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介绍新型口腔清洗装置的设计及使用方法。口腔清洗装置包括储水袋、手泵以及出水装置;储水袋底部连接有出水软管,出水软管设有流量开关和第一单向阀;出水软管与手泵连接,手泵连接有手柄,手柄内设有出水通路,且手柄可拆卸的连接有出水装置;出水装置为出水喷头,其中出水喷头包括弯管及设于弯管输出端的喷嘴,储水袋置入自行配制的盐水,挂在移动输液架上,打开调节器的开关排气;患者坐位或站立,头低前倾,将弯头前端放进口内,打开开关,患者按需要自行挤压水泵,使水流产生冲力,进行口腔冲洗。利用口腔清洗装置实行患者自行口腔清洁,能有效保持术后口腔卫生,促进伤口愈合,减少住院天数,同时减轻医护人员的负担,增加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口腔清洗装置 口腔护理 技术革新
  • 简介:为了降低留置针堵管率而设计的一种留置针封管装置,该装置包括带有凹槽的底座和盖板,嵌入盖板的活塞、凸轮、微电机及控制装置。输液完毕后将留置针的延长管嵌入底座凹槽,扣上盖板,启动控制装置开关,微电机带动凸轮使活塞上下移动,反复压迫留置针的延长管,使针头处始终处于通畅状态,再次连接输液时不会发生留置针堵管。该装置操作简便,显著降低留置针的堵管率和维护成本。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封管装置 防堵管 封管方法
  • 简介:目的:总结尿毒症患者伸膝装置断裂锚钉固定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随访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20例尿毒症并发髌韧带断裂、髌骨下极骨折、股四头肌髌骨附着部断裂等伸膝装置破坏的患者,均行伸膝装置修复术,结合术前术后的护理以及康复锻炼,临床随访。所有患者术后24,48,72h均给予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完成评分后,如果患者疼痛明显,予以口服镇痛药物、肌内注射镇痛剂等对症治疗。术后2,12周复查X线片,并在2,4,8,12周采用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的Insall等于1976年提出的评分系统对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均未见明显手术相关并发症,无感染、出血以及血栓形成等表现。复查X线片提示锚钉位置良好,无锚钉松动、移位。术后24h疼痛评分(7.25±0.62)分,48h疼痛评分(5.83±0.72)分,72h疼痛评分(3.58±0.67)分,提示随着术后时间延长疼痛程度逐渐减轻。术后12周随访患者均表示膝关节无疼痛,可恢复下地行走。2周时膝关节功能评分(44.92±4.64)分,4周时膝关节功能评分(51.08±7.04)分,8周时膝关节功能评分(65.17±5.44)分,12周膝关节功能评分(88.75±2.70)分,8周前患侧与对侧相比,有疼痛不适感觉,但12周后双膝关节无明显差异。结论:尿毒症患者伸膝装置断裂锚钉固定术后配合护理,加强功能锻炼,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尿毒症 伸膝装置断裂锚钉固定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零感OT-MI型一次性使用吸氧装置在颅脑损伤吸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使用传统湿化瓶进行氧疗,观察组使用零感OT-MI型一次性使用吸氧装置进行氧疗,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湿化液及吸氧管路内容物细菌培养阳性结果。结果:观察组湿化液及吸氧管路内容物细菌培养阳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量表中各项目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型零感OT-MI型一次性吸氧管应用于颅脑损伤患者的氧疗,能有效减少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减少院内交叉感染几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零感OT-MI型一次性使用吸氧装置 颅脑损伤 吸氧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