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医务社会工作者在医院运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包括导医服务、病人情绪安抚、资源配置协调等。在现有模式与制度中,医务社会工作者的通常在病人入院适应困难或医患沟通困难等情况下介入,工作过程则贯穿于患者入院至出院乃至出院后等各个环节。但对于医务社会工作者在医院中所能发挥的功能还有较大的发掘空间且值得深入研究。由此,本文将对医务社会工作者在医院中的功能展开综述。

  • 标签: 医务社会工作者 医院 功能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在消毒供应中心中,分析社会化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于2021年8月~2022年8月工作的40例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20例,社会化护理服务)与对照组(20例,常规护理服务),比较两组专业素质、院内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责任意识评分、服务态度评分、沟通能力评分、综合素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院内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中,实行社会化护理服务,能有效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自身专业素质,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社会化护理服务 院内感染发生率 消毒供应中心 综合素质评分 服务态度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青少年抑郁症病人的社会心理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1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1例青少年抑郁症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且命名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心理健康检查的61例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命名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分别使用生活事件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应对方式问卷以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测评,并且分析其结果。结果:观察组病人的艾森克人格问卷中精神质和掩饰程度评分与对照组研究对象的差异不大;而艾森克人格问卷患者的神经质、内外向以及应对方式问卷、生活事件量表总分、社会支持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平均与对照组研究对象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结论:生活事件较多、人格特征缺少稳定性、应对方式不良以及社会支持不足等,都是会增加青少年抑郁症病人发病风险的社会心理因素,要对这些因素进行控制,才能预防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生,降低其发生率。

  • 标签: 青少年抑郁症 社会心理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分析延续性护理对癫痫患者家庭自理能力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80例到我院接受诊治的癫痫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按照随机分组法将这些样本进行分组,其中研究组40例,常规组40例,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延续性护理及常规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自理能力及社会功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将两组患者的自理能力及社会功能进行对比,研究组患者的两组患者的自理能力及社会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于癫痫患者来说,应采取延续性护理进行护理干预,延续性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自理能力及社会功能,临床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癫痫 自理能力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收治医院临床护士的心理状况,探讨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焦虑的关系。方法:2020年2月12日至19日采用便利抽样法对广州市采用问卷星调查,使用焦虑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心理弹性量表,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收治医院的154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护士SAS平均分为34.5分,37人SAS得分≥50分,阳性率为24.03%。SAS得分与社会支持量表中主观支持、及利用度两个维度得分呈负相关,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SAS得分与心理弹性量表中坚韧性、力量及乐观性三个维度得分呈负相关,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疫情期间部分临床护士存有焦虑情绪,SAS得分与社会支持程度及心理弹性程度有关。因此无论是护士本身,护士的家庭,医院管理者及有关部门应重视社会支持的重要性,采取相应措施提高社会支持的程度,提供心理弹性建设方法,尽最大可能降低护士焦虑情绪的发生。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护士焦虑 社会支持 心理弹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技能情况影响。方法:研究期(2021年1月-2021年12月)内,入组观察对象64例,均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以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对不同组患者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对照组,n=32)与系统化护理(观察组,n=32),比较不同护理模式对患者的社会技能指标的影响。结果:经护理干预,两组患者社会功能缺陷SDS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社会功能缺陷SDS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以系统化护理展开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提升社会技能,消除社会功能缺陷症状,为患者早日回归社会奠定基础。

  • 标签: 系统化护理 慢性精神分裂症 社会技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医院辖区病情稳定的5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n=28)和研究组(n=28)。常规组使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联合康复训练。通过MorningSide康复状态量表(MRSS)、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以及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康复状态、社会功能、生活质量以及症状情况。正态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MRSS评分、SDSS评分、PANS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GQOLI-74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社会功能恢复均有积极影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康复训练 精神分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实施不同阶段的心理护理对疾病的病耻感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我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40例,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3个月,评价患者的病耻感康复效果,对患者的社会功能进行评定。结果:两组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日常生活能力、生存质量、社会功能均明显优于干预前(P

  • 标签: 肺癌 不同阶段心理护理 社会功能 病耻感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针对应用后的实际效果做出统计分析。方法:针对6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治疗,样本选自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就诊的患者,并按照先后顺序分为2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比治疗成果。结果:从数据可见,半年后观察组患者社会回归情况较好,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营养指标得比下,可见观察组在ALB以及Hb上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显著,快速地缓解了临床症状,加强营养管理,促进患者早日回归社会,并值得推广。

  • 标签: 集束化护理干预 维持性血液透析 回归社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学护理模式对老年抑郁症患者自尊水平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探析。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4月到2021年7月收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模式对宫颈癌化疗患者疲乏状况、病耻感及社会支持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本院接收的宫颈癌化疗患者76例分为参比组38例和试验组38例,参比组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予以循证护理模式。将两组疲乏状况、病耻感、社会支持情况进行比对。结果:相较于参比组,试验组CSF各项评分、SIS各项评分更低,SSRS评分更高(P

  • 标签: 循证护理模式 宫颈癌 化疗 疲乏状况 病耻感 社会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弹性与自我效能、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将2021年6月到2022年2月期间西安市第九医院内分泌科的400例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利用病人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弹性量表、中文版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等对患者进行调查,采用皮尔逊相关分析患者心理弹性与自我效能、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弹性评分、自我效能评分、社会支持评分等均处于中等水平;患者的心理弹性与自我效能、社会支持等呈正相关(P

  • 标签: 2型糖尿病 心理弹性 自我效能 社会支持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究社会认知与交互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弹性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0例,给予参照组常规干预,给予研究组社会认知与交互训练。对比干预效果。结果 研究组干预后心理弹性评分、应对方式评分均优于参照组,P

  • 标签: 社会认知 交互训练 心理干预 精神分裂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将结构式家庭护理进行运用的作用。方法 按照对比护理评估的形式展开探究,选入在2021年2月至2022年5月进行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60例为对象,盲选划分为2个小组,任意选取其中一个小组,在为其护理时展开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在对剩下患者护理时将结构式家庭护理进行运用,作为观察组。分析干预效果。结果 结合对两组患者在恢复过程中的生活质量以及社会功能进行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

  • 标签: 结构式家庭护理 乳腺癌根治术 社会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个人负担体验,以期给予有针对性地生理、心理护理及家庭与社会支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以目的抽样法选取2021年1-12月云南某三甲医院实施双侧甲状腺全切术并行碘131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设置访谈提纲,对33名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结果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负担体验共提炼出3个主题 ,7个亚主题 :微观系统 (躯体功能受损 、持续的负性情绪、社会功能较差 );中观系统 (家庭冲突及氛围的改变 、社交关系的改变); 宏观系统(医疗资源的不足、期待更多的外部支持)。结论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社会生态系统不容乐观,应关注其身心健康,医务人员可以依托临床路径,提供最佳诊疗服务,减轻生理负担;医、护、患、家属等多元主体构建协同护理模式,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去除心理负担为患者提供多方面帮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分化型甲状腺癌 负担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一体化护理对自发性气胸患者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0月 ~2022年2月我院治疗的自发性气胸择期行胸腔镜手术治疗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肺功能指标及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胸腔引流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每分最大通气量(MVV)、用力肺活量(FVC)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残气量(RV)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92%,低于对照组的17.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一体化护理应用于自发性气胸患者中,可有效改善各项肺功能指标,减少自发性气胸患者术后并发症出现的情况,缩短治疗时间。

  • 标签: 一体化护理 自发性气胸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面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护理人员的社会支持、心理资本及工作投入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于2020年2月7日至2月20日,选取《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心理资本量表》《工作投入量表》对本院879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会支持和心理资本、工作投入呈中等程度相关,心理资本与工作投入呈高度正相关。通过相关分析发现护理人员的社会支持、心理资本和工作投入在总体上的相关显著。结论:护理人员的社会支持、心理资本、工作投入因年龄、婚姻状况、职称、所在科室、职务、月收入而有所差异;社会支持影响护理人员的工作投入,心理资本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发挥社会支持、心理资本的正向作用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投入。

  • 标签: 护理人员 社会支持 心理资本 工作投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改善其社会技能及生活质量的临床价值。方法:病例选取自2020年1月~2021年10月我院,均确诊为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共计76例,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平均分组,各组均为38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就2组患者的病情状况、社会技能以及生活质量等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前2组SDSS、BPRS、QOL-100量表评分对比P>0.05,护理后SDSS、BPR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QOL-100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并可提升其社会技能以及生活质量。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恢复期 个性化护理干预 社会技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施以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后对疾病发作情况与心功能改善效果。方法:选取共60例冠心病心绞痛病患作为研究观察对象,均为本院ICU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收诊,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按30例为病例基线抽取,将常规护理模式用于对照组,观察组采取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实施干预,组间分别护理后对心功能与心绞痛发作情况展开对比。结果:评估得出组间护理干预后,观察组LVEDD、LVESD测得值更低于对照组,LVEF呈更高水平(P

  • 标签: 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 ICU 冠心病心绞痛 发作情况 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