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在发暂停呼吸早产儿的临床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样本选取时间为2019年01月至2021年01月医院实施治疗的发呼吸暂停早产儿,共计80例,分组方式为随机抽签,组名为实验组与参照组,两组患者例数均为40例。参照组患儿实施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患儿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结果:从治疗结果来观察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参照组理想,差异较大(P<0.05);且从不良反应来对比实验组也限制低于参照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使用综合护理干预护理发呼吸暂停早产儿,可降低患儿呼吸暂停的持续时间与频率,缩短呼吸支持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 频发呼吸暂停 早产儿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1-07-28
  • 出处:《护理前沿》 2021年第12期
  • 机构:作者简介: 姓名:张玮琦,性别:女,出生日期:1993年9月,籍贯:重庆市,学历:本科,职称:护 师,研究方向:手术室护理学。 通信作者:朱娅男,性别:女,出生日期:1984年4月,籍贯:重庆市,学历:本科,职称: 副高,研究方向:手术室护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 利用 ISBAR沟通模式规范手术室护理人员交接内容,提高护理交班质量及护理人员对患者有效信息的接收,以保障患者安全的同时提升专业能力,提高护患满意度、医 护满意度。方法 ①于 2020年 3月成立专案改善小组,专案改善时间为 4月至 6月,②根据 ISBAR沟通模式制定运用于手术室重点环节交班模版,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培训学习,③每日晨交班由护士长抽问巡回护士对患者相关信息掌握程度,巡回护士根据术前交班模板对患 者相关信息的掌握、术中特殊用物准备进行交班,对疑难患者进行讨论,提出问题及解决方 案,④每月进行专项质控检查,对各科室病房护士进行手术室护士术后交接满意度调查,并 作出阶段性评价。结果 通过实施 ISBAR沟通模式,提高了护理交班质量,护理人员由抽问式交班转为主动式交班,患者术前信息知晓率大于 90%,患者身份核查率达 100%,交接质量提高,护士长掌握当日手术患者特殊情况,重点关注危重及疑难患者手术间,提高了病房 护士对手术室护士满意度。 【Abstract】

  • 标签: ISBAR 沟通模式 手术室 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