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T2DM患者BMI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间的关系。方法1592例T2DM患者纳入研究。BMI(kg/m^2)分为4组:消瘦(BMI〈18.5)、正常体重(18.5≤BMI〈25)、超重(25≤BMI〈30)和肥胖(BMI≥30)。彩超检查,一侧或双侧出现下肢动脉斑块判断为下肢血管病变。结果916例(57.5%)T2DM患者伴发下肢血管病变。消瘦组、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下肢血管病变的阳性率分别为77.5%、59.2%、54.7%、52.7%,χ^2=10.52,P=-0.016,趋势检验P=-0.006。以正常体重为参照,使用二元Logistics回归模型1(BMI分组、性别、年龄、病程)、模型2(模型1加上血脂、HbA1c)、模型3(模型2加上空腹C肽、CRP)校正后,消瘦是下肢血管病变的独立风险因素,OR值及95%CI分别为3.30(1.32~8.26)、3.65(1.43—9.28)、6.02(1.93~18.74),P均〈0.05。超重及肥胖较正常体重的下肢血管病变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空腹C肽在回归模型中未显示为下肢血管病变的风险因素或保护因素。结论T2DM中,消瘦患者较正常体重者有较高的下肢血管病变患病风险;超重和肥胖患者下肢动脉病变发生风险与正常体重者相似。

  • 标签: 体质指数 2型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 简介:目的检测Bmi-1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22例手术切除的新鲜胰腺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中Bmi-1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1例胰腺癌石蜡块标本中Bmi-1、p16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22例胰腺癌组织中Bmi-1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0.314±0.040,与配对的癌旁组织0.143±0.056的表达量相差显著(P<0.01).61例胰腺癌组织中36例(59.0%)Rmi-1蛋白表达阳性,34例(55.7%)p16蛋白表达缺失.胰腺癌组织Bmi-1的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25);p16的表达缺失与淋巴结的转移(P=0.020)及肿瘤分化程度(P=0.018)相关;Bmi-1蛋白表达与p16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33).结论Bmi-1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增加,它可能通过抑制p16表达调控胰腺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 标签: 胰腺肿瘤 干细胞因子 BMI-1 基因 p16 表达
  • 简介:目的肥胖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冠脉三支病变是冠心病患者中的特殊人群,病变复杂而且死亡率。冠脉搭桥是冠脉三支病变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肥胖和超重是否能增加冠脉搭桥术后三支病变患者的死亡风险尚未有明确的结论。不同的BMI(体重指数)对冠脉三支病变患者行冠脉搭桥术后的预后有何影响目前尚不清楚,需要进一步探讨。方法本研究入选了2004~2011年在阜外医院住院的行冠脉搭桥治疗的冠脉三支病变的患者2681例,收集基线资料,平均随访7.1年。将入组的患者依据不同的BMI分为体重过轻组(〈18.5kg/m2)、正常体重组(18.5~23.9kg/m2)、超重组(24~27.9kg/m2)、轻度肥胖组(28~31.9kg/m2)重度肥胖组(≥32kg/m2)。比较不同的BMI组别全因死亡及心血管死亡的差别。结果体重过轻组相对于体重正常组全因死亡风险显著增加(HR:2.53;1.09~5.88)。相对于正常体重组,超重和轻度肥胖组全因死亡有减少的趋势(HR:0.80;0.61~1.09)、(HR:0.85;0.58~1.23),重度肥胖组全因死亡风险有增加的趋势(HR:1.66;0.87~3.15),但均无统计学意义。相对于体重正常组,超重组的心血管死亡风险显著降低(HR:0.57;0.36~0.92),轻度肥胖组心血管死亡风险有减少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HR:0.84;0.46~1.53),重度肥胖心血管死亡风险有增加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HR:2.17;0.82~5.73)。体重过轻的患者相对于正常体重组心血管死亡风险无显著差别(HR:0.87;0.12~6.53)。结论在行冠脉搭桥术后的冠脉三支病变患者中,相对于正常体重患者,低体重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增加,超重患者的心血管死亡风险减少。

  • 标签: BMI 冠脉搭桥 三支病变 相关性
  • 简介:通气综合征的定义目前尚无共识,这个词应该停用。通气的处理包括治疗潜在的精神疾病和器质性疾病,以及帮助患者恢复信心和进行解释;呼吸训练很少使用,并且可能是有害的。

  • 标签: 高通气 病理因素 呼吸疾病 精神疾病 疼痛 治疗方法
  • 简介:目的分析表达组蛋白去乙酰化酶(sirtuin1,SIRTl)对脂培养胰岛微血管内皮细胞(isletendothelialcells,IEC)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表达及活性的影响。方法合成含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的小鼠SIRTl基因重组质粒,以Lipofectamine2000转染IEC后以脂或脂处理48h。脂组以0.5mmol/L棕榈酸处理;糖组以33.3mmol/L葡萄糖+0.5mmol/L棕榈酸处理。应用Westem印迹法检测SIRrll基因转染效果;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eNOS的基因及蛋白水平;应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培养细胞上清中NO的水平。结果相对于正常对照组,脂培养IECeNOS基因及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但糖环境下,eNOS的基因及蛋白水平明显下降。表达SIRT1不仅可升高高脂培养内皮细胞eNOS蛋白表达,且可升高高脂糖培养内皮细胞eNOSmRNA及蛋白表达。相对于正常对照组,脂培养使内皮细胞分泌NO水平明显下降,脂培养使内皮细胞NO水平进一步下降,表达SIRT1不仅可升高基础状态下内皮细胞的NO水平,且可升高高脂、糖培养内皮细胞的NO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IRT1可改善脂培养胰岛微血管内皮细胞的eNOS表达及活性,使内皮源性NO分泌增加,因而可能有助于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在糖尿病的药物开发、基因治疗及胰岛移植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 标签: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2型糖尿病 胰岛微血管内皮细胞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一氧化氮 胰岛B细胞
  • 简介:目的总结我中心对心脏术后出现胆红素血症患者使用血浆置换治疗的经验。方法2012年2月-2014年7月2800例心脏术后的患者中,有6倒(0.2%)出现肝功能衰竭,并出现持续严重胆红素血症,对这6例患者进行血浆置换治疗。患者均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包括心功能不全、肾功能衰竭及呼吸衰竭。结果6例患者共进行10次血浆置换治疗。每次血浆置换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TB)、结合胆红素(CB)、谷丙转氩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有一定的下降,其中TB和CB下降可显著下降(具体结果加P值);血细胞、白蛋白、肾功能、电解质变化不明显。在治疗1-2次后3例患者治疗有效,TB在数天内降至100umol/L左右(P〈0101),余3例患者胆红素升至治疗前水平。6例患者中4例死亡(2例成功更重要,应该写:经过血浆置换治疗,2/6例最终抢救成功,….出院?)。结论心脏术后出现严重胆红素血症常的患者预后差,血装置换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清胆红素,对预后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血浆置换 心脏术后 高胆红素血症 多脏器功能衰竭
  • 简介:我科成功诊治1例急性肾损伤(AKI)合并钙危象的老年女性患者。患者既往有慢性肾脏病(CKD)病史,主要表现为乏力、纳差,下肢无力,血肌酐(Scr)、血钙水平明显升高。分析患者发生CKD合并AKI(AonC)和高钙血症的病因,以及两者的因果关系。进一步追问病史,并结合心电图表现,该患者被诊断为维生素D中毒。立即停用维生素D制剂及所有含钙制剂,并予以充分水化,酌情利尿以及肌肉注射鲑鱼降钙素治疗10d后,患者病情好转。本例诊治过程提示老年患者尤其是伴CKD的患者要重视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和个体化用药,并重视心电图等无创检查的临床意义以利于早期诊断。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急性肾损伤 高钙血症 维生素D中毒
  • 简介:白细胞性急性白血病除具有急性白血病共同的临床表现外,还有其特殊的临床征象。其之所以成为高危、难治或白血病急症,是其病理生理学的特点所致。本文对我院2002年以来住院的17例白细胞性急性白血病进行分析,以探讨其分型,疗效及早期死亡原因。

  • 标签: 急性白血病 高白细胞
  • 简介:目的研究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的相关性,为脑梗死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患者20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依NIHSS评分再分轻、中、重度脑功能缺损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研究对象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观察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为(19.01±2.31)μmol/L、对照组为(11.23±2.91)μmol/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度脑功能缺损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别为(14.82±3.22)μmol/L、(18.21±3.14)μmol/L、(23.99±4.05)μmol/L,不同脑功能缺损程度组间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能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相关,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测定对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脑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相关性
  • 简介: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每组在抢救中除了采用止血、输血、输液等相同措施外,对照组输入复方乳酸钠溶液10-20ml/M,治疗组输入等量的氧液。结果:治疗组血压回升、心率降至正常、尿量和血气恢复正常及末梢循环改善所需时间均明显提出前,较对照组少(P〈0.01)。

  • 标签: 休克患者 高氧液 静脉输注 重度 急救 复方乳酸钠
  • 简介:胰腺内分泌肿瘤是一类少见和罕见的肿瘤,通常分为功能性的和无功能性的。前者主要是肿瘤过多地分泌激素导致出现特定的临床综合征,如胃泌素瘤导致卓一艾综合征(ZollingerEllisonsyndrome)、血管活性肠肽瘤导致Vetoer—Morrison综合征等。

  • 标签: 胰腺内分泌肿瘤 GHRELIN 临床综合征 血管活性肠肽瘤 血症 无功能性
  • 简介:粘综合症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多发病,常见病,是脑梗死的前期临床症状。为了更好地预防脑梗死的发生,减少病人的痛苦,我院运用乙酮可可碱,加用脑复康治疗粘综合症78例,均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乙酮可可碱 脑复康 联合用药 药物治疗 高粘综合征
  • 简介:耐多药和广泛耐药结核病负担国家部长级会议于2009年4月1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卫生部、世界卫生组织及美国比尔和美琳达·盖茨基金会共同举办。32个国家和地区卫生机构负责人、有关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代表、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近500人参加会议,会议主要讨论耐多药、广泛耐药结核病控制有关问题,强调政府承诺,立刻采取行动,共同面对全球结核病控制领域的挑战。

  • 标签: 耐药结核病 耐多药 负担 结核病控制 世界卫生组织 非政府组织
  • 简介:<正>我国结核病控制进入一个新时期。卫生部提出了90年代我国卫生工作战略重点之一是,加强卫生保健工作和农村卫生,其中结核病控制被列为卫生保健的重要组成部份和农村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表明结核病控制在我国卫生工作中,已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1991年卫生部颁发了"1991—2000年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规划"

  • 标签: 结核病控制项目 新时期 发现率 治愈率 结核病防治 技术政策
  • 简介:目的探讨糖对胰岛B细胞INS-1E和小鼠胰岛的慢性作用。方法雌性NMRI小风6-10周龄,苯巴比妥腹腔注射麻醉,应用胶原酶技术消化胰腺分离胰岛。传代培养的INS-1E细胞和分离的小鼠胰岛分别于含11.1,25.0mmol/L葡萄糖的RPMll640培养液中培养72h,然后于含3.3,16.7mmol/L葡萄糖的Krebs-Ringer缓冲液中培养60min,留取上清液行胰岛素测定。INS-1E细胞在含不同浓度的葡萄糖的RPMI1640培养液中培养72h,提取其总RNA,合成相应的cDNA,再行RT-PCR检测胰十二指肠同源异形盒-1(Pdxl),胰岛素1(Insl),胰岛素2(Ins2)和葡萄糖转运子2(Glut2)的基因表达。结果糖培养后INS-1E细胞和小鼠胰岛的基础INS分泌增加[INS-1E细胞:(10.47±0.78)vs(7.71±0.59)ng/10000细胞,P〈0.01;小鼠胰岛:(3.85±0.26)vs(2.18±0.21)μg/L,P〈0.001],糖刺激的INS分泌减少[INS-1E细胞:(17.11±1.98)vs(30.76±2.20)ng/10000细胞,P〈0.001;小鼠胰岛:(14.78±1.03)VS(20.46±1.49)μg/L,P〈0.01];糖处理后INS-1E细胞的Pdxl,Insl,Ins2和Glut2的mRNA水平下降。结论糖对胰岛β细胞具有慢性毒性作用。

  • 标签: 葡萄糖 胰岛素分泌细胞 INS-1E细胞
  • 简介:目的研究丙泊酚对糖诱导的H9c2细胞衰老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本实验通过使用糖长期培养H9c2细胞,在体外建立心肌细胞糖老化模型,给予不同浓度的丙泊酚(5,10,20,40μmol/L)作用后,分别测定细胞存活率,细胞内活性氧(ROS)释放,细胞β-半乳糖苷酶染色,细胞P16、P53、Rb蛋白表达量。结果预处理丙泊酚(5~20μmol/L)能够明显减轻糖诱导的细胞损伤;抑制细胞内ROS释放;显著降低细胞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细胞数目;降低P16、P53和Rb蛋白表达量。结论丙泊酚通过抑制ROS释放,降低H9c2细胞衰老相关基因的蛋白表达量,从而产生心脏保护作用。

  • 标签: 丙泊酚 高糖 氧化应激 细胞衰老
  • 简介:目的探讨血小板反应性对冠心病不同临床表型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2013年于阜外医院行支架植入术且有术后12-72h血栓弹力图检测结果冠心病患者,其中2619例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987例为稳定冠心病患者。血栓弹力图最大凝块强度(MAADP)大于47mm定义为血小板反应性。以是否存在血小板反应性进行分组,探讨血小板反应性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及稳定冠心病患者2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包括死亡、心肌梗死、血运重建、支架内血栓、脑卒中的影响。结果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797(30.43%)例患者存在血小板反应性,与无血小板反应患者相较,2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无差别,分别为102(12.8%),206(11.3%),P=0.276。在稳定冠心病患者中,531(26.72%)例患者存在血小板反应性,反应组与非反应组2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57(10.7%),166(11.4%),P=0.677,同样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无论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还是稳定冠心病患者,血栓弹力图检测所发现的血小板反应性均不影响其临床预后。

  • 标签: 血小板高反应性 血栓弹力图 急性冠脉综合征 稳定冠心病
  • 简介:目的探讨普罗布考对脂喂养LDLR-/-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并初步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14只8周龄LDLR-/-雄性小鼠,予以脂喂养4周后随机分为脂组(继续脂饮食,n=7)和普罗布考组(脂加0.5%普罗布考,n=7),喂养14周后处死,检测血浆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取主动脉进行油红0染色观察斑块生长情况;制作主动脉根部冰冻切片,分别进行油红0、Masson染色,检测主动脉根部斑块面积和胶原含量;ELISA检测血浆中炎症因子IL-12p70水平。结果普罗布考组小鼠血浆TG、HDL—C显著低于脂组(P均〈0.01),TG无显著改变(P〉0.05);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两组间主动脉斑块占主动脉比例无显著差异(P〉0.05),但普罗布考组小鼠主动脉根部斑块面积显著高于脂组(P〈0.01);Masson染色结果显示,普罗布考组小鼠主动脉根部斑块中胶原比例显著高于脂组(P〈0.01);ELISA结果显示,普罗布考组小鼠血浆IL-12p70水平显著低于脂组(P〈0.05)。结论普罗布考可降低脂喂养的LDLR-/-小鼠血浆TG、HDL-C和IL-12p70水平,促进主动脉根部斑块形成,但增加主动脉根部斑块中胶原含量。

  • 标签: 普罗布考 动脉粥样硬化 胆固醇 胶原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人同型半胱氨酸(Hcy)高血压(H型高血压)与血尿酸(UA)、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51例,其中Hcy水平≥15μmol/L为老年H型高血压组121例,Hcy水平<15μmol/L为单纯高血压组130例;另外同期选择老年健康体检患者150例为对照组。同期测定Hcy、UA、FIB水平,比较各组UA、FIB水平的差异。结果老年H型高血压组、单纯高血压组、与对照组3组UA[(320.97±106.61)、(280.74±71.27)与(261.01±71.80)μmol/L]及FIB[(3.22±0.52)、(3.05±0.52)与(2.68±0.41)g/L]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H型高血压与UA(OR=3.896)、FIB(OR=3.100)水平及叶酸降低水平(OR=2.776)成正比(P<0.05)。结论老年H型高血压与UA、FIB密切相关。监测UA及FIB对老年H型高血压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高血压 同型半胱氨酸 尿酸 纤维蛋白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