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牧区肝包虫病患者的筛查救治,针对培训后护理人员与包虫患者知识改善满意度的比较,进一步总结牧区肝包虫病特有的护理特点。方法:选取帮扶单位同德县人民医院,结合扶贫安排,实施护理健康宣教、围手术期评估及肝病专项护理,培训护理工作60名,筛查并宣教包虫病例80例,以医院护理工作及包虫患者知识改善满意度进行评价,评价表双语发放填写完毕后进行统计。结果:60名护理人员“较大改善”、“改善”、“一般”、“无改善”占比为52%、31%、11%、6%,80名患者占比分别为66%、27%、6%、1%。结论:牧区护理有其自身特点,应尊重民族信仰及习惯,同时牧区患者培训后知识改善满意度普遍较高,相比护理人员知识改善满意度更好,表明对患者扶贫宣教的工作更迫切。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工作投入是指在工作中表现出的积极的情绪与完满的认知状态,是个体工作潜能的发挥及工作效果优化的重要评价指标。护士工作投入影响护士工作满意度及病人照护质量。然而,工作压力越大的护士,工作投入水平越低。护理工作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综合体,临床一线护士在工作中感受到的工作压力越大,越容易产生情绪衰竭和消极怠慢情绪,易出现抑郁状态,同时会影响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也会影响到护士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行为,如离职意愿、工作满意度、工作绩效等。目前,护士工作幸福感已逐渐成为国内外护理管理者的研究热点,为了进一步丰富护士工作幸福感的理论模型,本研究对护士工作投入、工作压力及工作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为提升护士工作幸福感提供新思路。

  • 标签: 护士工作压力 工作投入 工作幸福感 关系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信平台在援鄂医疗队员医学隔离观察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 2020 年 4 月来我科医学隔离观察的 126 名援鄂医疗队员按照所住楼层随机分成对照组(施以常规服务模式),观察组(微信平台服务模式)各 63 例,比较两组干预结果。结果 观察组在各项规章制度、健康教育、信息采集等的满意率及知晓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援鄂医疗队员微信平台各种宣教干预,能够满足援鄂医疗队员对形式多样的各种信息的需求,同时可提高干预满意率、疗养满意率, 值得今后在疗养期间长期应用。 关键词:微信平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学隔离观察期间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医院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移动护士工作站,能够保证护理工作规范化,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维护医院形象。对此,本文首先对移动护士工作站进行介绍,然后对移动护士工作站的作用进行分析,并对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开发应用策略进行详细探究。

  • 标签: 移动护士工作站 临床护理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社区养老护理员工作进行系统分析,为岗位规范化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13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47名护理员进行问卷调查,对社区养老护理员一般资料及工作的4个方面、15个指标进行分析,并比较不同年龄组调查对象的评分差异。结果:工作分析因素总体得分37.17±4.50分;得分最高的因素为工作时间特殊性,得分最低的因素为最低学历要求;不同年龄组有最低学历要求等3项指标评分有差异。结论:应从吸引年轻和外省护理员从业、明确入职要求、加强实践培训、认可工作强度、改善工作条件、强化思维意识、传承沟通经验等方面采取措施,稳定和提升社区养老护理员队伍。

  • 标签: 社区养老服务 护理员 工作分析
  • 简介: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讨论ICU重症监护工作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以期降低临床护理实践中ICU重症护理工作安全隐患,提高ICU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住于我院ICU重症监护室100例患者的护理病历,通过回顾性分析这100例患者的护理病历,研究、分析、讨论ICU重症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针对ICU重症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给予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 意外拔管、窒息、压疮均为ICU重症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通过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相关的培训和考核,可有效预防ICU重症护理工作中安全不良的发生。结论 ICU重症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隱患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延长患者住于ICU重症监护室的时间,影响患者的预后和康复情况。因此,有必要探究、分析、讨论ICU重症护理工作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

  • 标签:   ICU 重症监护室 护理 安全隐患 预防 对策 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1-07-28
  • 出处:《护理前沿》 2021年第12期
  • 机构:作者简介: 姓名:张玮琦,性别:女,出生日期:1993年9月,籍贯:重庆市,学历:本科,职称:护 师,研究方向:手术室护理学。 通信作者:朱娅男,性别:女,出生日期:1984年4月,籍贯:重庆市,学历:本科,职称: 副高,研究方向:手术室护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 利用 ISBAR沟通模式规范手术室护理人员交接内容,提高护理交班质量及护理人员对患者有效信息的接收,以保障患者安全的同时提升专业能力,提高护患满意度、医 护满意度。方法 ①于 2020年 3月成立专案改善小组,专案改善时间为 4月至 6月,②根据 ISBAR沟通模式制定运用于手术室重点环节交班模版,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培训学习,③每日晨交班由护士长抽问巡回护士对患者相关信息掌握程度,巡回护士根据术前交班模板对患 者相关信息的掌握、术中特殊用物准备进行交班,对疑难患者进行讨论,提出问题及解决方 案,④每月进行专项质控检查,对各科室病房护士进行手术室护士术后交接满意度调查,并 作出阶段性评价。结果 通过实施 ISBAR沟通模式,提高了护理交班质量,护理人员由抽问式交班转为主动式交班,患者术前信息知晓率大于 90%,患者身份核查率达 100%,交接质量提高,护士长掌握当日手术患者特殊情况,重点关注危重及疑难患者手术间,提高了病房 护士对手术室护士满意度。 【Abstract】

  • 标签: ISBAR 沟通模式 手术室 标准化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PDCA循环在儿科护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通过对儿科护理工作中引起护患纠纷的原因进行总结,利用PDCA循环原则制定了相应的护理流程,以提高我院儿科护理的质量。结果:在应用PDCA循环后,我院儿科的各项护理服务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产生互换纠纷的几率也明显降低。结论:PDCA循环在儿科护理中的使用有利于促进儿科护理工作的科学性,对于儿科护理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有着指导意义。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 标签: PDCA循环 儿科护理 应用效果 服务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工作的护理配合。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70例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加强手术室围术期护理与麻醉配合,探析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作用。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麻醉与手术治疗,手术期间未产生疼痛感、升高血压或出现窒息现象,术后安全返回病房,平均麻醉苏醒时间在(42.56±4.12)min。结论 手术室护士在围手术期与麻醉医生的良好配合,可确保顺利完成手术,缩短术后苏醒时间,临床实践价值较高。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麻醉工作 护理配合
  • 简介:  摘要:消毒供应室作为医院的一个重要科室,为医院提供各种无菌的器材等物品,它是医院唯一的无菌物品供应中心,同事也是预防医院发生感染的关键科室。本文通过论述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护理服务、护理安全意识以及护理制度落实等方面细节,为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细节管理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护理 细节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消毒供应室作为医院的一个重要科室,为医院提供各种无菌的器材等物品,它是医院唯一的无菌物品供应中心,同事也是预防医院发生感染的关键科室。本文通过论述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护理服务、护理安全意识以及护理制度落实等方面细节,为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细节管理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护理 细节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护士工作笔记对职业素养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0年5月期间我院入职的新护士167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未行工作笔记培训,而观察组则接受工作笔记培训,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职业意识、职业行为、职业道德、职业技能以及职业作风评分均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

  • 标签: 职业素养 工作笔记 新护士
  • 简介:摘要:为了能够与现代医学模式的要求相互适应,充分发挥护理工作在促进健康和健康方面的作用,护理工作模式从过去的功能性护理发展到以病人为中心的个人护理,从医生建议的被动工作形式转化为主动解决患者实际的健康问题,极大地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本文讨论了如何使护理工作适应新的医疗模式。

  • 标签: 护理工作 现代医学模式 使用
  • 简介: 【摘要】目的 分析门诊导医分诊中通过应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照组提供常规的门诊导医分诊护理,同期观察组则改为人性化导医分诊护理。结果 观察组的候诊时间、检查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P

  • 标签:   门诊 导医分诊 人性化护理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建立对护理工作的影响。方法:在开展研究样本筛选时,筛选时间确定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对此期间到我院收治的静脉用药患者进行筛选后纳入样本166例。研究在保证小组中样本容量一致的基础上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随后为不同小组患者开展不同的给药方式并应用组间对比来开展本次研究。结果: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后进行静脉给药,不同小组患者的配药时间、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方式,可以较好的降低静脉用药的配药时间,同时也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因此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护理工作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