年患者24h动态血压、心电图的情况,为本病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高龄组和低龄组,各30例。采用德国美高仪Holter动态心电图仪和动态血压仪分析其24h动态血压及动态心电图的变化情况。结果高龄组的24h的平均舒张压、平均收缩压均明显低于低龄组,但高龄组24h的平均脉压明显高于低龄组,差异显著(P<0.05);高龄组的24h平均心率略低于低龄组,高龄组窦性、房性、复杂性房性、复杂性室性心率失常患者比例均高于低龄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24h动态血压、心电图检查的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消失容易损害靶器官,夜间舒张压越高,靶器官损害越重。

  • 标签: 低龄 高血压 心电图 24h动态血压
  • 简介:目的探讨对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中老年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60例,按照其年龄差异将其分成中年组和老年组两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发病情况。结果经过观察发现,全部患者中老年组患者发生各类心律失常的几率均显著优于中年组,全部患者的心肌缺血症状高发时间为凌晨(00:00)至上午(8:00)这一时间段。结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24h动态心电图对于该类疾病的诊断效果较好,可以协助医生进行早期诊断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病情,提高其生命质量,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 标签: 中老年 心血管疾病 24H动态心电图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观察H型高血压患者血清内皮脂肪酶(EL)和脂联素(APN)水平变化,并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与EL、APN及血脂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2月在湖南医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120例,男性77例,女性43例,年龄30~70(52.7±4.3)岁,其中H型高血压组患者90例。按血清Hcy浓度分为三组:Hcy〈10μmol/L为单纯高血压组(30例),Hcy10~30μmol/L为轻度升高组(59例),Hcy30~100μmol/L为中度升高组(31例)。另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均检测Hcy、EL、APN、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水平。结果H型高血压组和单纯高血压组的TC、LDL-C、SBP、DBP与对照组比较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H型高血压组和单纯高血压组血清EL水平升高,APN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H型高血压组较单纯高血压组的血清EL和Hcy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单纯高血压组、轻度升高组、中度升高组随着Hcy水平的升高,三组血清EL水平也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cy水平与EL、LDL-C呈正相关(r=0.397,P〈0.01;r=0.409,P〈0.01)。结论H型高血压患者血清EL水平升高,APN水平降低,且EL随着Hcy升高而升高。

  • 标签: H型高血压 内皮脂肪酶 脂联素 同型半胱氨酸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和锁骨下静脉两种中心静脉置管泵控大剂量甲氨蝶呤24h持续化疗管理的资料,比较两种方式的效果。方法将200例患者,累计438例次随机分成两组A组采用PICC置接化疗泵管、B组采用锁骨下静脉置管接化疗泵,大剂量甲氨蝶呤24h持续化疗。比较可操作,穿刺次数,留置管持续使用时间,准时率等情况。结果A组比B组可操作,穿刺次数,留置管持续使用时间,准时率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ICC置管可操作、留置管持续使用时间延长,减少穿刺过程的风险优于锁骨下静脉置管。

  • 标签: 中心静脉置管 化疗泵 持续化疗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