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以下简称甲亢)的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对2001—2005年住院分娩的产妇,选择其中妊娠合并甲亢32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甲亢合并早孕者16例,发生妊娠剧吐10例,先兆流产6例;甲亢合并晚孕者16例,发生早产3例,胎儿窘迫6例,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2例;产后出血2例;新生儿窒息3例。结论对妊娠合并甲亢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围产期护理,降低围产期母婴死亡率。

  • 标签: 甲亢 妊娠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单鼻导管吸氧导管插入深度对氧疗效果及病人舒适的影响.方法将胸外普胸手术病人58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鼻导管插入长度为鼻尖至耳垂的2/3(8cm左右),实验组为导管插入3~4cm,观察SpO2、Bp、R、HR、口唇甲床颜色、病人舒适度及鼻导管堵塞情况.结果两组在生命体征、SpO2、口唇甲床颜色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舒适度及鼻导管堵塞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单鼻导管吸氧插入深度以3~4cm较为适宜.

  • 标签: 鼻导管吸氧 插入深度 血气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术前系统护理干预对甲状腺患者的作用。方法将112例甲状腺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前进行系统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种护理方法对甲状腺患者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各项观察指标没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而干预后的各项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其中实验组在血压、心率、焦虑及平均手术时间方面低于对照组,而在术中体位舒适性、患者满意度方面高于对照组。结论术前系统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甲状腺手术患者焦虑情绪,减少血压、心率的波动,使患者更好的适应和配合手术,有利于提高手术质量。

  • 标签: 护理干预 甲状腺手术 焦虑
  • 简介:目的为确保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顺利实施,探索与此项新技术相适应的手术配合要点。方法通过对5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经胸壁切口入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配合.总结了手术中需准备的特殊仪器、器械、手术步骤及手术配合要点。结果50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结论经胸壁切口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技术可靠,手术配合要点和各项措施切实可行,为新技术的研究和取得成功提供了保障。

  • 标签: 甲状腺切除术/护理 内窥镜检查
  • 简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髋关节疾患终末期治疗的有效方法。它能有效地恢复关节功能、解除疼痛,从而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但当双髋关节同时受累时,是一次置换或双同时置换,目前存有争议。因手术时间长、失血多、容易引起伤口感染。但双一次手术能减少病人两次手术打击及减轻经济负担。我科在2003年3月~2005年4月,行双髋关节置换术7例,由于实施了整体护理,取得了满意疗效,术后无感染、无褥疮形成。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 整体护理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手术时间 髋关节疾患 关节功能
  • 简介:冠状动脉搭桥术是采用自体血管建立升主动脉和冠状动脉之间的血流旁路,使冠状动脉梗阻远端重新得到血液供应。2002年1月-2004年12月,我科开展了52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术后由于大隐静脉切断结扎。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加上血液黏稠度的改变,静脉血流速度的减慢,易致静脉血栓形成,引起术下肢肿胀。本研究通过指导患者术后早期活动,结合下肢加压包扎、抬高、抗凝治疗、健康教育指导等护理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冠状动脉搭桥术 术后早期活动 下肢肿胀 护理措施 预防 冠状动脉梗阻
  • 简介:甲状腺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主要表现为:甲状腺内发现肿块,质地硬而固定、表面不平,晚期常压迫喉返神经、气管、食管,产生声嘶、呼吸及吞咽困难。我科于2002年11月收治了1例甲状腺癌根治、气管部分切除术的患者,术中楔形切除3个气管软骨环。该

  • 标签: 气管部分切除 人工气道 排氮 护理
  • 简介:术后疼痛是一种刺激,当患者把术后疼痛估计得过于严重时可产生恐惧性的心理应激反应。有研究表明,术前心理应激水平与术后疼痛成明显正相关系。Johnson提出“准确性期待理论”,即一个人在遇到紧张事件时产生的痛苦情绪是由当时的经历与此前的预期之间不一致造成的。如果在常规术前教育的基础上增加疼痛教育,使患者在对术后疼痛有了认识的前提下,形成比较准确的期待。为此,我们对择期手术的患者进行疼痛教育,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疼痛感受 疼痛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