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注射用甲芬酯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的疗效。方法:用随机双盲方法将符合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予注射用甲芬酯治疗,对照组30例子VitB6治疗,疗程14天,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进行认知能力、神经功能缺损评定以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认知评分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和70%(P〈0.05),神经功能缺损总有效率分别为80%和60%(P〈0.01)。结论:甲芬酯静脉用药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和认知功能的提高疗效显著,且疗程短。

  • 标签: 甲氯芬酯 血管性痴呆 疗效
  • 简介:甲氧普胺(Metoclopramidum)为中枢性镇吐药,可抑制催吐化学感受区中的多巴胺受体,提高催吐化学感受区的阈值,产生中枢性镇吐作用,还可加强胃及上部肠的运动,促进小肠蠕动和排空,松驰幽门窦及十二指肠冠,提高食物通过率,增强本品的镇吐效应,用于防治各种原因所致的恶心、呕吐、嗳气、胃部胀满、胃酸过多等.可有神经系统的副作用,为引起临床重视,现报道其引起锥体外系反应1例.

  • 标签: 例报告 反应例 甲氧氯普胺锥体外系
  • 简介:目的:观察氨酚曲马多和双芬酸钠治疗常见急性疼痛24h的疗效和安全性,并进行比较.方法:将急诊疼痛患者分为三组,A组38例予氨酚曲马多1片,1片/12h;B组25例予双芬酸钠1片,1片/24h;C组32例予氨酚曲马多和双芬酸钠联合用药,观察24h,评价疼痛缓解度及疼痛强度.结果:(1)A、B、C组用药后疼痛评分分别为(2.89±1.32)分、(3.56±1.29)分、(2.59±0.67)分;(2)A、B、C组患者和医生满意度分别为55%和63%、52%和48%、59%和66%;(3)A、B、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3.1%,停药后不良反应发生均可消失.结论:氨酚曲马多治疗常见急性疼痛与双芬酸钠相比起效快、显效率高;对于中重度疼痛,二者合用起效快,持续镇痛时间长.

  • 标签: 氨酚曲马多片 双氯芬酸钠 中重度急性疼痛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中药注射不合理用药医嘱,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使用中药注射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美康合理用药软件及药师审核,对我院2015年元月-2015年3月住院患者使用中药注射的医嘱进行合理性审核,对不合理医嘱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中药注射不合理用药医嘱共2091份,占总医嘱的1.54%,主要包括溶剂选择不合理、溶剂用量不合理、超剂量用药、药物配伍不合理、无冲管液、重复用药、临床选药不合理等。结论通过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师对用药医嘱进行审核和干预,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中药注射剂 合理用药 医嘱审核
  • 简介:目的:观察比较双芬酸钠与丁溴东莨菪碱联合治疗上尿路结石绞痛的疗效.方法:117例患者按掷币法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予双芬酸钠栓剂和丁溴东莨菪碱,对照组给予阿托品和哌替啶肌注.观察2h.结果:双芬酸钠与丁溴东莨菪碱联用治疗上尿路结石绞痛与哌替啶和阿托品联用的疗效无差异,P>0.05.结论:双芬酸钠与丁溴东莨菪碱联用治疗上尿路结石绞痛的疗效好,能替代目前常用的镇痛药哌替啶和抗胆碱药物阿托品.

  • 标签: 双氯芬酸钠 丁溴东莨菪碱 上尿路结石绞痛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呼吸兴奋辅助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救治效果.方法:62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例随机分两组.常规治疗组给予彻底洗胃、导泻、静脉应用解磷定及阿托品等常规处理;呼吸兴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早期给予尼可刹米及山梗菜碱治疗.结果:呼吸兴奋治疗组恢复清醒时间、总住院时间、并发中枢性呼吸衰竭、中间综合症发生率等均少于常规治疗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应用呼吸兴奋对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救治具有肯定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早期 呼吸兴奋剂 抢救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 洗胃 导泻
  • 简介:摘要目的异常黑胆质成熟疗法能否影响“退行性”硬化性主动脉瓣膜病的发展。方法健康新西兰纯种雄性白兔100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实验开始前处理20只,剩余80只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N组)、高脂饮食组(HC组)、阿托伐他汀干预组(AI组)、异常黑胆质成熟干预组(MI组)。于0和8周末两点采血行血脂分析。在0,2,4,6,8周时间段,取出主动脉瓣膜标本,AFM下观察内皮细胞纳米结构。结果HC组与N组相比,TG,TC,LDL,HDL测量结果均有明显差异,(P<0.01)。MI组HC组相比,TG,TC,LDL,HDL的测量结果均有显著差异(P<0.05)。AFM50um×50um扫描下HC组与MI组内皮细胞长径6周、8周均有明显差异(P<0.01)。与HC组相比,MI组内皮细胞长径有明显差异(P<0.01)。AFM500nm×500nm扫描下HC组内皮细胞表面隆起直径8周有明显差异(P<0.01),高度6周,8周有明显差异(P<0.01)。与HC组相比,MI组内皮细胞表面隆起直径8周有明显差异(P<0.01),高度8周有差异(P<0.05)。结论随之时间的延长,高脂饮食组主动脉内皮细胞受到明显破坏而异常黑胆质成熟对内皮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