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肝素加尿激酶混合封对于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留置深静脉置导管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血液透析后应用肝素封,试验组应用肝素加尿激酶混合封。观察两组封后相关化验指标变化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血流量明显高于对照组,静脉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化验指标数据封后均在正常值范围内。试验组出血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血液透析患者应用肝素加尿激酶混合封,能够增加患者透析血流量,降低静脉压,安全性较好,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肝素 尿激酶 血液透析 长期留置导管
  • 简介:总结了经鼻留置胃固定方法的改进,具体介绍了所需材料和应用方法。认为改进后的鼻胃固定方法固定牢靠、不宜松脱、对皮肤刺激小、方便清洁,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留置鼻胃管 固定方法 改进
  • 简介:随着人们对营养及供给途径认识的逐渐深入,营养支持已由肠外营养为主的营养供给方式,转变为通过鼻胃、鼻空肠管或胃(肠)造口途径的肠内支持为主[1]。多项临床研究[1-2]认为,肠内营养无论在营养支持效果、费用、安全性还是可行性上都要明显优于肠外营养。鼻胃在临床饲的应用中最为普遍。鼻饲术(nasogastricgavage)是通过鼻胃经鼻腔插入胃肠道,从管内输注流质食物、水分和药物,

  • 标签: 鼻胃管 位置判断 喂养
  • 简介: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PICC置前超声探查颈内静脉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行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置入PICC脑出血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PICC操作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操作方法基础上给予置前行超声探查颈内静脉。观察比较2组脑出血患者PICC操作时间及导管异位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置入PICC后导管异位颈内静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ICC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置入PICC的脑出血患者置前行超声探查颈内静脉,并对颈内静脉进行体表定位便于PICC送时助手按压颈内静脉,可有效预防PICC操作时导管异位颈内静脉,并减少置操作时间。

  • 标签: 超声探查 PICC 导管异位
  • 简介: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策略对危重患者肠内营养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肠内营养支持11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2年2月~2013年2月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3年3月~2014年3月的59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对照组未开展集束化护理干预,试验组开展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集束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肠内营养堵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肠内营养堵的发生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策略能有效降低危重患者肠内营养堵的发生率。

  • 标签: 危重症 集束化管理 肠内营养 堵管
  • 简介:目的观察造影剂结合超声方法对减少肘部PICC置导管异位的效果。方法将144例左侧肘部PICC置患者按置顺序单双号分为两组各72例。两组均按常规方法安置患者及置操作,置管过程对照组采用B超判断是否发生导管异位,改良组在B超监视下边送边注入76%复方泛影葡胺注射液5ml了解导管尖端位置情况,指导置。结果改良组发生导管异位3例(4.2%),对照组发生导管异位18例(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ICC置术中脉冲式推注造影剂配合超声可减少左侧肘部PICC置导管异位。

  • 标签: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异位 B超 造影剂
  • 简介:总结1例骨肿瘤患儿行手术切开头静脉解除PICC拔困难的护理经验。拔前对拔困难的患儿做好心理护理,试行缓慢拔出导管10cm后有阻力,导管回缩,防止导管发生断裂,勿强行拔。轻轻按摩上臂10~15min后再试拔,拔仍有阻力,在上臂局部用热毛巾湿敷30min,解除血管痉挛。经试行拔失败,行右上臂手术切开头静脉,分离头静脉血管壁,顺利拔出导管,导管完好无断裂。拔后给予抬高肢体,抗菌药物静脉输注3d,术后患儿无发热、切口无渗血,前臂无肿胀,末梢血液循环好,切口愈合良好。

  • 标签: PICC 拔管困难 手术
  • 简介:总结了105例应用RASS镇静评分进行镇静与护理强度管理对机械通气患者非计划性拔的预防效果。主要内容有:RASS镇静评分的主要内容,不同评分等级患者的护理要点,镇静护理和基础护理等。认为根据RASS镇静评分进行镇静和护理强度管理可提高机械通气期间患者的舒适感,有效预防非计划性拔等不良事件发生。

  • 标签: 机械通气 非计划性拔管 RASS评分 护理
  • 简介: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置(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虽为患者及临床护理带来诸多方便,但仍有其相应的并发症,如长期留置可引起机械性或血栓性静脉炎、导管异位、导管脱出、导管堵塞等,若处理不当可给患者带来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以及经济上的损失,甚至可能引起医患纠纷。

  • 标签: 白血病患者 PICC置管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0.05%聚维酮碘冲洗密闭式吸痰对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入住重症监护室经口气管插管、预计机械通气超过48h的86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吸痰前后分别应用0.05%聚维酮碘及生理盐水冲洗密闭式吸痰,分别观察两组病人机械通气第3天、第5天、第7天的VAP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病人机械通气治疗第3天、第5天、第7天VA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0.05%聚维酮碘冲洗密闭式吸痰可有效降低VAP的发生率,延迟VAP的发生。

  • 标签: 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密闭式吸痰 聚维酮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