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经皮穿刺置管冲洗脓腔治疗肺脓肿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共对32例肺脓肿患者在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下,采用经皮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置管定时冲洗肺脓肿脓腔,严密观察病情,并做好导管的护理和患者的心理护理.结果本组患者中30例患者治疗过程顺利,18~32d治愈出院,2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病情加重后放弃治疗出院,电话随访得知患者已经死亡.所有治愈患者随访6个月以上无复发.结论经皮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置管进行冲洗肺脓肿脓腔,操作方法方便、安全、创伤小、费用低、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肺脓肿 治疗 护理
  • 简介:目的:探究高血压伴发合并症患者的中心动脉压与血管功能参数的变化。方法入选对象为2009年10月至2013年3月期间在瑞金医院老年病科接受无创中心动脉压检测的志愿者344例,其中正常对照组124例,单纯高血压达标组67例,高血压伴发合并症组153例。所有入组对象采用BPro?动脉脉搏波采集设备,结合A-PULSECASP?中心动脉压应用软件,采用改良型扁平张力法专利技术,实时监测无创中心动脉压,并检测动脉反射波增强指数(RAI)、动脉反射波与收缩期巅峰之时差(PRT)等血管功能参数。结果高血压伴发合并症降压达标组CASP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单纯高血压降压达标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管功能指标均无显著差异;高血压伴发合并症患者中,降压达标与降压未达标两组比较,前者CSAP明显低于后者,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血压伴发合并症患者积极控制外周血压有助于降低中心动脉压及改善血管功能,且中心动脉压与血管功能监测可以用于预测降压达标与否的临床预后。

  • 标签: 高血压 中心动脉压 血管功能
  • 简介:目的:比较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enousportaccess,VPA)与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在乳腺癌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选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入院时间的不同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120例乳腺癌分为2组,每组60例,分别给予VPA和PICC,比较2组的置管成功率、留管时间、相关并发症。结果一次性置管成功率:VAP组为100%,PICC组为66.7%;留管1年以上:VAP组为59例,PICC组4例;并发症:VAP组为1例,PICC组9例。结论VPA是乳腺癌静脉化疗的理想通道,可减轻护理工作。

  • 标签: 静脉输液港 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乳腺癌 化疗
  • 简介:目的心脏发育研究领域中的转录调控一直是热点研究问题,它影响了发育过程的各个环节。为了进一步利用多物种的基因组,定位进化保守的转录因子调控位点,我们利用CardioSignal数据库的数据分析VISTA数据库多重比对后的基因组序列。方法在本文中,我们采用Perl语言和后台MariaDB数据库,可视的展示基因组序列中的保守调控元件。结果我们的程序能够分析VISTA格式的多重比对数据,能够动态展示基因组保守元件在整个DNA序列的位置。结论我们的CardioVISTA程序是今后转录调控研究中的利器。

  • 标签: CardioVISTA 生物信息学 Perl语音 Cardiosignal数据库
  • 简介:目的观察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行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并进行个性护理的效果。方法将323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MECT治疗组162例(观察组)和对照组161例,观察组患者用MECT治疗并进行个性护理,对照组患者用抗抑郁药治疗结合予常规护理。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1d后对患者进行评分,并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第21天采用韦氏记忆量表评定记忆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21d后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第7天韦氏记忆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第21天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行MECT治疗结合个性护理后临床抑郁症状有较好改善且对患者记忆功能无影响。

  • 标签: 无抽搐电休克 难治性抑郁症 个性化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