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胰结石的诊断方法及如何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方法对2005年3月至2009年8月收治的16例胰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患者以不同程度的上腹痛就诊,1例以不规则腹泻就诊。血、尿淀粉酶高于正常值上限3例,血糖升高4例。B超、CT、MRI、ERCP和腹部平片的诊断率分别为93.8%(15/16)、68.8%(11/16)、57.1%(4/7)、100%(2/2)和50%(3/6)。治疗方式包括内镜下胰括约肌切开取石+胰支架引流术2例,胰切开取石、胰空肠Roux—en。Y吻合术1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胰体尾切除+胰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治疗后腹痛症状均有明显改善。随访14例,无结石复发,失访2例,随访率为87.5%,随访时间为1~53个月。结论胰结石首选B超检查,多种影像技术的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诊断率。全面的影像学检查是判断选择内镜治疗抑或是手术治疗的重要依据。随着内镜治疗技术的逐步成熟,ERCP将与外科手术一样成为胰结石重要的治疗手段。

  • 标签: 胰腺管 结石 诊断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比较坎沙坦依那普利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和不良作用。方法随机开放对照试验72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分坎沙坦组和依那普利组各36例,经5天导入期,进入8周治疗期。坎沙坦4mg,1次/d,依那普利10mg,1次/d。2周后如血压下降未达到〈140/90mmHg则剂量加倍,3周后仍未达到〈140/90mmHg,则每日加服双氢克尿噻25mg。结果两组药物均能明显降低血压,坎沙坦有效率88.8%,依那普利有效率86.1%,两组有效率无统计学意义。最常见的不良作用是咳嗽,坎沙坦组1例(2.8%),依那普利组8例(22.2%),前者低于后者。结论坎沙坦和依那普利对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均获满意结果,且安全性好,坎沙坦耐受性优于依那普利。

  • 标签: 高血压 不良作用 坎地沙坦 依那普利
  • 简介:静脉置管用于抢救危重病人、长期输液或输入刺激性强的药物,具有许多优越性,临床上已广泛使用。但如果操作护理不当,将会带来不良后果,因此正确掌握静脉置操作技术,防治并发症非常重要。近年来尤其对防治并发症的研究较多。现就静脉置管护理综述如下。

  • 标签: 静脉置管 护理进展 防治并发症 操作技术 危重病人 长期输液
  • 简介:离断综合征(disconnectedpancreaticductsyndrome,DPDS)最早在1992年美国亚特兰大《急性胰腺炎临床指南》中提出,是指任何原因所导致胰腺的主胰(可位于胰腺的任何部位)消化道的连接中断(主胰断裂或是被阻断),从而使断端远侧部分仍具有分泌功能的胰腺绀织分泌的胰液不能正常排入消化道。

  • 标签: 主胰管断裂 综合征 离断 急性胰腺炎 分泌功能 DUCT
  • 简介:结石形成的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胰腺慢性炎症、纤维化是形成结石的诱因,胰结石形成又加重胰腺慢性炎症。现回顾性分析30例胰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胰结石的诊断治疗。

  • 标签: 胰管结石 诊治 结石形成 慢性炎症 临床资料 结石患者
  • 简介:结石临床上比较少见,正常人群发病率〈1%,其形成和发展慢性胰腺炎(CP)互为因果。据统计,90%以上的酒精性CP合并胰结石,20%~50%的CP在发病2年后形成胰结石。结石所导致的胰阻塞是临床出现腹痛、反复急性胰腺炎(AP)发作、胰腺内外分泌功能减退的重要原因。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以来共收治胰结石患者28例,均行手术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胰管结石 外科治疗 慢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 正常人群 胰管阻塞
  • 简介:留置胃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护理操作技术,一般情况下都是按常规的《护理基础学》操作方法进行。笔者阅读了很多资料知道同行们根据丰富的临床经验针对不同的病人、不同的病情选择不同的置方法,值得我们学习探讨,现概述如下。

  • 标签: 留置胃管 护理
  • 简介:目的比较两种胃固定方法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1年4月留置胃鼻饲患者60例为对照组,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6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棉线胃固定方法,观察组采用双耳挂式胃固定方法,比较两组患者胃滑脱率,固定胃处皮肤受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胃滑脱率、固定胃处皮肤受损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双耳挂式胃固定方法可靠、舒适,取材方便、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胃管固定 棉线固定法 双耳挂式固定法
  • 简介:CP患者的一个主要症状是上腹痛,其原因为胰梗阻。对伴随有腹痛及胰显著扩张的患者提倡行胰引流术^[1]。目前有内镜下引流及外科引流2种治疗方法。本文采用随机抽样法应用内镜下引流和外科引流治疗CP伴腹痛患者,比较它们的疗效。

  • 标签: 胰管引流术 外科引流 慢性胰腺炎 内镜 随机抽样法 上腹痛
  • 简介:<正>对照组29例,常规用地高辛或其他强心剂、利尿剂、硝酸酯类及抗感染等。治疗组26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洛始量2.5,以后据血压、心率情况,每2周调整剂量1次,至最大耐受量。治疗12周后,

  • 标签: 充血性心力衰竭 最大耐受量 心率情况 射血分数 心功能
  • 简介:置入是神经内科常见的一项护理操作。由于脑卒中或其他原因引起因昏迷、球麻痹不能自己进食,为保证其摄入足够营养,满足机体的代谢需要,或防止误吸和及时注入药物,监测胃内变化,往往需要安置胃进行鼻饲食物及药物。脑卒中伴意识障碍、吞咽功能障碍病人随时都有发生误吸的可能,即刻留置鼻胃可以将这种可能降低。留置鼻饲胃与其他留置相比,营养的吸收要快15h以上,而带来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并不增加,国内外均认为留置鼻饲胃能更快的达到护理目的。

  • 标签: 神经内科 胃管 改良 综述
  • 简介:脑卒中患者常因不能进食需留置胃给予营养支持和灌注药物等。但时常发生插管困难,增加了患者痛苦,并耗费护士不少时间和精力。为了提高该类患者插胃的成功率,现根据有关方面资料及我科2006年6月至2009年12月78例脑卒中患者鼻饲插胃困难原因及对策进行分析。

  • 标签: 脑卒中 插胃管 原因分析
  • 简介:<正>将8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给予盐酸丁咯尔250ml静滴,每日1次;对照组40例,给予维脑路通0.5g、胞二磷胆碱0.5g静滴,每日1次,均治疗7d。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全血高切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A)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

  • 标签: 盐酸丁咯地尔 基底动脉供血 平均血流速度 维脑路通 全血高切黏度 血液流变学
  • 简介:<正>试验组40例,对照组48例,均口服地高辛、ACEI、血管扩张剂和利尿剂等基本抗心衰药。试验组加服卡维洛10mg/d,最大量20mg/d。治疗7个月后,复查彩超两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均有显著改善,试验组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治疗12个月后,试验组心功能NYHA分级也优于对照组。

  • 标签: 充血性心衰 心脏功能 射血分数 缩短率 左室短轴 心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在胰结石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11例胰结石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患者手术中均行超声检查,评价主胰管有无扩张、扩张程度,胰结石的部位及数目。结果术中超声提示患者主胰均有不同程度扩张,平均内径(1.0±0.4)cm(0.6~2.0cm)。胰结石单发1例(9.1%),多发10例(90.9%),其中2例术前误诊为单发结石。结石位于胰头部4例,全胰弥漫分布7例。声像图上结石部位显示为强回声,伴声影。所有患者均在术中超声引导下行胰切开取石、胰空肠Roux—en—Y吻合术。结论术中超声是一种简便、无创的检查方法,可较为准确定位胰结石的部位,为手术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信息。

  • 标签: 结石 胰腺管 超声检查 消化系统外科手术
  • 简介:淋巴平滑肌瘤病(lymphangioleiomyomatosis,LAM)是一种主要影响育龄期女性的罕见疾病。该病为多系统疾病,主要累及肺脏,表现为两肺弥漫性囊泡改变,常合并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后腹膜、盆腔淋巴结肿大等肺外表现。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反复自发性气胸、顽固性乳糜胸等。

  • 标签: 淋巴管平滑肌瘤病 罕见病 结节性硬化基因突变
  • 简介:<正>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均卧床休息,限盐,积极治疗心衰病因和诱因,联合应用地高辛、安体舒通、雅施达和速尿等。治疗组加用卡维洛6.25mg/d,如心衰无加重,每5天递增2.5mg/d,直至20mg/d,治疗30天。以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为显效,改善1级为有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7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91.5%,对照组分别13、12例和71.4%,P<0.05。

  • 标签: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心衰病 安体舒通 雅施达 射血分数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胃引流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86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均采用经改良后的一次性硅胶胃作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结果自发性气胸患者86例88次置引流均一次性成功,仅2例张力性气胸需改换大号流管,2例肺未复张转外科治疗,治愈率达97.7%。结论胃改良成胸腔闭式引流管,用于治疗自发性气胸,具有疗效好、并发症少、操作容易、痛苦小等特点。

  • 标签: 自发性气胸 改良胃管 引流
  • 简介:目前胰结石形成的机制尚不明确。胰腺纤维化是形成胰结石的诱因,胰结石形成又加重了胰腺慢性炎症。胰结石的治疗方法包括内镜、体外震波碎石和手术治疗等。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一院近年来将气压弹道碎石技术应用在3例胰结石,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 标签: 胰管结石 气压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