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并总结一例患有脑动脉腔血栓的患者行静脉溶栓接超选择脑动脉腔血栓取出术的护理体会,为类似病例的护理提供经验和指导。方法:收集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一例进行了静脉溶栓接超选择脑动脉腔血栓取出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入院情况、手术过程、术后恢复以及护理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结果:经过静脉溶栓接超选择脑动脉腔血栓取出术后,患者的症状明显缓解,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患者需要密切监测神经功能、循环系统、生命体征等情况,以及进行合理的抗凝治疗和预防感染。护理人员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评估和治疗,并提供心理支持和宣教。结论:针对脑动脉腔血栓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接超选择脑动脉腔血栓取出术时,护理人员的密切合作和专业知识至关重要。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顺利度过手术期并促进术后恢复。通过总结这一例患者的护理体会,可以为类似病例的护理工作提供经验和指导,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 标签: 静脉溶栓桥接 脑动脉腔内血栓取出 护理
  • 简介:泌尿外科男性尿道手术和阴茎手术非常多,且也是非常精细的手术,而手术后病人阴茎痛性勃起呈直立状,伤口疼痛,尿道支架管和阴茎受到摩擦,而棉被压迫常会影响病人休息和切口的愈合。为了适应手术后病人的需要,我科自行设计的支被架起支撑作用,经285例病人使用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设计 阴茎手术 术后病人 尿道支架管 尿道手术 泌尿外科
  • 简介:头颈部手术时患者的体位采用垂头仰卧位,为充分暴露手术部位,方便全麻插管患者的病情观察,覆盖患者的头部无菌巾需要头支撑,我们以往采用的头通常是器械托盘。洗手护士站在患者头侧,摆放和传递器械方便,同时托盘能起到支撑作用,防止麻醉机管道受压和手术者的操作范围过大造成气管插管脱出。但这种方法存在许多缺点:①第二助手远离手术野,无法协助主刀医生充分显露手术野和快速止血,直接影响主刀医生手术操作,

  • 标签: 头颈部手术 头架 设计 器械托盘 气管插管脱出 手术操作
  • 简介:锐器伤是医院内常见的血源性疾病危害之一,锐器伤会造成医务人员职业伤害,引发较大的职业风险,护士是锐器伤的高危职业群体。相比于其他国家的护理操作,我国的护理操作较多,在采血、注射、输液、配药等过程中易发生锐器伤[1]。为了减少锐器伤,锐器收集盒已经广泛应用于医院中,但是锐器收集盒的放置却没有达成统一共识。

  • 标签: 锐器收集盒 锐器收集盒架 锐器伤
  • 简介:显微外科手术对于手术野的稳定要求较高,对手指进行血管神经吻合时,必须保持手术部位显露清楚,而且不受其他手指位置的影响,临床上最常用的方法是由助手协助按压固定手术野,费时费力而且效果不佳。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手外科显微手术专用托手,通过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外科显微手术 专用托手架 显微外科手术 血管神经吻合 临床使用 手术部位
  • 简介:摘要: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已经越来越依赖仪器所带来的结果。对于护士而言,在进行抽血后,为了让血液不凝固、检验更加准确,需要对其真空贮血管进行摇匀。但是使用人工摇匀,比较耗费体力和精力,现提出一种便捷式全自动摇匀试管解决目前遇到的问题。

  • 标签: 便捷式 全自动 摇匀试管架
  • 简介:摘 要:目的:观察与研究综合护理在泌尿外科手术患者术后便携式便器使用的效果。方法:在本院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即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综合护理的基础上选择使用便携式便器。对比两组患者疼痛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术后:无痛患者分别为13例、6例;轻度疼痛患者分别15例、12例;中度疼痛患者分别为10例、13例;重度疼痛患者分别为12例、19例。可见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感明显轻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8.00%、94.00%,可见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便携式便器架在泌尿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中实施的效果更为明显,利于缓解患者疼痛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标签:   坐便器 术后患者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行设计的骨科电钻清洗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使用后未清洗的电钻采样100件,按照清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0件采样传统手持清洗,观察组50件采用电钻头清洗清洗,对比两组清洗时间,清洗依存性、清洗合格率。结果:观察组的清洗时间更少、清洗依存性更高,合格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骨科电钻清洗可以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彻底清洗骨科电钻的内壁和缝隙,缩短清洗时间的同时,显著提高了清洗依存性和清洗质量。

  • 标签: 骨科电钻清洗架 骨科电钻 医用器械
  • 简介:摘要:结合《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2010)》中仪器设备,为减少危重患者转运途中因氧气不足发生安全问题的情况,设计了一款氧气钢瓶固定,它能有效避免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供氧不足、氧气管脱落、氧气瓶倒地等意外情况的发生,据统计,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6.7%,其中供氧中断占1.7%,这一数据需要引起我们的反思,本次设计的氧气钢瓶固定采取不锈钢材质,安全性能高,能大大减少意外的发生。

  • 标签: 病床 氧气钢瓶 固定架 设计与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固定手术治疗跟骨关节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期间骨科就诊的92例跟骨关节骨折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46例,给予对照组“L”形切口治疗,给予观察组切开复位联合“Y”型钢板固定术治疗,将两组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感染、皮肤坏死、固定不良、腓肠神经损伤)低于对照组(2.17%、19.57%),(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2.36±0.54)分低于对照组(4.56±1.52)分,(P<0.05)。结论:固定手术治疗跟骨关节骨折的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使用与推广。

  • 标签: 内固定手术 跟骨关节内骨折 并发症
  • 简介:临床护理工作时由于软袋不能直立,摆放于护理操作台时,占用面积过大,配置药液时操作不方便,输液袋上的相关信息不能一目了然,耽误了护理人员工作时间效率及准确性。本人特设计该输液摆放。现介绍如下。材料与制作:本产品选用不锈钢为材料,整体设计为长方体立柱,由床号标识卡槽,软袋输液袋卡位,立柱,物品药品放置槽组成,具体的大小尺寸可根据治疗台面的实际需求更改,卡槽距离根据临床输液软袋的最小口径设定,见图1。

  • 标签: 输液袋 摆药架 储存槽
  • 简介:临床上肾病房多数患者需收集24h尿液行尿液分析,或者需记录24h尿量以观察疾病变化,为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护理工作。原来临床上采用玻璃材质的有刻度的集尿瓶,加盖一个橡胶的瓶盖来留取24h尿液,并存放在患者的床边,玻璃材质容易打碎,放床边不但容易踢翻又影响病房整洁。我科对原来玻璃集尿瓶进行改良,并制作了床边存放,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集尿瓶 存放架 制作 改良 应用 尿液分析
  • 简介:目的为解决临床输液过程中输液单一、不稳和使用不便等问题,设计一种稳固、可调式的综合输液,使临床应用更方便、更安全。方法2008年1月起,我们在监护室使用自行设计的实用新型输液,该输液由6脚带刹车滑轮的底座、主支架、上支架、带可调式固定手柄的防倾倒挂钩和多头活动盐水瓶挂钩组成,输液中部设镂空支架。结果与传统输液相比,新型输液使用时,输液管缠绕、药瓶滑脱、输液倾倒、患者投诉和输液泵损坏等均较传统输液发生率低。结论防倾倒可调式输液架设计合理,临床操作方便灵活,且便于清洁消毒,尤其适用于需开通多条静脉通路、输液泵微量泵合用的患者。

  • 标签: 输液架 防倾倒 可调式 临床应用
  • 简介:下肢骨牵引是利用牵引力和反牵引力作用于骨折部位,达到复位或维持复位固定的治疗方法[1].在临床上,很多下肢骨折的病人需要用牵引进行骨牵引以达到术前肢体的固定,防止骨折对血管、神经的二次损伤,为手术创造最佳的手术时机.然而目前使用的下肢骨折牵引存在一些问题。

  • 标签: 牵引架 下肢骨折 持续牵引
  • 简介:【摘要】目的:设计一种PICC置管托手并验证其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11月在我科拟行PICC置管的患者40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20例,对照组予常规置管,观察组予PICC托手置管,比较两组患者的舒适度、护士操作时长和护士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主诉舒适比率(80%)高于对照组(10%),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操作时长合格率(80%)高于对照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满意度评分(9.25±0.14)高于对照组(5.15±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ICC置管中,应用PICC托手可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置管时间,提高护士满意度。

  • 标签: PICC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置管 托手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外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研究中的样本选择为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到我院之中接受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在对患者进行筛选后,将所有被纳入本次研究之中的10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53例)和观察组(整体护理;53例),随后对患者的护理服务效果进行研究。结果:分别为不同小组之中的患者制定护理方案之后,不同患者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患者由于四肢骨折而入院接受外固定治疗的过程中,整体护理服务的开展在控制患者疼痛评分、恢复患者生活质量以及促进患者骨折愈合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外固定架 四肢骨折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结合《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2010)》中仪器设备,为减少危重患者转运途中因氧气不足发生安全问题的情况,设计了一款氧气钢瓶固定,它能有效避免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供氧不足、氧气管脱落、氧气瓶倒地等意外情况的发生,据统计,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6.7%,其中供氧中断占1.7%,这一数据需要引起我们的反思,本次设计的氧气钢瓶固定采取不锈钢材质,安全性能高,能大大减少意外的发生。

  • 标签: 病床 氧气钢瓶 固定架 设计与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皮镜下胃造口患者家庭肠营养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科室2018年4月到2021年4月收治的60例经皮镜下胃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30例经皮镜下胃造口患者为对照组,30例经皮镜下胃造口患者为观察组。两者均予经皮镜下胃造口肠营养支持后,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家庭肠营养护理。收集相关数据,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为70%,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经皮镜下胃造口患者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家庭肠营养护理干预,可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住院时间,疗效显著,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 家庭肠内营养支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 分析瘘早期术后护理干预对降低动静脉瘘并发症发生、促进瘘早期成熟的影响。 方法:本次研究观察对象设定为 70 名,于研究期内( 2019 年 6 月 -2020 年 5 月)从我院收治的 动静脉瘘术 患者中筛取,按照随机平均分组原则对 70 名患者进行分组,共两组分别为观察组与常规组,实施的护理干预措施分别为优质护理及常规护理,比较不同护理服务模式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 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8.57% ,常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40.00% ,两组对比( x 2 =9.4007 , p=0.0021 ) 。 结论:通过早期术后护理干预, 瘘早期术患者能够明显降低 动静脉瘘并发症的 发生率,帮助患者 瘘早期成熟, 值得推广 。

  • 标签: 内瘘早期术 护理 干预 静脉内瘘并发症 内瘘早期成熟