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植入式心脏颤器(ICD)可挽救生命,但有时药物或其他办法更有效。虽然心脏节律有时会出现异常,但心脏终生稳定跳动的能力是非常强劲的,它的电路系统亦非常稳定的。当中两个潜在的致命性心律失常是:(1)室性心动过速和(2)心室颤动。中止这些节律并恢复正常的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用电击:

  • 标签: 心脏转复除颤器 植入式 致命性心律失常 室性心动过速 心脏节律 心脏除颤器
  • 简介:“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这句古老的谚语.不适用于那些因心律失常而安装植入式心脏颤器或者起搏器.并在死后将其带入坟墓的人。目前.很多颤器和起搏器要么跟着它的主人一起火化.要么被取出当作医疗垃圾一样被处理掉.其实.这些昂贵的装置还很有“前途”,这么浪费实在非常可惜.如果被退回到出产装置的公司.研究人员就能够检测它的功能如何、是否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如果把它送到专门回收起搏器和颤器的非盈利组织.它会被捐赠给需要它但没有经济能力负担的人。

  • 标签: 心脏除颤器 起搏器 回收 心律失常 医疗垃圾 研究人员
  • 简介:一套精心设计的锻炼方案可起到增强衰竭的心脏功能而使患者离开医院并且获得更长的生存期的作用。这个方案对日益增多的内置有电击颤器的心衰患者适用吗?或者当进行锻炼而心跳加速时,会不会由于锻炼而导致这种内置电击颤器不必要的放电?

  • 标签: 锻炼方案 除颤器 电击 放电 激发 心衰患者
  • 简介:恶性心律失常,尤其是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颤动(VF)均是发生心源性猝死(suddencardiacdeath,SCD)的主要原因,且多发生在院外,约占心源性猝死的87%。植入型心律转复颤器(ICD)可及时识别并有效终止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作,降低SCD的发生率,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现已成为临床预防恶性心律失常的重要手段,最终的目的是降低死亡率,已成为SCD一二级预防的最有效方法。

  • 标签: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恶性心律失常 心源性猝死 护理
  • 简介:高科技器械可以挽救生命,改善患者的生活。植入型心律转复颤器(简称ICD)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ICD可以监测心脏心律及心率,当检测到心率有稍微异常时,可以释放低能电击矫正异常。另外,ICD还能释放更强的电击,像在胸膛上迅速踢一脚,从而终止可能威胁生命的心律紊乱。

  • 标签: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生活 挽救生命 心律紊乱 ICD 高科技
  • 简介:据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临床营养科主管曾青山介绍,秋天柚子正当季,可较长时间储存,还对身体健康有以下五大好处。柚子能脑血栓:首先,柚子营养价值高。柚子含有非常丰富的蛋白质、有机酸、维生素以及钙、磷、镁、钠等人体必需的元素。每100克柚子含有0.7克蛋白质、0.6克脂肪、57kcarl热量。其次,柚子有健胃、润肺、补血、清肠、利便等功效。中医认为,柚子味甘酸、性寒,具有理气化痰、润肺清肠、补血健脾等功效。

  • 标签: 柚子 中风 医科大学 身体健康 营养价值 理气化痰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6岁,既往有甲亢病史5年,阵发性房颤间歇服用胺碘酮一年.于2002年8月19日因精神悲伤,突然意识丧失,晕倒在地,口唇发绀小便失禁,5min后送入我院急救中心,心电图示:尖端扭转型室速室颤,前、后反复电颤10次,恢复窦性心律,频发房早,间歇短阵房颤,T波倒置,Q-T间期440~480ms,为防止再次室颤,于2002年9月7日安置单腔起博复律颤器(ICD),测R波幅度5.7mV,感知灵敏度0.5mV,电极阻抗420Ω,程控诱发室速室颤感知11秒,20J放电一次转复成功,术后半年平稳.于2003年4月~8月间,自感间断4次电击感,ICD程控资料显示:快速房扑,超过设定心率上限频率,误放电(5~10J)4次,均终止.后程控打开,增加QRS宽度识别,减少抗心动过速起博次数,增加放电能量,调整为8、16、20、30、30J能级,同时长期口服β受体阻滞剂(富马酸比索洛尔5mg/d)控制心室率,至今未再放电.

  • 标签: 复律除颤器 单腔起搏 反复 2002年 放电 突然意识丧失
  • 简介:目的通过对具快速性室性致死性心律失常具埋藏式心脏复律颤器(ICD)植入适应症的患者进行ICD植入治疗,从而评价分析ICD对快速性室性致死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对2005-2009年我科收治的快速性室性致死性心律失常的18例患者置入ICD,年龄40~76岁,平均年龄(55.77±15.16)岁,其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2例。病因诊断包括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或门控心血管CT检查明确缺血性心肌病11例,扩张性心肌病7例,其中3例为心肺复苏后2周安置ICD,其余均为伴快速性室性致死性心律失常伴或不伴晕厥史患者。置入单腔ICD4例,双腔ICD5例,心脏在同步化治疗颤器(CRTD)9例。结果18例心脏性猝死及具有ICD植入适应征的患者进行单腔、双腔及CRTD植入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5~5h,X线曝光时间19~62min。颤阻抗、起搏阈值、R/A波振幅等参数均达到标准要求,3例患者术中经1次低能T波同步电击(T-shock)诱发心室颤动(VF),均一次复律成功,颤阈值10~20J。并进行2~43个月的随访观察,术后皮囊愈合良好,无电极脱位、囊袋积血、感染、颤风暴等手术相关并发症,并无死亡。在同时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下,5例患者共8次发生室性心动过速(VT)、VF,ICD识别及放电转复成功。2例单腔ICD患者各一次心房纤颤(AF)发作,被误诊为心室颤动,并导致误治,启动稳定性及宽度两个诊断功能后,随访半年未再出现误诊及误治。9例随访期内曾发作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通过心动过速起搏(ATP)转复。9例CRTD随访心脏彩超EF由30%~35%改善至35%~50%,心衰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所有18例患者,包括3例反复心跳骤停、药物治疗无效、多次心肺复苏成功而植入ICD的患者,随访至今仍然健在。结论ICD是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治疗措施,其疗效远超过包括乙胺碘呋酮在内的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随着猝死

  • 标签: 致死性心律失常 快速性 抗心律失常药物 心肺复苏 女性患者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 简介:目的:探讨电颤成功的早期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方法:58例AMI早期(2h内)室颤患者采用非同步电击颤法复律成功后,随机应用尿激酶或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观察其再通率,并发症,2周内死亡率,并于2周后进行心功能评估。结果:血管再通率81%,无严重并发症,无1例死亡.心功能评估满意。结论:AMI早期(2h内)室颤患者在复苏成功后迅速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安全、有效。

  • 标签: 心肌梗塞 血栓溶解疗法 电抗休克 心室颤动
  • 简介:目的探讨两种导电介质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发心室颤动(室颤)患者中电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从而提高电颤的整体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6年1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心脏导管室救治的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中发生室颤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浆形电极板上涂导电糊为导电介质的方法进行电颤,观察组用生理盐水浸泡纱布直接置于颤部位进行电颤,比较两组患者电颤抢救的整体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一次电颤成功率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60%vs.50%,P>0.05)。观察组电颤平均用时较对照组显著缩短(0.80±0.49minvs.1.86±0.79min),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肤灼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vs.35%,P<0.05),皮肤灼伤范围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中心局部印记5.0%vs.22.5%,P<0.05)。结论对急诊PCI并发室颤患者,应用生理盐水纱布为电颤导电介质,可显著缩短颤时间、减少皮肤灼伤,电颤成功率相似,显示出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利于室颤的抢救。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心室颤动 电除颤 导电介质
  • 简介:我们对两例纯静脉途径安置埋藏式自动复律颤器(AICD)的病人作了长期追踪研究,发现AICD能准确地识别室速和室颤,并能成功地进行转律和颤。奎尼丁能有效控制室性心动过速,减少AICD的放电次数。故经非开胸途径植入AICD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治疗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和猝死的方法,联用适当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可减少AICD的放电次数。

  • 标签: 埋藏式心脏自动心脏复律除颤器 经静脉 随访 室性心动过速 室颤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百色市艾滋病流行特征,为制定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百色市两所“三甲”医院住院就诊、体检和性病门诊病例、检测咨询、孕产妇筛查确诊的艾滋病病毒(HIV)和艾滋病(AIDS)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确诊为HIV/AIDS病人540例,男性占68.12%,女性占29.66%;男性农民占85%,性工作者1.5%,干部及其他占20%;女性农民占60%,性工作者占1.8%、干部及其他占26%;壮族男性56%,壮族女性占56%;有外出打工史男性84.64%、女性61.07%;婚外情史男性40.15%、女性26.17%。结论百色市HIV/AIDS病例报告数呈上升趋势,上升人群主要为农民,传播途径主要为性传播。完善感染者和病人管理已刻不容缓。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流行特征 分析 控制
  • 简介:呼吸道传染疾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公共卫生问题,如果不及时进行防治和控制将会产生大规模的传染,综合性医院是控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重要场所的关键点,在呼吸道传染疾病的控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综合性医院来说,在呼吸道传染疾病控的过程中,加强对呼吸道传染病的诊治,控制疾病的传播,对于保证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此对综合性医院中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感染的控对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希望对于加强综合性医院中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感染的控有一定的帮助。

  • 标签: 综合性医院 呼吸道传染病 医院感染 防控
  • 简介:目的:探讨西藏高海拔农牧区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确定科学有效的控措施。方法:选取西藏高海拔农牧区,抽样调查满35岁周岁及以上居民19000人进行调查原发性高血压的患病情况,采取入户调查测量血压,登记有关信息及高血压治疗信息,用电子血压计检测显示动脉收缩压≥140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90mmHg则诊断为高血压疾病。结果:分析不同年龄段高海拔农牧民高血压患病率为,其中男性为11.12%,女性为13.35%,高血压疾病控制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男性控制率为10.8%,女性为13.2%。结论:西藏高海拔农牧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较高,且治疗率、控制率均低,应采取健康教育的方式,入户宣传高血压疾病预防的健康知识。

  • 标签: 西藏;高海拔农牧区;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石二号结合体外震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76例住院患者按住院顺序编号方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观测临床症状体征、中医临床症候、结石排出、双肾输尿管B超、腹部平片、尿常规、尿PH、尿酸等指标。连续治疗1个月,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68例,显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86%;对照组痊愈146例,显效12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89.7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中医临床症状积分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石二号结合体外震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标签: 防石二号 体外震波碎石 泌尿系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