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作者: 郑霞邱桂红王新华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6-11-21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年第11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延续护理对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耳鼻喉科进行手术治疗的80例喉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双盲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出院后继续接受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心理状态的差异。结果:出院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躯体功能指数、生理功能指数和社会功能指数评分结果均有显著提高;其中,无论是出院后3个月还是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指数、生理功能指数和社会功能指数评分改善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理状态方面,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能够显著提高喉癌患者术后恢复期的躯体功能状态、生理功能状态和社会功能状态,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式。
  • 简介:目的探讨同期心理干预对中年男性肝硬化腹水患者及照顾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肝硬化腹水患者及照顾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行同期心理干预,包括建立电子资料信息库、集体座谈、个别真诚沟通、授课、微信群交流、出院指导等。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SDS、SCL-90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同期心理干预较常规心理干预更能有效改善中年男性肝硬化腹水患者及照顾者的心理状态,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肝硬化腹水 男性患者 照顾者 同期心理干预 心理状态
  • 简介:目的:探讨对术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5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一般诊治及护理方法,护理组在此基础上添加心理护理进行诊治,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生活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护理组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P〈0.01),患者出现的如恶心干呕、身体疲惫等情况明显较少(P〈0.01),腹泻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减少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负担,能使患者乐观积极地面对疾病并且能够提高术后的生活质量,在该病的诊治中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妇科 恶性肿瘤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减轻早产儿父母疾病不确定感及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20名接受住院治疗的早产儿父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名,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常规干预措施基础上,增加信息支持、情感支持及群体支持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在早产儿住院第2天、出院时、出院第2周时的疾病不确定感、焦虑及抑郁评分。结果:早产儿出院时和出院第2周,观察组疾病不确定感、焦虑及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早产儿父母疾病不确定感、焦虑及抑郁状态,有助于提高早产儿的生活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早产儿父母 疾病不确定感 焦虑 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