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福利院甲流儿童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福利院甲流儿童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对比甲流儿童的治疗效果及病情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福利院 甲流 优质护理 病情改善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福利院甲流儿童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福利院甲流儿童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对比甲流儿童的治疗效果及病情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福利院 甲流 优质护理 病情改善时间
  • 简介:探讨护理人员薪酬改革的效果。方法在保障档案工资的情况下,通过对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评定,依据各岗位工作强度、工作难度、工作风险、技术含量设定分值,依据管理者的目的对突出表现者设定奖励。以此三项确定绩效工资,即护理人员薪酬:档案工资+绩效工资。结果护理薪酬改革后护理质量较改革前明显提高(P〈0.01),临床一线护理人员较改革前稳定性提高(P〈0.05)。结论实行薪酬改革,调动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稳定了护理队伍,提高了护理质量,是一种切实、有效、简单、易行的薪酬分配方案。

  • 标签: 护士 薪酬改革方法 护理管理
  • 简介: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评估(performanceappraisal)是依据一定标准对护理人员的绩效进行检查、测量和评价的过程。护理绩效评估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系统的组成部分,在提高护理绩效、管理效率、帮助护理人员改进工作及谋求未来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显著,是护理管理的源头和核心。现将护理绩效评估研究的必要性、方法及国外绩效评估研究趋向对国内护理绩效评估的启示进行论述,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绩效评估 国内 国外 护理人员 管理职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儿童福利院的孤残儿童施加心理护理干预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取对儿童福利院内75名孤残儿童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前后的情感指标记录,分析心理护理对儿童福利院孤儿心理健康的实际应用。研究结果显示,在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前后,使用儿童版的正负情感表(PANASC)对孤残儿童的心理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这项干预措施有效地改善了75名孤残儿童的正负情感,统计数据显示出了明显差异(P<0.05)。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改善儿童福利院中孤残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显著的积极效果。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儿童福利院 孤残儿童 心理状况
  • 简介:目前多数医院的量化考核直接与绩效工资挂钩,打破了大锅饭的分配方案,物质的奖励在护理管理中发挥了一定的促进和奖励作用。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不仅要满足护士物质上的需要,还要分析她们的心理需求,尽可能满足她们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近年来,精神薪酬理论在护理管理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护士长作为临床的护理管理者应学会应用精神薪酬理论去鼓励护士的主观能动性,

  • 标签: 护理管理者 应用 薪酬 精神 需要层次论 主观能动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在福利机构孤残儿童护理中的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 2017 年 10 月至 2019 年 10 月收治的 60 例福利机构孤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 n=30 )和观察组( n=30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儿童的焦虑程度和恐惧程度改善情况。 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儿童的 SAS 评分和恐惧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 P > 0.05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儿童的 SAS 评分和恐惧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儿童,比较差异显著, P < 0.05 ,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福利机构孤残儿童的护理中增加心理护理的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有效改善儿童的焦虑程度,降低其恐惧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福利机构 孤残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Orem自理模式在社会福利养老机构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32例残障老年患者进行Orem自理模式干预,观察干预前后患者基本日常生活运动能力(basicactivityofdailyliving,BADL)、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患者BADL、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干预前,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社会福利养老机构中开展Orem自理模式,可提高老年患者自理能力,从而提高患者BADL,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社会福利机构 老年患者 OREM自理模式
  • 简介:总结了绩效考评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与用途,介绍了绩效考评原则、标准、内容、方法和形式,找出绩效考评中存在的偏差,以求找到科学、合理的护理绩效考评方法,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 标签: 绩效考评 原则 标准 内容 方法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福利院集体生活中的青春期儿童采取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福利院82例青春期儿童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法分组,普通组、心理组各有41例。两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及心理护理,观察儿童护理前后的心态情况及满意度。结果:护理前,SAS及SDS评分相比,p>0.05;心理组护理后的SAS及SDS评分比普通组低,p

  • 标签: 福利院 青春期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福利机构孤残儿童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在某福利机构选择孤残儿童2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划分成参照组,120例,提供的是常规护理,观察组12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对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前两组儿童各项评分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 > 0.05);护理后,观察组儿童的SAS、SDS都要优于参照组,不良行为发生率也更低,可展现出更高的护理依从性,形成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心理护理的有效实施,可以帮助福利机构孤残儿童有效改善负性情绪、心理健康,不良行为会大幅度减少,整体护理依从性会显著提升。

  • 标签: 心理护理 福利机构孤残儿童 应用探究
  • 简介:目的了解不同编制和不同年龄护士对非经济薪酬的认识和需求。方法采用不同编制和不同年龄护士非经济薪酬需求量表对718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对非经济薪酬的需求迫切,在编护士对非经济薪酬的需求平均得分为(4.01±0.39)分,合同制护士为(4.23±0.47)分,两者比较,t=-6.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段护士对非经济薪酬需求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5岁以下护士在有趣性活动、获得社会尊重、友谊关怀中得分较高;26-35岁护士则在获得社会尊重、职业发展机会、进修培训中得分较高;36-55岁护士倾向于获得社会尊重与友谊关怀。结论管理者应从组织层面、护士个体发展层面以及护理管理和制度上对护士非经济薪酬需求给予重视、关注和支持,使非经济薪酬发挥其独特的激励作用,以提高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标签: 护士 非经济薪酬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对福利中心“三无”供养人员心理护理现状和护理对策进行分析。方法 择24例2020年1月-2021年1月由我福利中心收治的“三无”供养人员开展本次研究,研究期间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12例为一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参照组,研究组成员接受基础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参照组成员仅接受基础护理。观察两组成员发展行为量表和孤独症评定表以及护理前后心理健康指数,通过统计学相关数据进行检验,并分析组间是否存在意义。结果 研究组各项研究结果与参照组对比均占有明显优势,数据之间存在意义(P<0.05)。结论 对于福利中心“三无”供养人员采用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此类人群的心理情绪,并且能够有效缓解其孤独感,故效果明显,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三无”供养人员 福利中心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儿童福利院孤儿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将本福利院内75例孤残儿童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将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前、后的孤残儿童的情感指标进行记录,观察将心理护理干预应用到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结果:通过采用正负情感表中的儿童版(PANASC)将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前后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后,75名孤残儿童的正负情感均得到有效改善,数据出现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儿童福利院 孤残儿童 心理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对福利机构重症脑瘫患儿静脉输液依从性差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探讨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从年龄、残疾程度与忽视技术缺陷、配合度等方面来进行统计分析。按照头皮静脉和四肢静脉穿刺依从性来对患儿进行分组,0~3岁为观察组,提供的是常规护理,3~15岁是参照组,提供的是全面护理。结论:对于福利机构的重症脑瘫患儿来讲,在静脉输液中增加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儿依从性。

  • 标签: 护理干预 福利机构 重症脑瘫患儿 静脉穿刺护理
  • 简介:摘要:现在的医疗改革过程中,特别是在民营医院当中,绩效工资的合理分配尤为重要。特别是在护理岗位中,如何通过绩效分配,提升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完善护理质量、减少护士的流失。在肖正权院长提出的层级绩效考核制度中,真正的让优秀的护士有一个展现自己的舞台,让护士更为稳定。

  • 标签: 层级绩效管理 公平 稳定 护理工作
  • 简介:摘要:现在的医疗改革过程中,特别是在民营医院当中,绩效工资的合理分配尤为重要。特别是在护理岗位中,如何通过绩效分配,提升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完善护理质量、减少护士的流失。在肖正权院长提出的层级绩效考核制度中,真正的让优秀的护士有一个展现自己的舞台,让护士更为稳定。

  • 标签: 层级绩效管理 公平 稳定 护理工作
  • 简介:目的探索一种客观、科学的绩效考评方法,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护理服务质量。方法采用图解式评估法,制订护理人员岗位绩效考评表,以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方法,对我院急诊科36名护理人员实施绩效考评。结果2次评估的总评分,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末次评估中自评分、他评分均高于初次评估,除护理操作或理论考核、出勤情况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均有统计学意义,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实施岗位绩效考评,调动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树立了竞争意识;加强了沟通协调作用,增强了科室的凝聚力。

  • 标签: 急诊科 绩效考评 护理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能有效调动护士积极性,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护理绩效考核方法。方法建立基于护士分管病人、以护士个体l临床护理工作数量和护理服务质量为主导的护士综合绩效考核方案,其中恒量指标(职称系数与级别系数)占20%-40%,主要反映护士个体的能级;变量指标(护理工作数量、质量及满意度)占60%~80%,主要反映护士个体的工作数量及质量。在各护理单元对护士的绩效分配考核中应用。结果该护理绩效考核方案能体现能级对应、多劳多得、优劳优得、以病人为中心,并向苦脏累岗位倾斜。结论基于护士分管别人的护理绩效考核方案适应责任制整体护理需求,能有效提高护士整体护理能力,提高优质护理效率,提高护理服务满意率。

  • 标签: 优质护理 责任制整体护理 护理绩效考核 护理数量 护理质量
  • 简介:目的了解福利院中养老护理员协助老年人口服给药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为今后进一步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和提高养老护理员协助老年人口服给药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设调查问卷对福利院在岗养老护理员协助老年人口服给药情况、给药知识来源及学习需求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养老护理员能够协助老年人采用正确服药体位,但服药过程中饮水量相对不足。培训是养老护理员获得药物相关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结论福利院中养老护理员协助老年人服药能够较好地遵从护士的指导和要求,但仍需及时做好口服给药相关知识培训。

  • 标签: 养老护理员 口服给药 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