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intensivecareunit,NICU)是以救治各类重症及多系统功能衰竭的新生儿为主的诊疗系统[1]。由于NICU环境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加上新生儿各生理器官功能发育尚未成熟、免疫系统尚未完善、抵抗力低且无法用语言表达,疾病的转归及环境的因素会影响新生儿日后的生长发育[2]。为此,为患儿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新生儿 重症监护 敏感性指标 质量评价
  • 简介:总结了154例使用抗结核药出现药物性皮炎的患者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对患者实施合理的饮食指导、个性化的皮肤护理、正确的心理疏导、细致的病情观察。认为早期发现、高度重视、及时调整药物和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是防治药物性皮炎迁延为重症和促进药物性皮炎康复的关键。

  • 标签: 药物性皮炎 抗结核药 护理
  • 简介:总结静脉药物集中调配中心区域组长岗位设置与管理体会。结合静脉药物集中调配中心工作特点,在原护士长和责任组长为主的管理模式基础上,增设区域组长岗位,实施岗位管理,发挥区域组长的技术指导、质量控制、区域巡回、沟通协调和环境物品管理等功能。2年来,通过区域组长的细节管理,提高了静脉药物配置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其中每日第一批药物的配置时间全程缩短600~800min;药品配置错误发生件数由2012年平均82起/月下降为2013年35起/月;护理人员无菌配置原则和操作规范的合格率达到95%以上;每日首批药物准时出仓率达到100%;提高了药师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和提升了区域组长的管理能力。

  • 标签: 静脉药物集中调配中心 区域组长 管理
  • 简介:目的评价双柏散联合地塞米松对铂类化疗药物外渗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铂类化疗药物外渗的患者分为两组,30例采用双柏散联合地塞米松外敷(试验组),30例采用多磺酸黏多糖软膏外涂(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Z=2.625,P=-0.009),试验组治疗后肿胀消退时间(15.45±9.53)h短于对照组(29.61±8.03)h(t=6.732,P〈0.001)。结论双柏散联合地塞米松治疗铂类化疗药物外渗疗效优于多磺酸黏多糖软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诊断和治疗物质外渗 双柏散 地塞米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