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如何提高新生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方法:自1997年3月~2002年3月采用新式复苏、气管插管、正压通气、气管内冲洗及给药等措施治疗156呼吸心跳骤停的新生,并与1990年3月~1997年2月178例患儿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的短期存活、长期存活率分别为135(86.5%)、121(77.5%),与对照组110(61.8%)、98(55.1%)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采用新式复苏、气管插管、正压通气、气管内冲洗及给药等措施能显著提高新生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 标签: 新生儿 心肺复苏
  • 简介:目的:探讨新生窒息新法复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近四年实施新法复苏,儿科医生提前进产房,、产科密切协作抢救946例高危新生与未实行新法复苏抢救的563例高危新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新法组复苏成功率为95.2%,其中生后5分钟、10分钟分别为80.9%、14.4%;旧法组复苏成功率为76.9%,其中5分钟、10分钟分别为43.4%、50.1%.新法组仅需A步复苏者851例,B步35例,C步8例.ABC三步为894例,占94.5%.新法组并发症及多器官损伤发生率分别为61.8%、31.7%.旧法组分别为84.5%、50.1%.两组在复苏成功率、并发症及多器官损伤方面均有极显著差异(X2分别为115.7、74.5、50.3,P均<0.01).新法组窒息病死率为3.92%,旧法组为10.9%,丽组差异显著(X2=4.73,P<0.05).结论:新法复苏抢救新生窒息疗效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复苏 抢救 新生儿 窒息 成功率
  • 简介:我院地处珠江三角洲之南,担负着七万人口的社区医疗服务的任务,近10年来,尽管交通状况有了很大改观,危重症患者的转运工作有了很大进步.但重症新生的救治工作仍未改善,导致此类疾病新生转运至有条件大医院后,仍可能失去最适治疗时机,针对本地区在救治重症新生儿时存在的问题,我院充分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群策群力,从"软""硬"件等方面入手,设立新生专科,使新生的救治成功率有了明显提高,既改善了人口素质,又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总结如下:

  • 标签: 基层医院开展 工作体会 开展重症
  • 简介:目的:探讨纳洛酮与东莨菪碱联合应用佐治小儿重症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在传统治疗基础上,采用"阿托品化"+纳洛酮3天,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6.11%(31/36).结论:联合应用纳洛酮与东莨菪碱佐治小儿重症性肺炎有显著疗效,未见副作用发生.

  • 标签: 新生儿 重症性肺炎 治疗
  • 简介:目的:比较吸痰管直接插入气管吸引法和气管插管吸引在羊水粪染新生儿时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2年6月至2005年12月出生羊水粪染需要气管吸引的新生93例的临床资料,将行吸痰管直接插入气管吸引的52例作为观察组。行气管插管吸引的41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其窒息复苏成功率、胎粪吸入综合症(MAS)、新生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神经行为测定(NBNA)异常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窒息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NBNA评分异常、MAS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HIE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普通吸痰管直接插入气管吸引法优于气管插管吸引。

  • 标签: 气管吸引 羊水粪染 新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