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护理对重症患者大便失禁皮肤干预的效果。方法: 依据患者入院就诊时间将我院从 2017年 11月至 2018年 11月期间收治的 66例重症患者随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 33例,对照组护理过程中予以我院重症科室常规护理,观察组护理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大便失禁患者,选用适应不同患者类型的重症患者大便失禁肛皮肤护理流程和护理干预新技术。结果:重症患者的肛皮肤损伤反应期: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两组重症患者均无Ⅳ期皮肤反应出现。观察组患者的肛皮肤损伤痊愈率 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肛皮肤损伤痊愈率 56.25%。两组患者间的肛皮肤损伤反应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临床上对于重症患者大便失禁情况进行干预的时候,为患者进行肛皮肤护理干预,采用新技术能够更好地减轻患者皮肤炎症的发生。

  • 标签: 重症患者 大便失禁 肛周皮肤损伤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穿牙槽嵴顶四剥离上颌窦底提升术后植骨高度变化。方法: 13例上颌后牙缺失剩余骨高度不足 (<10mm)患者共 16个种植位点进行穿牙槽嵴顶四剥离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植入无机牛骨基质 (BioOss)。术后即刻及二期复诊时拍摄 CBCT测量上颌窦底提升高度 ,两者之间进行配对 t检验。结果:术后上颌窦底提升高度从 7.95-12.97mm,平均 10.37±1.61mm;术后修复完成时间从 4-10个月 ,平均 6.0±1.76个月 ;术后复诊拍摄 CBCT时间 3-6个月 ,平均 4.31个月 ,复诊上颌窦底提升高度从 5.83-15.24mm,平均 10.07±2.31mm;与术后即刻相比 ,上颌窦底提升高度改变幅度从 -2.12-5.32mm,平均降低 0.30±1.84mm,占术后即刻上颌窦底提升高度的 2.9%,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0.51)。结论:穿牙槽嵴顶四剥离上颌窦底提升术后短期内大部分位点植骨高度降低 ,少部分位点植骨高度增加 ,总起来说植骨高度稳定无显著变化。

  • 标签: 牙种植 上颌窦底提升 剩余骨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